“大學給你自由,不代表你就能荒廢青春?!?/h1>

相信大家都曾經聽過高中班主任說過這樣一句話:“高中好好努力,到了大學,你就自由了?!?/p>
然而真正上了大學,的確比高中自由多了,但是和想象中的,又有些不一樣。

大學很自由,它似乎給了你一個選擇的機會——實現(xiàn)自己、超越自己還是放棄自己,無論你作出哪種選擇,最終都要接受這種選擇帶來的結果。
在許多人看來,考上“985”、“211”的高分生就是“能用自律將努力轉化為最好的結果”的最佳代表。但是,當他們考上好學校以后,面對重新洗牌、不再有高考重壓的新環(huán)境,如何應對迷茫和空虛也成為了一個普遍話題。他們對于這個話題的思考,或許能為大家在探討“大學生活到底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問題時帶來一些參考。
小年提了幾個大家或許會比較想知道的問題,邀請不同重點大學的同學們做出了一些回答。這是小年的問題:
高中時為什么拼命想上個好大學?
現(xiàn)在的生活和以前預想的有什么出入嗎?
之前有新聞說現(xiàn)在的很多大學生,即使是重點大學的學生也有“空心病”,即考上了大學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在重點大學上學是種怎樣的體驗?
對于大學生活的感悟?對普通的大學有什么看法呢?
Follow me,帶你去聽他們的答案。
“高分”只是相對的概念,不需要自暴自棄
@一路安好
我高中的時候想拼命上個好大學是因為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干啊。既然你也不知道自己以后想要干什么,倒不如先好好學習。在那個年紀,讀書學習總是沒錯的。
不聽課的人肯定是每個地方都有,無論是在重點大學還是普通大學里。也會有上課不聽講或者翹課的人,也會有掛科的人,也會有兩個月不出寢室的人,也會有好好好學習的人。這些都一樣。
我對于普通的學校沒有什么看法。每個人能力不一樣,方向也不一樣,一部分人上了重本,一部分人上了普本,一部分人上了???,大家都只是學知識學本領,為以后進入社會做準備罷了。
我尊重每一個努力的人,也尊重那種可能不做常人眼中的努力而每天開開心心認真生活的人,但我鄙視那種不知道自己以后要怎么辦還整天麻痹自己不去努力,渾渾噩噩度過一天又一天的人。
普通學??赡苜Y源差一些,但從網(wǎng)上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
@癡于漁
大學是我認為的一種學習途徑,沒有人要求我必須上大學,必須上個好大學。但是時代所迫以及我的知識儲備確實不夠,抱著這種思想就自然會為之努力。
現(xiàn)在的生活和以前預想的差不多吧。至于上了大學后不知道做什么,大概是高中太忙了留下的禍害,突然閑下來就手足無措。
我大一也有點“空心病”,每天不玩手機就覺得沒事可干,大概高中時太拼命了想要“補償”一下自己哈哈哈。大一暑假開始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但是不知道自己擅長什么,就什么都試試。學日語,練習美式口語,學pr,看編劇的書,什么都嘗試過,把不合適的淘汰掉,剩下的就離你想要的更近了。
每個大學都會再分類成學霸學渣。對,我就是那個學渣。
因為全英文課程,我剛開始很吃力,就不聽課,但為了考試還是要啃厚厚的原版書,有時候還要買中文版偷看中文意思。大二會開始選擇性聽課,因為老師口音參差不齊,有香港口音,加拿大口音,純正英語的很少。
課余也是追劇看書,并不會刷題,但我的學霸朋友課余也在看專業(yè)相關書籍,這就是他們滿績的原因吧。
大學生活是一個人的生活,這句話沒錯。我享受一個人的狀態(tài),偶爾也有朋友聊天,有什么活動也會積極參加。討好別人不如愉悅自己。
對于普通大學,只是學校內部資源差了點,但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你可以從網(wǎng)上獲得一切。我就是網(wǎng)盤搜索小能手,平時搜集了一堆“硬筆書法”“聲音練習”“優(yōu)雅體態(tài)”“如何寫作”這類有用的沒用的視頻教程,閑著沒事可以看看別人的思維方式,即使不認同也沒什么,就是要讓自己保持思考的狀態(tài)。
生活平淡而有波瀾,多做多嘗試讓青春煥發(fā)光芒
@煙雨平生
我們都在“要努力考一個好大學”這樣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家長和老師都告訴我們要努力上個好的大學,可不會有很多人跟我們講為什么。
我認為為什么想上個好大學,并不是非要列出某些理由,而是心中有一種對自己未來的渴望,對大學的向往所在。有時候上一個好大學,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為了青春不留遺憾。
現(xiàn)在的生活跟上大學之前自己想的相比確實不太一樣。大學并沒有那么輕松,可是大學除了學習知識外多了更多可能性,多了更多機會。有的人選擇按部就班地學習知識,有的選擇學生會或者社團,有的選擇各種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大賽,有的選擇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拍即合,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大學,充滿了無限可能,就怕你認為自己什么也不能。
到處都有競爭,重點大學競爭更加激烈,由于大家都是從全國各地選拔出來的善于學習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大學的學習是比較依靠自學的,課下的學習時間往往多于課上時間。當然也會有不聽課的同學,也就會有掛科的同學。還是那句話,靠自己。大學給你自由,不代表你就能荒廢青春。
名校選擇的是成績優(yōu)秀的人,但他們在其他方面可能并不優(yōu)秀
@STN48
作為一個現(xiàn)實主義者,上好大學當然是為了以后能走得更好??吹竭^一句話:“你為什么愿意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意吃學習的苦?!逼鋵崒W習比生活簡單多了。
大學跟我想的不一樣的地方可能就是并沒有很輕松。大學也很忙,學習的知識也很難,比高中時所學的東西更加復雜深奧。重點大學有很多學習資源,活動和講座很多,學風很好,但還是不乏不好好學習的人。無論在怎樣的都要有自控能力,并且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大學是學習生涯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名校選擇的是成績優(yōu)秀的人,但他們在別的方面可能并不怎么樣,比如管理生活享受生活的能力。十幾年的奮斗只為了考上一個好大學,但在那以后呢?可能會有人就此“墮落”,渾渾噩噩地混日子。“空心病”的出現(xiàn)也就很正常了。
此外我覺得大學是塑造一個人三觀的重要時期,要學會選擇和什么樣的人交往,這一點對于我們是至關重要的。
無論你是預備大學生、真·大學生還是前大學生,你一定對大學生活有著滿滿的憧憬、感受或懷念,把你想說的話發(fā)給小年吧。
This is,
新青年YouthTalks
全球化知識分享品牌
分享新時代的青年故事
關注我們
? 跟你熱愛的所有事情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