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出名豬怕壯,《艾爾登法環(huán)》被惡意刷差評,還是Steam靠譜
我們都還記得:《艾爾登法環(huán)(Elden Ring)》推出前,媒體們的一致高評分讓人驚艷!IGN、VGC、Gamesradar、GameSpot等等媒體都給出了滿分評價,許多人稱之為開放世界游戲的新標桿,魂系游戲集大成之作。不管游戲是不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其熱度肯定是現(xiàn)象級的。博士近日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艾爾登法環(huán)》在Metacritic這樣的評分網(wǎng)站上獲得了大量的差評!

其實,《艾爾登法環(huán)》在Steam上剛推出時,由于優(yōu)化和bug問題,也獲得了許多差評。博士還記得當時的玩家評價是“褒貶不一(59%為好評)”,我當時還建議PC玩家觀望一下。后來隨著官方對游戲問題的處理,玩家方面的差評一天比一天來的少,目前玩家評價已經(jīng)是“特別好評(85%為好評)”了。

自己玩的爽打好評,體驗不好則打差評,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而Steam本身的評價機制也保證了上述的評價是客觀公正的,因為只有購買了游戲的玩家才能給予評價,而在退款后則會不列入總評價的計算。另外,Steam目前已經(jīng)具備了處理差評轟炸的篩選機制,可以保證游戲獲得的評價基本上都要和游戲內(nèi)容有關(guān)系,而不是其他,所以從Steam的樣本看,博士相信大部分玩家都是認可《艾爾登法環(huán)》的。

而Metacritic這樣的綜合評分網(wǎng)站就不同了,雖然媒體評分的部分是需要申請審核的,但是玩家評分就沒有那么嚴格了。博士認為比較扯淡的就是一位玩家沒有玩過游戲,也可以去打任何分數(shù),并且會被計算到平均分中。雖然Metacritic曾表示會加入一些機制,防止刻意洗分數(shù)的機器人出現(xiàn),但是目前來看,效果不明顯!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極端分數(shù)出現(xiàn),而且理由就是幾個字或者亂碼。

玩家社群中,一位叫“OkPiccolo2678”的玩家就表示:近日大量的新賬號涌入Metacritic給《艾爾登法環(huán)》刷差評,理由非常簡單,比如:“評分被高估了”、“畫面不好”、“游戲好難好無聊”等等,而這些賬號只評價了《艾爾登法環(huán)》一款產(chǎn)品,明顯是惡意攻擊。

博士馬上想到了上一款現(xiàn)象級游戲,那就是任天堂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2020年游戲爆紅的時候,也有一批新賬號涌入Metacritic給游戲差評,表示游戲節(jié)奏慢、畫面差等等。一大波好評和差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打差評的人到底是誰呢?博士只能猜測一下,有些玩家就是不喜歡《艾爾登法環(huán)》這種類型的產(chǎn)品,因為沒有購買所以無法去Steam里評價,只能去Metacritic里吐槽;有些玩家本身沒有玩《艾爾登法環(huán)》,但是網(wǎng)絡上相關(guān)的信息太多了,覺得受到了騷擾,所以會去吐槽;競爭對手(同業(yè)人員)用機器人來刷分攻擊。博士之前關(guān)于老頭環(huán)的文章底下,就有上述的玩家留言,挺有意思的。目前看來,Metacritic上的玩家評價沒什么參考價值,還是Steam比較靠譜,杜絕了惡意攻擊和云玩家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