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限購也救不動車市!為什么老百姓都不愿意買車了?
雖然馬上就要迎來炎炎夏日,但是汽車市場卻如同寒冬一般。
近日網(wǎng)上流傳一張各大主流車企上險量的表格,截止4月17日,4月主流車企的上險量幾乎都被攔腰折斷。根據(jù)乘聯(lián)會預測,狹義乘用車市場4月銷量將在110萬輛左右,同比下降31.9%,環(huán)比下降30.3%。
截至今年3月,豪華車市場銷量已經(jīng)連續(xù)10個月出現(xiàn)下降。一季度,豪華汽車市場累計銷量為67萬輛,同比下滑8.2%。所以,今年4月份,可能是近5年來,汽車行業(yè)經(jīng)歷過最慘淡的一個4月。
對此,國務院提出鼓勵汽車消費,各地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2021年11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fā)《關于促進城市消費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逐步放寬廣州、深圳汽車上牌指標限制。3月29日,合肥市政府出臺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在現(xiàn)有電費補貼基礎上,再給予1000元/輛一次性電費補貼,深圳市為了鼓勵汽車消費,發(fā)布了“獎勵購買新能源汽車5000元”的政策。但是即使各地頻繁救市,也難以拯救寒冰一般的汽車市場,為什么汽車都賣不動了?
一是因為芯片和疫情的影響,很多車企都出現(xiàn)了減產(chǎn)甚至停產(chǎn)的情況,上海有非常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工廠,上海的疫情直接影響到了很多車企的生產(chǎn),寶馬、大眾、保時捷、蔚來、特斯拉等眾多車企也因缺芯斷供而被迫減產(chǎn)或停產(chǎn)。導致汽車市場很多熱門車型目前是無車可賣。
二是因為新能源車型的漲價潮和高油價的影響,因為原材料的大幅度上漲,伴隨著補貼退坡,今年各大車企的新能源汽車普遍都出現(xiàn)了價格上漲,上漲幅度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再加上油價的居高不下,導致現(xiàn)在買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看起來都不太合適,讓很多原本打算買車的消費者,選擇了觀望。
三是因為大家的手里的確是沒錢了,疫情影響讓很多人收入銳減,除了極少數(shù)的行業(yè)以外,像餐飲、娛樂、交通、旅游等行業(yè)就會遭受重挫,很多公司都在降薪裁員,因此,大家也就沒有閑錢去買車了。
總之,今年的車市銷量下滑,完全可以說是在意料之中,而且車市寒冬可能還要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等到汽車市場從增量進入到存量的競爭之中,車企之間慘烈的淘汰賽就要開始了,未來兩年,一大批的車企可能會消失在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