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湯坤星:設計需要沉淀與耕耘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而止矣”
湯坤星,給人第一眼的印象,恐怕就是他圓潤的臉龐架上一副嚴肅的黑色邊框眼鏡了。不同于外形的溫潤,湯坤星對設計體系有著獨有的堅持,在設計理念上也一直保持探索、完善與總結的發(fā)展態(tài)度。設計體系——“設計,隱的藝術”便是他多年來的成果結晶。
繪畫、設計、以及設計體系“隱”的提出,在湯坤星兒時,便表現(xiàn)出其天賦來。不同于同齡的其他孩童,5歲的湯坤星對寫毛筆字、繪畫似乎情有獨鐘。吵鬧時,只要拿上毛筆在紙上輕輕描畫,便能安靜下來。
年輕氣盛后學會沉淀
成年后,湯坤星一如所有剛出茅廬的熱血青年。2005年,依靠自己設計的天賦和為數(shù)不多行業(yè)經(jīng)驗,與其他三個伙伴開辦了第一家設計室。
由于資歷尚缺,不懂得公司的系統(tǒng)管理、把控客戶來源等,公司最終的狀況可想而知。在曇花一現(xiàn)了半年便落寞了。理想的豐滿總逃不過現(xiàn)實的骨感。
巨大的理想落差讓湯坤星深刻反思,每一個深黑半夜,是失眠后的輾轉反側。其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湯坤星真正的沉下心來,總結失敗的同時,鉆研設計與管理體系、以及作品背后隱藏的邏輯。
在這期間,湯坤星每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會花在研究電影、服裝和古詩詞書籍上。他認為,空間與人產(chǎn)生的聯(lián)系、共鳴其實與詩詞、電影、服裝給人產(chǎn)生的愉悅是相通的。
每一個畫面,圖片構造所呈現(xiàn)的視覺就如空間帶給人的主要畫面印象。
站在不同地方,聽到的風聲、雨聲,以及碰撞東西的敲擊聲,都帶給居者不同的生活感知體驗。
而要把這背后產(chǎn)生共鳴的邏輯、方式推理、鉆研成一套系統(tǒng)的設計體系,其難度之大、付出的時間精力可想而知。但或許是年輕氣盛所帶給他的沖擊,又或是沉淀后帶給他的沉靜,讓他在設計體系的探索之路上,一去不復返。
未遲到的成就與設計體系“隱”
“西游記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jīng),而人,似乎只要一次挫折后,只要學會沉淀、自我學習,就能有所收獲”
2019年,湯坤星在北京設計了首個家湘菜館,“越來越湘”。自這次設計,打開了湘菜館的設計圈子,自此以后,一發(fā)不可收拾,設計邀請接踵而來。

兩年內,湯坤星接連收到26余個湘菜館的設計邀約。其設計天賦、口碑贊譽由此在設計界內打開,成為在設計圈內隱匿多年后席卷而來的一匹黑馬。

除了設計業(yè)務,有關他多年積淀鉆研的設計體系,也開始被設計師們開始了解,認可。
在2021年11月9日的湯坤星家鄉(xiāng),湖南岳陽,湯坤星在上海國際設計周主辦的“設計師的發(fā)展邏輯”主題活動上,給當?shù)卦O計師分享了他深耕多年總結出來的“隱”的藝術。被岳陽設計師們譽為圈內具劃時代意義的分享會。
“隱”既是設計體系,也是人生
從設計體系來說,隱的藝術即挖掘環(huán)境與人的本質。它通過思考、洞察藏在設計背后的邏輯與心靈共鳴,讓空間舒情,講道理,從而達到精神方面的需求。
拆解“隱”字的表現(xiàn)邏輯?!半[”的偏旁,“耳”,表示設計時,設計師需要傾聽業(yè)主的訴求,盡量不要去說服。
字的右上方,“芻”字,在中國漢語詞義中,有一表示言語的含義。意指向業(yè)主拆解, 追問與思考。因為“物”是故事道具,而“人”才是求得的正確答案。
之后的“心”底,即表示設計要心有思想的呈顯模型,讓空間與人產(chǎn)生心的故事共鳴。
/“隱”的部分作品賞析
方、圓型的疊加,圍合,是“隱”的設計手法之一。
利用視覺的遠望、光線的穿透以及合適的留白,表現(xiàn)出這片空間通透、溫潤和諧的態(tài)度。
園林有景,曲折有盡,詩詞隱喻的空間被湯坤星表達在這個作品里。相對于“隱”設計體系的龐大,這些,或許只占一小部分。
就如他的人生,何嘗也不是“隱”字過來。
生命很小,渺如塵埃。生命之大,卻又創(chuàng)造無數(shù)奇跡。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小如塵埃的時刻。
隱匿沉寂于設計領域后,對于湯坤星而言,那是他的沉浸、渺小的時刻。但,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湯坤星依然用沉淀與鉆研,成長的天賦,最后在設計圈重新打開屬于他的天地,讓作品給眾人驚奇與認可。
設計經(jīng)歷帶來的生活智慧
湯坤星認為設計師提升自己眼界、思想的同時,最重要是能把自己給設計好。
人的一生,經(jīng)歷很長。無論是熱血創(chuàng)業(yè)、還是深入鉆研設計領域。每一步,設計師應該都深思考慮。湯坤星認為,在設計初期,設計師無論天賦多高,都應該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水平。
而當設計師水平提高了,那么之后選擇創(chuàng)業(yè),或者走出去,這些都是他對于自己的發(fā)展設計了。當然,這之間,依然少不了自身的不斷學習與在設計行業(yè)的刻苦鉆研。
當被問到設計外的個人生活時,湯坤星滿眼笑意,他說最近在看一本書叫《詩語空間》。書中很多理念和“隱”都有共通之處。他想著可以再完善“隱”這個體系。另外,他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飯、旅游。
這期間,他可以放松自己,感受來自情感間的溫暖。
畫圖板尺下,設計師的情感經(jīng)歷,其實也影響著他的共情,與創(chuàng)造能力。
說一個好的故事,給顧客一個好的設計,都離不開他自身的生活,以及對設計的沉淀、深入耕種的選擇。
2021,以人為基點,引領設計價值,上海國際設計周組委會正式聘請原創(chuàng)全案設計創(chuàng)始人湯坤星先生為“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上海國際設計周聯(lián)合策展人”,帶領我們一起用設計照亮更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