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意義(這一章會非常枯燥)
一本筆記本,它的扉頁記錄著兩個字“意義",這是阿里哈?!ずJ材镜闹鳌#ㄟ@位是艾爾海森的歷史原型,他的名字在阿拉伯語里是雛鷹的意思,身為阿拉伯帝國黃金時代的學者,他的學習領(lǐng)域非常全面,堪稱中東的亞里士多德),但在扉頁的右下角,有三個寫的很小,幾乎看不見的單詞?!癉unamts,Hule,Telos ",這是須彌語單詞, 分別喻指潛能,目的因,質(zhì)料因。(這一段理論來自亞里士多德的學說,潛能可以理解為是物質(zhì)發(fā)展運動的可能性,后兩者則出自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論,目的性很好,解釋就是做事的目的,質(zhì)料音則是表示構(gòu)成物質(zhì)的成分單體,講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人體是由細胞構(gòu)成,所以細胞就是人體的質(zhì)料因。) “潛能,在現(xiàn)在人類的語言解釋即潛在的能力,通常人們認為人的潛力是無限的。但從實際理論上來說人的潛力雖大,但也終究是有個極限的,這也就意味著人類終究會受限于自身。雖說星神強大,那他們并不自由,失去了大量的潛能,可以完全的約束在法則的程序中。所以相對來說,我還是更歆羨人類。" “目的因,即行為的目的,意義。從純美伊德利拉的角度來看,所有行為皆有其意義,沒有意義的行為,大概就是虛無了吧。我還是更愿意傾向于人的行為大多出自于他們自身的考慮,雖然在別人看來毫無意義,但實際從他們自己的角度來看,意義非凡?;蛟S在很多人看來,存護者的行為——犧牲自己,沒什么意義,這在他們看來,是在踐行他們的信念。人的有時大概也是為了一些目的,愿意爆發(fā)出自己的潛能。" “質(zhì)料因這個就更好理解了,即構(gòu)成物質(zhì)的單體與分子。在他的觀點來看世間萬物皆由質(zhì)料組成,凡是物質(zhì)必有其單體存在。但似乎是目前還有很多未知的事物,我們并不知道他的成分,更不知道從何處去解析。比如宇宙本身,之前的記錄,大多傾向于認為它是一種虛空。所以學者們認為,虛空是世界最本源的物質(zhì),沒有辦法再繼續(xù)分解下去。” “這個疑問或許永遠無法被回答,有時我們必須接受這樣的事實。真理也蘊藏于沉默,欲達永恒之疑問,唯有永恒之沉默。"(最后這句和第一句出自艾爾海森pv〔
疑問與沉默
〕
)
“窮究文字之濫觴亦是罪過?!睍男⌒蛉缡菍懙?。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文字之淵源已不可考,再執(zhí)著于窮究解釋,也沒有任何意義。
文字誕生以來,便一直沉默地記住著一切。天空,飛鳥,星辰,銀河,群山,戰(zhàn)爭,和平,各式各樣的人生,文字編纂成歷史,塵封在歲月中。這大概也是為什么有些事情我們找不到記錄,即便現(xiàn)在有的記錄,也未必可靠。唯有真實的考證,能證明一切。
第一章他提及了一個問題:“記憶的本質(zhì)是什么?”這是個相當?shù)筱@的問題,理論上有兩種說法,一是智慧生物的生理本能,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人生來就具有銘刻記錄的本能,所以我們稱人為見證者。另一個則是世界法則的約束,它賦予生物記憶的能力,令他們記錄世間。
據(jù)傳聞說,記憶星神浮黎和他的信徒在全銀河范圍收集價值的記憶,似乎是打算給予宇宙一場新生?;蛟S他也不希望宇宙毀滅吧,畢竟連宇宙都被毀滅的話,他也無法繼續(xù)銘刻記憶,這也就意味著他也將消亡。
接下來暫時先把這個話題放到一邊,從命途的本質(zhì)上來講,很多命途幾乎都與毀滅有所沖突,比如存護,他渴望守護尚有希望的世界,而毀滅則渴望將文明盡數(shù)毀滅,豐饒不忍生靈受難,而毀滅渴望生靈遭受苦難,記憶要銘刻宇宙,而毀滅要將宇宙化為烏有。這么說來目的相似的只有虛無,但虛無他本人并不在乎這一切,他堅信萬物皆是虛無,但他并不著急去實現(xiàn)虛無,他有的是耐心,他可以一直等,等到這一天到來之時。
也許世界的法則早就已經(jīng)被寫好了,否則便很難解釋命途這一存在。他們?nèi)缤▌t一般憑空出現(xiàn),隨后世上第一個星神誕生而突然出現(xiàn)?;蛘哒f他是早就已經(jīng)被編寫好的法則,只要一旦有生命滿足法則的基礎條件,這個法則也會相應地運行。
這是第二章的內(nèi)容,這個想法,異常大膽,但卻十分合理。它也許提供一條正確的思路,那么問題也就被引導向了另一個方向,即找到這個法則的根源,那么,一切就迎刃而解。而接下來,他又提出了一個更大的推論,就是已經(jīng)有人知曉了這個世界的真相,不他如今已不是人了,祂是歡愉——阿哈。他的理論或許具有先見,但這個理論如果不實地考證的話,恐怕很難被認同。不過他的書和理論能被博識尊本尊認可,也證明了其確有可行性。
那么假定這個他的理論是對的,那么如何從阿哈那里得到答案就成了另一個問題,畢竟想從那個戲謔的家伙口中套出點答案還真的很難,他指定會用“誒嘿”之類的方式糊弄過去,要么就是把話題強硬地叉開。
求知并不是容易的事,世界存在太多表面假象,能一一分辨出來已是難事,還要面臨著迷思的阻攔,祂渴求神秘感,已經(jīng)多次阻撓博識尊求得答案,幾乎都是在關(guān)鍵時刻,讓先前的研究全部作廢。
他所渴求的答案,或許就在他忽略的事實中。博識尊自己被名為命徒的法則約束,或許他自己從未考慮過命途從何而來,命途是伴隨他們星神誕生的,還是說是原本就存在,只是因為他們的存在,而一同顯現(xiàn)的?
在沉思中,他緩緩睡去,循星額頭上的智識烙印卻發(fā)著金色的光,帶著他前往另一個世界,另一個時空。(接下來要銜接奧托沖樹,這是因為崩壞三與崩壞星穹鐵道的世界觀是同一個世界觀,這也就意味著,他們世界的本源都是虛數(shù)之樹)
因為金發(fā)的男人,身披類似主教的衣服,似乎受了很重的傷,命懸一線。他記得很清楚,這個男人脖子上似乎附著了什么黑色的物質(zhì),他從手中你倒出一把虛數(shù)武器,“天火圣裁”,他停在一顆巨大的金色的樹前,術(shù)前黑紅色的土壤中當初很多黑色的怪物,他提著劍上前,早上他們其中那一批之后,看到三四個怪物朝他沖來,他將那柄劍變成一把騎槍,將怪物刺穿。(這柄騎槍名叫創(chuàng)生之鍵,黑淵白花),這都是他擬造出來的武器,看到空中有幾個怪物朝他飛撲過來,他立刻后空翻退后,隨后在雙手中你造出兩把短劍(這是支配之鍵,軒轅劍)他砍殺擊倒這些怪物之后,真正的敵人才顯現(xiàn)在他面前,那怪物非常巨大,大約有三四十米。它的龐大的雙爪抓住了他,讓那個男人被抓在它的雙掌之間。但很快,金色鎖鏈破土而出,束縛住了那個怪物,他沖破那家伙的雙掌,手持巨大的金色十字架(戒律之鍵·猶大的誓言),他跳上那家伙的膝蓋向上,遇到他的背后,用倒置的十字架將那家伙的頭部擊碎,失去頭部的怪物很快倒了下來,鎖鏈也隨之消失。
他急切的奔向那棵金色的樹,但他的身體突然停滯了一下,嘴角流出殷紅的鮮血,他的胸口變得怪物,背后深深的刺貫穿。循星還看到了另一個白衣女子被怪物身上的尖刺刺穿。隨后刺從怪物身上開始分裂,貫穿他的雙臂。那男人眼皮已經(jīng)有些撐不住了,險些合上,但他強硬的折斷了貫穿左手的刺,召喚出一個橙色的立方體,(虛空萬藏)將周深的刺清除,隨后將它扔下,在右手中,擬造出那把大劍。用手觸碰著那棵樹,那棵樹進意外地生發(fā)出新芽?!笆澜缭试S意識匹配容器,但卻不允許容器收集消散的意識。"外界時鐘逆轉(zhuǎn),在逆轉(zhuǎn)了十八萬二千五百周之后,那個男人出現(xiàn)在空中,而女子被殺死的事實得到逆轉(zhuǎn),他手持那柄大劍從空中墜落,他的身體已經(jīng)出現(xiàn)碎裂的跡象,周身眾多流星環(huán)繞。落地砸下將在怪物消滅的時候,他的身體隨之消散,只留下一句“活下去,卡蓮?!?/p>
在這一切結(jié)束之后,那個男人曾經(jīng)的所作所為出現(xiàn)在循星的眼前,犧牲數(shù)以億萬計的人只為了這500年之后的救贖愛人。“奧托·阿波卡利斯是嗎?倒真是個惡神,不過我認可你了。"這一句話,奧托是聽不到的。“這就是一個人能做到的最自私的事吧?"人生五百年,墓志銘還是太短了。
接下來的疑問,就是那棵樹了吧。能夠改變世界,改變了過去。該不會那就是世界的原點吧?接下來的疑問就是,博識尊并不應當具有預知未來的能力,難道有它的參與嗎?如果真是這樣,那么它告訴我這件事又是為了什么?
循星這次也沒任何答案,這不是他的智慧所能參透的。算了,等到有機會見到博識尊本尊的時候問問他,哪怕他沉默不語,但答案也許已經(jīng)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