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男子街邊遇到只怪鳥,身體縮扁成紙片鳥,眼睛卻盯著隨人轉
在大自然中,很多動物都會擬態(tài)的本領,這有利于它們更多躲避獵食者,有些動物會偽裝成其它兇猛的動物,也有些動物會偽裝成植物,融入周圍的環(huán)境,這都是善于擬態(tài)能獲得好處的現(xiàn)象。

近日在湖北,一位男子路過街邊時,卻發(fā)現(xiàn)一只怪鳥一動不動站立在道路上,有些像動物玩偶,但眼神已經“出賣”了這只怪鳥,它的眼睛一直盯著路人,頭部還隨著拍攝者的走動而轉動,是一只活生生的鳥類。


很快熟悉鳥類的網友分辨出:這只怪鳥是一只小葦鳽,之所以第一時間不飛走,這也是小葦鳽躲避危險的一種方法,憑借它棕色的羽毛色,遇到有危險的聲音,就立即伸直頭頸,身體盡量縮扁成紙片,看起來薄薄的樣子,加上長時間的不動的狀態(tài),又生活在蘆葦這樣環(huán)境中,遠遠看上去就像一根蘆葦或一株枯草,讓人難于找到它們的蹤跡。


這是小葦鳽種群在生存發(fā)展中進化出一種擬態(tài)技能,就是模擬環(huán)境的本領,與周圍環(huán)境融為一體,有利于躲避獵食者的捕食。處在擬態(tài)的狀態(tài)中,小葦鳽也還是非常警惕的,會一直留意對手的蹤跡情況,當看見對手不斷靠近,來到它們的眼前,它們才會飛走。


擬態(tài)是小葦鳽的生存本領之一,有利于躲避敵人,也有利于它們捕食,小葦鳽在河流邊、沼澤、湖邊等場所捕食時,也會偽裝成蘆葦或枯草,長時間地站在原地狩獵,等待食物來到自己身邊,然后再伸出長長的脖子啄食,以各種小魚、蛙、蝌蚪、水生和陸生昆蟲、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為食,這也是很多水鳥的捕食方式。



小葦鳽種群棲息地分布比較廣,亞洲中部、歐洲、非洲等都有分布,國內也有分布,一般分布在新疆、湖北等,數(shù)量不是很多,已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所以網友們都關心那位男子,這只怪鳥大搖大擺站在路邊,它是有身份保護的,若私自捕捉或帶走當成寵物鳥來飼養(yǎng),是違法的。對于這些長相奇特的怪鳥,是受保護的野生動物,保持觀賞就好,不要打擾捕捉它們。
幾種善于偽裝的鳥類
在動物世界中,昆蟲種類是最善于偽裝的,有些毛毛蟲會偽裝成毒蛇,很多竹節(jié)蟲都會偽裝成樹枝,就是為了躲避鳥類的捕食,所有擬態(tài)這項本領在鳥類中是比較少見的,但也有幾種善于偽裝的鳥類。
一、長在樹上的鳥——林鴟鳥
林鴟種群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等,被認為是一種怪鳥,是因為其嘴巴、眼睛和身體等很不匹配,外形上和貓頭鷹有些相似,但和貓頭鷹并沒有什么血緣關系,貓頭鷹屬于貓頭鷹,林鴟屬于夜鷹目。



林鴟鳥是一種夜行鳥類,夜晚才是它們尋找食物活動的階段,所以白天一般躲在樹或木柵欄上,而且是直立在樹枝上,林鴟利用其羽毛的花紋來偽裝成樹枝樹樁等,和樹木周圍環(huán)境融為一體,遠遠看上去就像樹枝,讓林鴟鳥被認為是動物世界偽裝大師。同時林鴟在白天休息,但不是完全睡眠的,經常微微睜開眼睛,感知周圍動靜,預判掠食者的運動等等。
二、雛鳥偽裝成毛毛蟲的鳥類——煙灰悲雀
煙灰悲雀種群主要分布在亞馬遜叢林,而這種鳥的成鳥和雛鳥的顏色具有非常大的差異,成鳥通體灰褐色,而雛鳥顏色特別鮮艷,一身橙黃色的絨羽,正是這樣的顏色讓其外形似毛毛蟲,而且雛鳥還能像毛毛蟲那樣爬行,就像比真的毛毛蟲還真。



這是煙灰悲雀雛鳥的生存策略,鮮艷的顏色就像毒性很劇烈,有利于嚇退獵食者,同時成鳥為減少雛鳥暴露的概率,減少被捕食的概率,成鳥每小時只給幼鳥喂食一次,讓煙灰悲雀幼鳥長時間保持毒毛毛蟲的形態(tài),這些策略能提高雛鳥在出生20天內的存活率,出生20天后它們便能獨自生存。鳥和毛毛蟲本是天敵對決的關系,煙灰悲雀雛鳥反而需要偽裝成毛毛蟲來自保,但在大自然中適者生存才是真理。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