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藝術名家——王秀泉
書畫是一門高雅的藝術,人們學習書畫,有凈化心靈、驅逐邪俗之氣、提高審美素質的作用。人們在欣賞書畫的同時,對于書畫的美,或沉雄豪勁,或清麗和婉,或端莊厚重,或高逸幽雅,無形中受到熏陶、感染,嗜好為之提高,漸漸的將審美水平提高,更懂美,更愛美。
王先生筆下的雞,潑墨大氣磅礴,筆法雄健、氣度非凡,下筆如雷霆萬鈞,寫意大氣如“風”,畫面時而濃墨重彩,心到筆到;時而蜻蜓點水,筆斷意連。在畫面的構思上疏密得當,大開大合中盡顯雞的風采,在錯落有致的意境中彰顯雞的至尊角色。鮮活的雞,鮮活的畫,帶給人們是鮮活的感受和極強的視角沖擊力。先生筆下的花鳥處處充滿生機,是大自然在畫中的再現(xiàn),眾多作品,無不充滿著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動,使各種生命和諧共存,意趣盎然。
王老師在畫魚實踐中,確定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目標:畫有個性的魚。畫感覺的魚。寫實與浪漫結合,注意魚畫思想性。做到:既賞心悅目,又耐人尋味。
莊子透過羨慕魚的自由,表達了他對內(nèi)心人生自由的追求。王先生喜歡賞魚、畫魚,并堅持用原生態(tài)的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更體現(xiàn)了中國文人骨子里那種對不為功名羈絆、不為繁華所動的大自由的向往之情。王先生畫的魚與歷史上所有畫家畫的魚是不一樣的感覺,因為那些畫家畫的太具像,可以說那樣的魚,有照片拍照還會更具像。他是用魚講故事、說人生道理。自然界和人生充滿矛盾,又充滿融合和機緣。
王老師筆下的寫意墨荷,水墨點染,筆墨粗簡,構圖取勢簡潔疏朗,筆法有張有弛、有快有慢,用別具豐神的藝術語言,一展荷之亭亭玉立,開朗而舒展,盡情地表現(xiàn)了自己對荷花的獨特感悟,清新靈動,水韻綿綿,巧妙創(chuàng)造出了心靈荷花意象,散發(fā)出濃濃的生命詩意。他的水墨荷花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表現(xiàn)出動靜相成的藝術審美境界,他在筆墨語言形態(tài)上進行了新的探索和追求,追求書法筆意,水墨意境,結構張力,使作品的審美內(nèi)涵顯得更為空靈,更有氣韻,由此而產(chǎn)生禪化的意境。
王老師所畫之馬,在形神兼?zhèn)涞幕A上,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馬風格。無論是畫單馬還是畫多馬,其所畫之馬均栩栩如生;他所畫之馬,往往能在寧靜閑適中給人以力的美感,這種美,讓人的靈魂得到陶冶,帶給人強烈的審美感受,使人的精神境界獲得很大的提升。
王老師大量運用勾勒與留白,筆墨淋漓蒼勁,描寫出一只凌空飛翔的雄鷹,它目光犀利,黃爪尖銳,似乎正在凝望著獵物,蓄勢待發(fā),充滿了動感和力量感。整幅花鳥作品造型極為準確,墨色變化非常自然,背景云霧高山,推遠了畫面空間,對比之中襯托鷹之雄姿,彰顯翱翔天際的王者風范,也帶給觀者以正能量,象征著高瞻遠矚,胸懷天下。
王老師筆下的老虎或仰天長嘯、或虎視眈眈、或凝視溪流、或酣然小想使畫面生動傳神,很容易觸動讀者的心靈感應:是作品構圖嚴謹,達到了景情交融。他把人的內(nèi)在情感引入到畫面之中,歷代畫家畫虎往往凸現(xiàn)虎的威嚴,奇?zhèn)ハ壬黄苽鹘y(tǒng)畫虎的套式,進行新的美學思考。從環(huán)境生態(tài)美學角度,從中華文化的積淀中,更從對虎的深入觀察中,開拓新題材,提煉新主題。他筆下的虎不僅充盈著勇武雄強之變,甚至離情別緒,這種以擬人化方法的創(chuàng)作,借虎言志、抒懷,充滿浪漫主義精神,強化、豐富了虎畫的意蘊與精神內(nèi)涵。
王秀泉老師的作品構圖簡約隨意,遷想妙得,不拘形式;人物造型雅致、形象生動、刻畫入微,具有鮮明的個性和藝術特征;用筆率性、筆法精練、松柔秀拙、變化幽微,墨韻潤澤;畫面色彩斑斕、設色明麗,格調高雅,靈動而富有生活情趣。他睥睨陳法,不斷求索、勇于創(chuàng)新,緊隨時代潮流,與時俱進,豐富藝術創(chuàng)作的同時,也豐沛了人生。
王老師鐘情筆意耕耘,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惑。他執(zhí)著追求,而尋求到的是一種表現(xiàn)形式和精神情懷。品畫家王老師的作品,讓人思緒大開,他從精神層面上詮釋了高尚的藝術情操及豐沛的思想內(nèi)涵。作品中充分體現(xiàn)出人與自然、人與物象、人與時空的完美結合及審美關系。王老師的繪畫語言是畫家本人形而上的獨白和暢吟。
王秀泉老師的卓別林模仿秀
1985年李連杰的主演的《南北少林》,王秀泉老師做李連杰的替身演員
1983年電影《少林寺弟子》中王秀泉老師做丁嵐的馬術替身
(文/田野)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王老師作品隨時留言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