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待旦、孤軍奮戰(zhàn),1565馬耳他大圍攻(3)——奧斯曼簡史85
公元1521年的羅德島之戰(zhàn),醫(yī)院騎士團以少敵多,艱難抵抗二十多倍于已的奧斯曼大軍的猛攻,書寫了一段慘烈的歷史。如今43年過去,在1565年的馬耳他島,醫(yī)院騎士團又一次面臨漫無邊際的奧斯曼大軍,而這次戰(zhàn)爭的慘烈程度,毫不遜色于羅德島之戰(zhàn)。而這,就是著名的1565馬耳他大圍攻!

1565馬耳他大圍攻
咱們經(jīng)過前兩期的講述,已經(jīng)知道了此戰(zhàn)背景,即16世紀中葉奧斯曼帝國跟西班牙帝國對于地中海霸權(quán)的爭奪!而扼守地中海中軸線的馬耳他島,無疑是決定海上霸權(quán)的決定性的一個點!

扼守地中海中軸線的馬耳他島
而作為奧斯曼人老對手的醫(yī)院騎士團,又一次感受到了被奧斯曼人所支配的恐懼。43年過去了,曾經(jīng)剛登大寶、年少氣盛的蘇萊曼大帝,也已成為了年逾古稀的垂垂老者,如今的他已經(jīng)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真主之影”,因此1565年醫(yī)院騎士團所面對的恐懼和挑戰(zhàn)更甚以往。

老年蘇萊曼
就在這樣的壓力之下,駐守馬耳他島的醫(yī)院騎士團們,開始了緊張的備戰(zhàn)工作,在戰(zhàn)役正式打響之前,他們還有最后的機會去請求基督教諸國支援,盡可能積聚更大的力量來應(yīng)對這場即將到來的血腥之戰(zhàn)......
堅貞不屈
43年前羅德島之戰(zhàn)的那個下午,醫(yī)院騎士團大團長帶著殘存的騎士向奧斯曼人有條件投降,蘇丹允許騎士們帶著財富乘船離開羅德島,并保證當?shù)鼐用癜踩妥杂?。這場艱苦的圍攻戰(zhàn)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羅德島之戰(zhàn)騎士團撤退
就在醫(yī)院騎士團列隊整齊緩緩走向港口撤退之時,一名來自法蘭西的年輕騎士團騎士,最后回望了一眼這個他們駐守了兩百多年的羅德島,他輕踏了柔軟的土地,掃視了已成廢墟的要塞,嗅聞了夾雜血腥、海浪跟火藥味的空氣,似有不甘的離開了羅德島。

羅德島之戰(zhàn)的醫(yī)院騎士團
43年過去了,這個曾經(jīng)二十多歲的毛頭小伙子,跟著騎士團在歐洲居無定所,最后駐守在了更為狹小和貧瘠的馬耳他島。期間這位法蘭西騎士斗過毆、蹲過牢、被俘虜、地中海上打過仗,在數(shù)次迷茫和掙扎后,他依然能夠記起羅德島上那個屈辱不甘的午后。
這位騎士也曾擔(dān)任過的黎波里總督,風(fēng)光一時;也曾在海上被奧斯曼海盜俘虜,淪為劃槳奴隸。如今命運的玩笑開在了他的身上,他將要率領(lǐng)馬耳他島上的騎士團,跟老對手奧斯曼人了一了這段四十多年的恩怨!

醫(yī)院騎士團
他,就是此戰(zhàn)醫(yī)院騎士團的指揮兼大團長——拉·瓦萊特!這個經(jīng)歷過羅德島之戰(zhàn)的老兵,早在1557年就成為了騎士團新任大團長,而在他的帶領(lǐng)下,這場馬耳他島大圍攻,又多了幾分宿命之戰(zhàn)的意味。
平心而論,大團長拉·瓦萊特是一位堅貞不屈的戰(zhàn)士,這個法蘭西騎士自打加入騎士團以來,就從未回過法蘭西,將生命獻給了他為之奮斗的事業(yè)。即便他在海上被奧斯曼人抓為俘虜,淪為劃槳奴隸,也始終未改變自己堅定的信念。

醫(yī)院騎士團第49任大團長拉·瓦萊特
值得一提的是,俘虜了拉·瓦萊特的人,正是圖爾古特——馬耳他大圍攻的軍事顧問,也是此戰(zhàn)奧斯曼人的主要指揮官之一。所以在馬耳他,不僅有拉·瓦萊特喝蘇萊曼這個大魔頭的較量,也有拉·瓦萊特跟圖爾古特這對老冤家的對抗。

圖爾古特
因此,此戰(zhàn)打得極其慘烈,但處于弱勢防守的騎士團和團長拉·瓦萊特,從未有過投降的打算。事實上,正是騎士團的這種堅持,才改寫了此戰(zhàn)的最終結(jié)局......
求援
就在1564年,奧斯曼帝國在全面?zhèn)鋺?zhàn)之時,年近古稀但老當益壯、寶刀未老的騎士團大團長——拉·瓦萊特,通過他在科斯坦丁尼耶的商業(yè)情報網(wǎng)絡(luò),獲知了奧斯曼整軍備戰(zhàn)的消息。

伊斯坦布爾金角灣
經(jīng)歷幾十年風(fēng)雨的拉·瓦萊特,想到近幾年奧斯曼人在海上的征服,和一年前騎士團在海上搶劫的奧斯曼達官顯貴的船只,馬上就明白奧斯曼人這一次是沖著他們來的,即進攻馬耳他島這個騎士團大本營!
所以就在奧斯曼人整裝待戰(zhàn)的同時,拉·瓦萊特也在1564年末到1565年初,指揮馬耳他島的軍民加緊備戰(zhàn)。但小小馬耳他,滿打滿算也就一萬兵力不到,如何應(yīng)對奧斯曼這個動不動就二三十萬大軍的大魔頭呢?

拉·瓦萊特的紋章
面對巨大實力差距,堅貞不屈的大團長十分清楚:要是只想靠騎士團自己去戰(zhàn)勝蘇萊曼大軍的話,還不如去祈禱蘇萊曼皈依天主教(事實上在蘇萊曼登基之初,歐洲教皇真的通過祈禱來指望蘇丹皈依)。
于是拉·瓦萊特一邊加緊構(gòu)筑島上防御工事,一邊向基督教諸國求援。而四十多年前的羅德島,正是因為基督教世界的袖手旁觀而淪陷,今天馬耳他島,這些個心懷鬼胎的歐洲君主就能來支援嗎?

今天的馬耳他
“一定可以的!”拉·瓦萊特反復(fù)跟自己說道,羅德島畢竟是插在奧斯曼身體的一顆釘子,是基督教世界的棄子;但馬耳他島則不然,這可是基督教世界在地中海的門戶!馬耳他島若淪陷,西西里島、那不勒斯甚至整個意大利,以及伊比利亞半島,都將毫無遮掩地裸露在奧斯曼人面前。

馬耳他島的重要位置
于是拉·瓦萊特先是向西西里島——西班牙在地中海的基地,發(fā)出了警告,并請求援助。而拉·瓦萊特就這樣滿懷期待地等著基督教世界的援軍......
孤軍奮戰(zhàn)
就在拉·瓦萊特警告基督教世界并向歐洲君主求援的同時,潛伏在伊斯坦布爾的各國間諜,也將奧斯曼人的軍事籌備報告給了本國君主。他們都意識到奧斯曼人這次征服的目標就是馬耳他!

拉·瓦萊特
幾乎所有歐洲君主都不寒而栗,因為一旦奧斯曼人占領(lǐng)了馬耳他,就能以此為跳板入侵意大利。如今匈牙利已被奧斯曼人控制,若意大利再淪陷,那么整個歐洲將會遭遇空前的危機!
對此,最為危機的要數(shù)身在羅馬的教宗,他宣稱:“如果馬耳他陷入異教徒的魔爪,那么西西里與意大利的人民將會遭受多么大的危險,基督徒們將會遭受多么大的災(zāi)難!”

羅馬教宗
但,教宗并沒有為馬耳他島上的醫(yī)院騎士團提供實質(zhì)性的援助,就跟歐洲大多數(shù)國家一樣。就連在地中海利益甚廣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也未下定決心全力支援馬耳他。

哈布斯堡帝國
當然也不是他們不想,更多的還是實力不濟。尤其在1538普雷韋扎海戰(zhàn)之后,地中海幾大海洋全國盡數(shù)衰落,奧斯曼人獨坐鰲頭。等到1560杰爾巴島之戰(zhàn),奧斯曼海軍更是打垮了西班牙一整代海軍精銳!
所以哈布斯堡王朝的國王費利佩二世,表面上答應(yīng)了援助馬耳他島,但實際上并沒有給島上的軍民帶來什么實質(zhì)性的幫助。因為費利佩二世實在不敢把剛剛才重建、恢復(fù)的西班牙艦隊,放在這場勝負未定的賭局之中,至少在奧斯曼人露出破綻之前,費利佩二世還會猶豫不決一段時間。

費利佩二世
因此滿懷期待的醫(yī)院騎士團大團長拉·瓦萊特,最終只得到來自西西里總督堂加西亞的含糊承諾,并沒有得到來自基督教世界的實質(zhì)幫助,至少在開戰(zhàn)之前并沒有。由此拉·瓦萊特明白:他們只能孤軍奮戰(zhàn)!

馬耳他大圍攻
盡管西西里總督兼西班牙新海軍司令的堂加西亞認為:受到威脅最嚴重的就是馬耳他。如果守得住馬耳他,西班牙就能增援南歐海岸,并最終將土耳其人逐出地中海西部。若馬耳他陷落,“基督教世界將受到嚴重損害”。土耳其人將以馬耳他為跳板,向歐洲腹地發(fā)起更深遠的攻擊:西西里、意大利海岸、西班牙海岸,甚至羅馬城都將在奧斯曼帝國的攻勢前不堪一擊。
但堂加西亞并沒有說服國王費利佩二世,費利佩二世解釋道:“艦隊的毀滅遠比馬耳他的淪陷來的嚴重的多...如果馬耳他淪陷(上帝垂青這不會發(fā)生)我們舊有機會再度將它收復(fù)....”

國王費利佩二世
費利佩二世的“自私”行為同樣也惹得教宗不滿,對此他斥責(zé)費利佩二世是“遁入森林了”,因為此前教宗曾贈與西班牙國王一筆巨款來重建西班牙艦隊,條件就是在必要時出兵幫助基督教世界對抗奧斯曼威脅。
對于“拿錢不辦事”的費利佩二世,教宗哀嘆道:“整個基督教世界是一盤散沙!”當然這句話在16世紀并不陌生,幾乎每場奧斯曼跟基督教世界的對決中,這句話都會出現(xiàn),這句話也是奧斯曼人在16世紀能跟基督教諸國掰腕子的重要原因。

馬耳他之戰(zhàn)
公元1565年4月9日,西西里總督兼費利佩二世海軍司令的堂加西亞,帶著30艘槳帆船到達馬耳他島。騎士團大團長拉·瓦萊特會見了這位以正直勇敢聞名的堂加西亞。
堂加西亞此行主要是傳遞西班牙無力支援馬耳他的失望消息,并解釋道西班牙高層還需要決策時間。但拉·瓦萊特打斷了他,因為作為1560杰爾巴島之戰(zhàn)的參與者,拉·瓦萊特太清楚西班牙艦隊如今的殘破不堪,堂加西亞雖未海軍司令,但手中能調(diào)用之兵寥寥無幾。

拉·瓦萊特沉默了一會,靜靜看著眼前這位比他小了十歲的西西里總督,隨后長舒一口氣,此刻的拉·瓦萊特已經(jīng)做好殺身成仁的打算!他,既不打算撤退,也不準備求和,而是帶著騎士最后的榮光,跟手下的兄弟們死戰(zhàn)到底!

堂加西亞見此,向拉·瓦萊特提出建議:將島上的穆斯林奴隸全部轉(zhuǎn)交給他,防止開戰(zhàn)后奴隸勾結(jié)奧斯曼人入侵馬耳他。但此時島上已經(jīng)捉襟見肘,正急需人力,所以拉·瓦萊特拒絕了。
堂加西亞還想帶走醫(yī)院騎士團再島上的槳帆船,因為一旦開戰(zhàn),這些船只只能是被困在港口等死,所以堂加西亞想帶走他們。拉·瓦萊特還是拒絕了這項建議,因為他想讓這些船只承擔(dān)一些運輸工作,緩解島上的困境。

會面結(jié)束后,堂加西亞懷著復(fù)雜的心情,巡視了馬耳他的防御工事,并根據(jù)他多年的戰(zhàn)爭經(jīng)驗,給騎士團提出了建議:重點防御位于海灣突出部的“圣艾爾摩堡”,并在堡壘側(cè)翼修建“三角堡”!這個建議直接影響了此后戰(zhàn)爭進程!

圣艾爾摩堡
此外堂加西亞還給拉·瓦萊特留下了三條人生經(jīng)驗:1.確保戰(zhàn)略的機密,因為任何人都可能為了活命而叛變;2.堅守要塞城墻不去野戰(zhàn),避免無謂的犧牲;3.身為大團長的拉·瓦萊特務(wù)必要保重自己,不到萬不得已不可身先士卒,因為歷史上有太多最高統(tǒng)帥因倒在前線而全盤崩潰的情況。
這大概也是堂加西亞最后能為大團長拉·瓦萊特所做的事情了。臨走之時,堂加西亞幫助騎士團疏散了島上的老弱婦孺,但島上的三四千青壯年居民卻留了下來,成為了臨時的民兵。

今天的馬耳他
臨走前堂加西亞還留下了一個承諾:在開戰(zhàn)之前,他會帶著一千援軍前來支援。為了表達誠意,堂加西亞還將他的兒子留在了馬耳他島。當然這也是堂加西亞最后一次見到他的兒子,因為到開戰(zhàn)為止,都沒有任何一艘?guī)е姷拇坏诌_馬耳他島......

滿懷著愧疚和無奈,堂加西亞離開了馬耳他。充滿著堅定,拉·瓦萊特投入到了戰(zhàn)前準備。如今的騎士團和島上居民,只能孤軍奮戰(zhàn),盡管大團長盡可能地召集了散播在歐陸之上騎士團的全部成員,但最終島上的防御兵力也僅為八千人左右。

就這樣,充斥著悲壯和慘烈的1565馬耳他之圍,在奧斯曼和醫(yī)院騎士團的緊張戰(zhàn)備中,緩緩地拉開了序幕......
參考資料:《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六百年》、《海洋帝國》、《大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