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試煉場·高階試煉·忘齋食單】熱牛奶時代

記得某位名人的信條說過:熱甜餅和冷牛奶對你的健康有好處。
誠然兒時的我喜歡一邊泡腳一邊喝著冰鎮(zhèn)過的袋裝奶,但熱牛奶的風(fēng)味依舊回蕩在記憶的某個地方。
先前寫《汽水之香》CV5935147的時候,我說我的童年是被浸泡在汽水的香味里,但比汽水香味更久的,是熱牛奶的味道。
她伴隨了我小學(xué)與初中的大半時光,那時我的“熱牛奶時代”。

小時候我們這兒有幾家養(yǎng)牛的。說是牧場主有些夸大,只是幾頭奶牛罷了。為了給還在念小學(xué)的我“補補鈣”,家里并沒有大量購入超市里販售的那種工業(yè)制品(袋裝奶),而是用最樸實的方式——訂購個人家生產(chǎn)的牛奶。
我家每天都訂一斤奶,我喝半斤,爺爺喝半斤。奶奶最初也喝,但不知道為什么對這東西犯惡心,肚子痛,后來讀了點書知道這叫乳糖不耐受,貌似很多國人都有這樣的體質(zhì)來著。
牛奶都是裝進玻璃瓶的,每家的瓶子都和送奶人約好了放在某個地方。后來訂奶的人漸漸少了,就改用塑料袋裝,看起來很危險又不太衛(wèi)生。不過我家比較“固執(zhí)”,用性格薄荷都刷不回來的那種(寶可夢上頭了……),還是要求他們用玻璃瓶裝。
一瓶子足有半斤多,看起來分量十足。從前某乳制品廠商的廣告語說“每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結(jié)果到了我家這兒成了“每天奶一斤,強壯祖與孫”。
這時牛奶還都是生的,需要“燉”過以后才能喝。順帶一提過了幾年又有一家乳制品廠商入駐本地,配送的牛奶都經(jīng)過加工殺菌,可以直接飲用,此外還有不同口味的產(chǎn)品選擇。最初我家也打算改訂這種的,好喝還方便,但后來還是作罷了。一來價錢不劃算,二來對這種工廠出來的東西也沒什么好感。

燉奶這件事,家里一開始是用大不銹鋼杯子放在爐火上煮沸,這時候味道還很正常,后來用一只小鍋,煮出來一股子焦糊味兒,這也造就了我最不愛喝的一段時期。
同時最不喜歡的事就是去補習(xí)班。為了補數(shù)學(xué)和英語,初中每逢寒暑假都要去附近的補習(xí)班提前學(xué)下個學(xué)期的內(nèi)容。功課倒沒什么難的,稍微聽聽都能懂,只是每天耽誤游戲的時間讓人挺不爽的。
加上又要在晚飯前后喝那么一大缸子的焦糊味牛奶……對一個十多歲的少年而言還有比這更糟的事嗎?
和熱牛奶有關(guān)的回憶似乎總是發(fā)生在晚上。
因為喝牛奶都是在晚飯后。外面的天色微暗或是全暗,電視上黃金檔的動畫開始,正是廚房里牛奶煮開的時候,屋子里彌漫著那種說不上很香但是很好聞的氣味。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小學(xué),因為什么事來著晚上沒吃飯,好像是等爺爺回家。那時候老爺子還沒退休,依舊在教課,每天早出晚歸。那天估計是有事,直到大晚上才回來。
聽說我沒吃完飯就睡了,他把還沒來得及煮的牛奶匆匆煮好,叫醒我補上這一頓。
于是那天深夜(也許不是太晚,兒時我一般睡得很早)我一邊捧著發(fā)燙的杯子,一邊坐在電視前面看動畫,吃火腿腸……當(dāng)然不是滿口肉丁的那種,只是很古早的面粉腸。客廳里沒開燈,只有動畫片花花綠綠的光彩交織在電視機屏幕上,然后輻照在漆黑的室內(nèi)。
童年的事都朦朦朧朧的。那個場景連同老宅的客廳,至今我仍能想起,可又覺得像是被浸泡在什么液體里似的,隨著年紀的增長變得越發(fā)模糊,難以看得真切。
我再也無法觸碰到它們了。

光喝牛奶其實滋味有些單調(diào)。鮮奶聽著唬人,喝起來也就比白水多了那么一點滋味。偶爾家里也會添幾勺高樂高什么的。說起高樂高也算是我們那一代人的回憶。當(dāng)年電視上總有那么幾個“外星人”和一群孩子嬉鬧,最后高樂高的罐子——紅蓋黃身的塑料罐上印著格外醒目的logo,出現(xiàn)在熒屏之上。
這要算是我們那時候的“網(wǎng)紅飲品”了。
現(xiàn)在高樂高銷聲匿跡,可在當(dāng)年風(fēng)靡了好一陣子,記得那時《家有兒女》就有高樂高的植入,有興趣可以在第一季當(dāng)中找一找。
我家最常喝的是巧克力味。一兩勺加到杯子里,褐色混著乳白,看起來很濃厚很香,一口氣灌進去也不管是熱是涼。喝完咂咂嘴,那股巧克力的濃郁回味仿佛還在嘴邊。
還有一段時間喝香草味。這個口味偏甜,且香精的味道很重,一大杯也稀釋不了那份甜味。
雖然我家的熱牛奶可以和高樂高同飲,但是唯獨不讓加糖,說是這么做沒營養(yǎng)?,F(xiàn)在看來只是老人的愚見,市面上那么多帶甜味兒的乳制品也不見有什么問題。后來我偷偷給杯子里加了勺糖,但總覺得不是那么個味兒。
其實鮮牛奶燉出來本身就帶著一種淡淡的甜味和香味,朦朧之中讓人感覺是母親的味道(深情),直接當(dāng)水喝當(dāng)飲料喝也沒什么不好的。
但小時候總喜歡滋味濃重的東西,每次都盼著加高樂高的時候多來半勺,現(xiàn)在的我倒寧愿只喝一杯什么都不加的熱牛奶,畢竟體重血糖血脂都擺在這兒啊……
對了,牛奶放一段時間晾到微熱之時,還會結(jié)一層皮子。這東西沒什么說法,我就叫它“奶皮”,科學(xué)上講這東西不太健康,但我還挺喜歡的,偶爾也會吃吃看,不過一攪和就化了。
記得爺爺他老人家發(fā)明了一種很邪典的吃法,牛奶泡面。
當(dāng)時是有朋友找他們搓麻,也沒來得及做完飯,為了忽悠我就用牛奶煮了一碗方便面。
《女神異聞錄5》中有關(guān)于咖喱加入酸奶會變得滋味醇厚的小知識,但真的拿牛奶煮泡面,那滋味也有點……
奶油培根意大利面也許和那個差不多?不過我沒吃過就是了,希望見多吃廣的朋友們能告訴我是不是這樣。
鮮牛奶拿來泡餅干,蘸面包或者豆沙包,這種“正?!钡某苑ㄟ€是挺不錯的。

05年前后,我家搬到車站附近的住宅樓里,依舊能訂到鮮奶。他家貌似是全市配送,老板或者老板娘騎著車子挨家挨戶配送,我偶爾在放學(xué)路上也會看到夫婦之中的一個,好像姓馬來著?祖父母叫老板“馬回子”,應(yīng)該是回族人吧。
大學(xué)時我在短篇小說《牛奶鐵道之夜》里寫關(guān)于牛奶配送的事情,里面就有他們的影子。其實送牛奶是一件挺累的活計,不僅累身體,還累腦子。得記住哪家哪戶訂了,還要記得訂多少。不過那時候訂鮮奶的人已經(jīng)不多了,前面也說了有大型乳制品廠商入駐,提供直接飲用的牛奶的訂送服務(wù),還有口味眾多的其他產(chǎn)品;同時超市里的袋裝奶/盒裝奶也紛紛登場。
此番沖擊之下人家也賺不到什么錢,索性就奶盆洗手,退出江湖。
但大家的生活貌似也沒受到什么改變,一來超市里能買到純牛奶,二來也有替代品,比如羊奶。
記得是還在老宅子的時候訂過一陣羊奶。
鮮羊奶比起鮮牛奶多了一些膻味兒,可我從小到大都不怕這種味道,反而覺得這樣的風(fēng)味挺不錯的。
羊奶訂購了一年有余,又有新的養(yǎng)牛人出現(xiàn),本地的鮮奶配送又起死回生了??晌也⒉幌朐俸认氯ィ挥袪敔斶€堅持訂鮮奶煮著喝。
那時我已經(jīng)在喝廣澤的袋裝核桃牛奶了,因為這個更甜更好喝,而且不用忍著煮開之后依舊駭人的余熱。小時候我還挺“貓舌”的,現(xiàn)在能大口吃剛出鍋的炸貨或者火鍋里涮好的肉/丸子,也多虧了那時的“特訓(xùn)”,我可是喝熱牛奶喝了快十年的主兒啊。
但就像嬰兒一樣,我也終究離開了熱牛奶,轉(zhuǎn)而投奔“工業(yè)制品”的懷抱。
自家生產(chǎn)的牛奶逐漸沒落,我總覺得這不僅是一種習(xí)慣的改易,更像是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方式,以及堅守著傳統(tǒng)的小鎮(zhèn),在工業(yè)生產(chǎn)帶來的便利之中逐漸向現(xiàn)代文明屈服并被同化。
固然我們并不能用可悲或可喜去對這一現(xiàn)象妄下斷語,因為無論如何,過去的生活都不會再回去,我們必須接受這樣的改變。
因為這也是人類社會對人之思想的潛移默化。發(fā)展必定會帶來一些東西,同時抹消一些東西。
大到一國一城,小到一瓶鮮牛奶,也許都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至今的犧牲品。

如今十幾年過去,不管是高樂高還是祖父母用小鍋燉煮的牛奶,都已經(jīng)只能在回憶里品味。正如歌里唱得那樣,“往事只能回味”。
想喝現(xiàn)成的牛奶,隨時都能到就近的超市買個一兩箱放家里屯著,甚至都不用出門,一個訂單下去,半個小時以內(nèi)就能送到。
我也曾打算在網(wǎng)上買幾罐高樂高回味一下童年,可忽然想起家里早已不再煮牛奶了。高樂高是需要熱牛奶去調(diào)和的。把袋裝的“純牛奶”加熱也未嘗不可,只是總覺得這里缺了點什么。
前些天偶然看到某寶上英國進口的可可粉特賣,打算買個一兩罐。自己喝,也給爺爺奶奶送一些嘗嘗鮮,可是猛地發(fā)覺自己已經(jīng)很久沒喝過熱牛奶了。
鮮牛奶煮過之后沒什么特別的味道,除了奶香和一點點甜,就是很淡的白味??梢坏┮呛攘藥啄辏矔粝滦┨貏e的回味吧。
甚至讓這回味與歲月緊密相連。
我的童年,也許應(yīng)該叫熱牛奶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