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倆字連上三天熱搜,看得全網(wǎng)北方人心驚膽顫
臺風,最讓北方人聞風喪膽的兩個字。
特長是將樣板房鐵皮瞬間撕成碎片、讓現(xiàn)代都市秒變原始叢林。
然而一切變了。

當你把熱搜上一條“要刮臺風了”的消息發(fā)給一位廣東朋友,你很容易就會發(fā)現(xiàn)——
很多時候,他定睛一看,看完不僅毫不慌張,還勾魂一笑:
“刮臺風好啊,臺風多涼快?!?/p>
那一刻,他淡定的眼神里露出的一絲饑渴甚至讓你狐疑:他怕不是瞅見了十個福建人。

@粵知一二
或許有人已經(jīng)聽說過,廣東是全中國臺風登陸最多的省份,夏天從不缺臺風。
但令北方內(nèi)陸網(wǎng)友驚訝的是,很多廣東人有的時候竟然還盼著臺風降暑。

只有臺風,經(jīng)歷了那么多年的相愛相殺乃至見怪不怪后,才可以充分觸發(fā)一個廣東人“十級抗風”的特殊技能。
最先展露出來的,是預(yù)判真假的能力。

因為大多數(shù)北方人在網(wǎng)上刷到的都是威力猛的大臺風,然而,廣東人生活中碰到的臺風實際上都是輕輕“擦邊而過”的小臺風。

在這種信息偏差下,廣東人對臺風天的態(tài)度,常常讓初來乍到的外地人感到困惑與窘迫。
今年剛到廣東工作的小李,前幾天聽說了超強臺風“瑪娃”將要來襲的消息。
回想起曾在新聞上刷到的恐怖視頻,不禁膽戰(zhàn)心驚。
于是一大早就收掉了陽臺上所有的衣服和床單、關(guān)上了每一扇窗。
你猜怎么著,他的“摳王”合租室友一起床,哐哐一通操作,又打開了所有的窗。
他問臺風打進來咋辦?比他早來三年的室友面無表情地回答:
“呵,往年也都這么說啦,老板沒通知放假的都是假臺風啦?!?/strong>

廣東人現(xiàn)在開窗只可能是因為熱,@KC
對于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廣東人來說,判斷會不會有臺風、臺風大不大,最硬的標準只有一項——
就是放不放假。

就像是一場量子糾纏,如果說世界上有兩大未解之謎,一個是你的冤種閨蜜和她男友的恩怨情仇;
那么剩下一個,一定就是老廣跟臺風天的相愛相殺。
跟臺風天對線,廣東人發(fā)起過殺傷力最強的攻擊,就是無視它。
很多北方人對臺風的認知也都來自于新聞熱搜,比如電視臺主播現(xiàn)場報道。
那風大的,“呼”地一下就吹飛了他的小紅帽,隔著屏幕都嚇得很多北方人心臟突突地跳。

然而在手機之外,近距離看過廣東人民和臺風天的博弈,你才會深刻理解什么叫“穩(wěn)如老狗”。
在廣東街頭,唐僧看了這陣陣妖風,都得嚇得以為是來抓他的小旋風。
唯獨一生要強的廣東人,依然身著正裝、站在烈烈風中。
平靜地掐滅了手里的煙,繼續(xù)頂天立地往馬路對面走。

除了微微扭曲傾斜的走姿、和褲管里灌滿的風,你別說,不知道的還真看不出這是在刮臺風。
“不是說了嗎,老板沒通知放假,就都是假臺風。”

怎么說呢。所有外省朋友都在擔心廣東人的安危,但廣東人只擔心放假。
一位北方朋友告訴我,受夠了北漂的苦、2018年他從北京跑到了廣州工作。
被“山竹”臺風震懾,他當天一晚上忐忑到?jīng)]敢熟睡,對自己的整個職業(yè)生涯直接產(chǎn)生了動搖:
“要不算了,還是找個不沿海的城市吧,活著不比啥都強?”
結(jié)果他怎么也沒想到,街上連夜加固的樹都頂不住臺風的攻擊,一夜之間被攔腰斬斷在地了。


廣東市民依舊臉上毫無波瀾,眼瞅著一條被樹干截斷的路面上,他披荊斬棘,她身輕如燕。
嘿,呲溜一下,他們就從樹底下鉆了過去。
“不知道的還以為在玩什么真人版神廟逃亡。”

至于他的土著同事,臺風來襲時,甚至起大早、頂著臺風天悠哉游哉地去喝了個早茶。
“飲茶先啦,做咩這么多啦?!?br>

每逢臺風靠近,氣象部門和媒體都會早早刷屏提醒,并科普一些抗臺小知識:
最經(jīng)典的,用交叉的膠帶、給玻璃窗貼上“米字帖”,作用是降低玻璃震動頻率、防止破裂濺傷人……

誰聽進去了?全是老實的北方朋友。
廣東土著表示,他們可不整這虛頭八腦的玩意兒,每戶人家都有自己祖?zhèn)鞯姆里L秘籍。
比如說……↓↓↓

北方同事貼完米字,往往還會在群里@他:貼得標不標準?
廣東人不干,靠一身正氣,他們臺風天可能更擔心三缺一。
又或者……↓↓↓

這是演員林峰家,為了對抗臺風,他的阿姨給窗戶貼上了圣光buff。

就這,還是得到了廣東人一致認可的臺風“山竹”。
更別提那種預(yù)警級別低的,在廣東人心里的地位簡直是毫無尊嚴的地步。
你永遠無法想象,他們有多不把“小臺風”放在眼里。
外地人以為的廣東人臺風備糧情況:
提前去超市囤一星期菜,不買辣椒是他們最后的倔強。

結(jié)果呢,我問我年近三十的廣東朋友,到底臺風天該囤什么菜、囤多少菜。
她說開玩笑,還要特地為它囤菜?沒聽說過。

比起糧食和飲用水、蠟燭和手電筒,超市里更暢銷的產(chǎn)品,可能還得數(shù)羽毛球。
一位在廣東讀大學(xué)的朋友告訴我,每當臺風天逼近前,路上就會出現(xiàn)一大波暴露在室外、跟臺風正面硬剛的兩腳獸——
“這都啥時候了,居然還有心情跟大風打羽毛球?”
只聽下一秒,耳邊果不其然傳來了大哥的一聲尖叫:好球!

北方人眼珠子都快驚掉出來了,他們倒好,跟鬧著玩似的。
還在社交平臺上轉(zhuǎn)起一波玄學(xué)配圖,比如這張每年夏天刷屏廣東人朋友圈的謝霆鋒。

又或者講究玄學(xué)和實用雙管齊下,祭出一招驅(qū)風油。

倘若說一些不知死活的小年輕、對臺風過于輕視還可以理解。
那么當你得知最最樸素的老人家,也是”躺平型“專家:碰到臺風就干晾著它。
你就難免開始懷疑,難道整個廣東人都是世上另一種物種?就像椰樹不頂熱但特抗風?

“風太大,就離窗戶遠點?!?/figcaption>
有的人對臺風的輕蔑,甚至已經(jīng)超越了無視的范疇、到了豁出去的程度。
路上走一半刮起了八級臺風咋辦?
廣東人的回答是抱下電線桿。

因為東南沿海一直流傳一個玄學(xué),有神靈保佑,加上配置了鎮(zhèn)海樓,每次臺風都不會完全上岸。
幾乎所有廣東人民都堅信自帶結(jié)界,“南海觀音一擺手,臺風都要掉頭走”。
風婆婆:我不要面子的嗎?

這種齊刷刷云淡風輕、見怪不怪的態(tài)度,就如他們腳上那雙拖鞋——大臺風天也一如既往、該穿啥穿啥。
以至于讓其他過于慎重、為臺風天做足了功課的朋友,感到了一絲尷尬與害羞。
一位陜西網(wǎng)友看天氣預(yù)報說要刮臺風,為了防風防雨,特地提前準備了雙壓箱底的雨靴。
然而,擠上地鐵后她沒有高興太久,掃視了整節(jié)車廂,她發(fā)現(xiàn)怎么清一色全穿了拖鞋?
更不幸的是,到公司后,她的同事還笑成一片,告訴她這玩意兒在當?shù)乜墒窍『蔽铩?/p>
一律默認只有從事水產(chǎn)的賣魚人才穿。

內(nèi)陸人民還是一頭霧水,不懂穿拖鞋不是一下子就被淋濕了腳?
廣東人卻會告訴你,那就更要穿拖鞋。
就如廣東人對臺風天的不足為奇,這不僅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也是廣東人和臺風天博弈多年總結(jié)出來的實操經(jīng)驗。
因為臺風從來不只是臺風,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yīng),有時比風更難搞——
比如浸到你鞋子里的雨水,帶你充分感受亞熱帶風情,這在廣東被稱之為“水漫街”。

哪怕你穿的是馬丁靴,也可能灌進靴口,最后重到你走不動路,徹底宣布報廢。
哪怕不至于這么嚴重的積水,“但天氣也很悶熱,濕透的鞋子很容易捂腳,還不如拖鞋透氣干爽,打濕了水龍頭一沖就干凈了?!?/p>
拖鞋才是廣東人的抗風第一寶,類似的還有下面這種斗篷式雨衣。

因為臺風天風大雨大,很多初來乍到的外地學(xué)子,可能錯將希望寄托于打傘。
卻發(fā)現(xiàn)剛出門,破碎的傘架就教他們做人。

廣東人表面的氣定神閑、刮風了還只知道喊你打邊爐,不過是因為早已經(jīng)摸清了臺風的套路。
就像靈敏的臺風感溫器,很多廣東小孩從小就看著臺風前的烏云、嗅著暴雨前的空氣長大。
小學(xué)課本里就教了如何看云識天氣,什么“燕子低飛”“蛇過道”……受此熏陶,活成了人均氣象學(xué)家。
因此,在夏天的傍晚,一位廣東朋友突然拉著你一溜小跑:不要懷疑,不必驚訝。
幾分鐘后,你就會看到一場磅礴大雨,啪嗒啪嗒,下得比依萍回家向爸爸要錢那天還大。

習(xí)慣了臺風天的種種不適,才會見怪不怪,在廣東人眼里,臺風早已不只是臺風,還細分出了不同賽道:什么大臺風、小臺風、會降雨還是會降溫……
而最受老廣人民歡迎的,只有“優(yōu)質(zhì)臺風”,優(yōu)點有三。
一、利索:來勢洶洶、降雨又降風,過程全市停產(chǎn)停課又停工。
二、有數(shù):但雨下得有數(shù)、風刮得適度,市民也沒啥損失事故。
三、還能放假:來時周一或周五,不占用周末,放假放得舒舒服服。
廣東人和臺風的關(guān)系實在復(fù)雜,有時,一場臺風會給一批人帶來額外的饋贈。
比如前幾天,據(jù)人民網(wǎng)報道,受臺風“瑪娃”影響,汕尾海豐一個沙灘上驚現(xiàn)大量生蠔,附近居民一小時撿了200多斤。

甚至,不只是刮出生蠔,大風刮來的錢,也不是沒有。

至于臺風過境前,街道或院子里敲下樹的菠蘿蜜,更是不足為奇。
廣東人這一生漂泊看淡了今朝,見過無數(shù)臺風,“再咋呼的,都能分辨出是小場面”。

畢竟更多時候,廣東的臺風就像渣男,說來,結(jié)果又不來,“凈嚷嚷”。


就像老夫老妻,既然每年臺風都這樣,廣東人也只能笑著活下去。
至于在廣東的外地朋友,如果你的心態(tài)和技能還沒有煉就到如此熟練的地步,也只能小心駛得萬年船,以官方天氣預(yù)報和風險提示為參考。
好在,最近的這場壞臺風終于走了,雖然不知道下一場“優(yōu)質(zhì)臺風”在哪里。
實在不行,吃點福建人平復(fù)下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