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 沒受過傷的手指,彈不出打動別人的曲子

“哦豁!這一套和弦走下來好牛逼?。∥乙獙W(xué)吉他!”。
“朋友帶我去看了Tommy Emanuel的演出,我要不行了,我要學(xué)吉他!”
“……牛逼……炫……我朋友……的演出……的曲子……我要學(xué)吉他!”

很多人就是這樣入坑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菜雞變成了老鳥(也不排除老菜雞

),但是看著一個個萌新眼睛里帶著光,說著幾年前我們曾說過的話,幾年前我們干過的事兒,就好像當(dāng)年我們?nèi)肟右粯樱樕喜唤冻隽死细赣H一樣慈祥的微笑。
想想以前和我們一起入坑兒的人,大家的眼里都放著光,可是退坑的人不在少數(shù)。
?
那么,彈吉他難不難?為什么這么多人退坑,就像D-Day登陸日的奧馬哈海灘一樣?
右手不難,左手難。摁和弦太疼,真受不了,換和弦跟不上,堅持不下去了,琴就放在那兒積灰吧。
他們的故事到這兒就結(jié)束了。
?
自動擋橫空出世
為了讓更多人學(xué)會吉他,一個東西問世了:有了它,什么大橫摁,什么換和弦速度跟不上,手疼啦,都是不存在的,你只要一根兒手指頭,大多數(shù)和弦都不成問題了。

一次一個鈕,和弦全玩溜。手不疼了,換和弦速度也跟得上了,也不用擔(dān)心打品了,但是總覺得少了不少東西。
揉弦呢?推弦呢?勾弦擊弦呢?滑音呢?等等等。沒了這些東西,彈吉他干嘛呢?
放伴奏不好嗎?大家都開心了。

琴變成自動擋的同時,彈琴者的提升空間也變得極其有限。估計“換擋器”在市場上流通以后,大家關(guān)注的都不會是燒火棍與否了,而是你到底是不是自動擋玩家。
甚至說吉他考級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都會先設(shè)兩個區(qū)域:“自動擋考區(qū)”和“手動擋考區(qū)”

自己練琴至今,回過頭追憶一下自己的萌新時代:押尾以及松井式啪啪啪,愛美妞(Tommy Emanuel)神一樣的美式鄉(xiāng)村風(fēng),和Paco de Lucia的輪指,Rodorigo yGabriela夫婦Flamenco和金屬元素的膠合等等等。
大神太多了,不一一列舉了。
音樂風(fēng)格不一樣,但是對萌新時代的自己來說,極具魅力是他們所有人的共同點(diǎn)。
入坑也是因為他們的魅力,支撐自己下來的是一種熱愛,一種可以讓枯燥和疼痛都煙消云散的熱愛,恨不得拿下一個幾天甚至幾個星期都拿不下來的樂句以后高興得像個擁有全世界的孩子一樣的熱愛。
看著自己爬格子從生疏到日漸熟練,看著自己手上的繭子讓自己摁起和弦越來越順手,這種快樂是自動擋給不了任何人的。
“沒受過傷的手指是彈不出能打動人的旋律的?!?/strong>這句話現(xiàn)在越看越對。
自己的繭子越來越厚,技術(shù)越來越熟練,朋友也越來越多,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美好的回憶,這全是自動擋給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