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第一卷的摘錄和筆記(六十八:資本原始積累駭人聽聞的手段)

第一冊 資本的生產(chǎn)過程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過程
第二十四章 所謂原始積累
6.工業(yè)資本家的產(chǎn)生(續(xù))
1、原始積累的不同因素,多少是按時間順序特別分配在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和英國。在英國,這些因素在17世紀末系統(tǒng)地綜合為殖民制度、國債制度、現(xiàn)代稅收制度和保護關稅制度。這些方法一部分是以最殘酷的暴力為基礎,例如殖民制度就是這樣。但所有這些方法都利用國家權力,也就是利用集中的、有組織的社會暴力,來大力促進從封建生產(chǎn)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的轉化過程,縮短過渡時間。暴力是每一個孕育著新社會的舊社會的助產(chǎn)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種經(jīng)濟力。
2、荷蘭——它是17世紀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經(jīng)營殖民地的歷史,“展示出一幅背信棄義、賄賂、殘殺和卑鄙行為的絕妙圖畫”。最有代表性的是,荷蘭人為了使爪哇島得到奴隸而在西里伯斯島實行盜人制度。為此目的訓練了一批盜人的賊。盜賊、譯員、販賣人就是這種交易的主要代理人,土著王子是主要的販賣人。盜來的青年在長大成人可以裝上奴隸船以前,被關在西里伯斯島的秘密監(jiān)獄中。一份官方報告說:“例如,望加錫這個城市到處都是秘密監(jiān)獄,一座比一座恐怖,里面擠滿了不幸的人,貪欲和暴政的犧牲者,他們戴著鐐銬,被強行和家人分離?!?/p>
3、荷蘭人為了霸占馬六甲,曾向葡萄牙的總督行賄。1641年總督允許他們進城。他們?yōu)榱酥Ц?1875鎊賄款而進行“節(jié)欲”立即到總督住宅把他殺了。他們走到哪里,那里就變得一片荒蕪,人煙稀少。爪哇的巴紐旺宜省在1750年有8萬多居民,而到1811年只有8000人了。這就是溫和的商業(yè)!
4、大家知道,英國東印度公司除了在東印度擁有政治統(tǒng)治權外,還擁有茶葉貿易、同中國的貿易和對歐洲往來的貨運的壟斷權。而印度的沿海航運和各島嶼之間的航運以及印度內地的貿易,卻為公司的高級職員所壟斷。對鹽、鴉片、檳榔和其他商品的壟斷權成了財富的取之不盡的礦藏。這些職員自定價格,任意勒索不幸的印度人??偠絽⑴c這種私人買賣。他的寵信們是在使他們這些比煉金術士聰明的人們能從無中生出金來的條件下接受契約的。巨額財產(chǎn)像雨后春筍般地增長起來,原始積累在不預付一個先令的情況下進行。沃倫·哈斯丁的審判記錄中有很多這樣的實例。舉一個例子來說。有一個名叫沙利文的人,當他因公出差到印度一個離鴉片產(chǎn)地很遠的地區(qū)時,接受了一項鴉片契約。沙利文以4萬鎊把他的契約賣給一個名叫本恩的人,本恩又在當天以6萬鎊把它轉賣出去,而這張契約的最后購買者和履行者聲稱,他從中還賺了一大筆錢。根據(jù)一個呈報議會的表報,從1757年到1766年,東印度公司和它的職員讓印度人贈送了600萬鎊!在1769年到1770年間,英國人用囤積全部大米,不出駭人聽聞的高價就拒不出售的辦法制造了一次饑荒。
注:1866年僅奧里薩一個邦就餓死了100多萬印度人。盡管如此,有人仍力圖以高價把糧食賣給那些快要餓死的人,借此來充實印度的國庫。
5、在像西印度那樣專營出口貿易的種植殖民地,以及在像墨西哥和東印度那樣任人宰割的資源豐富人口稠密的國家里,土著居民所受的待遇當然是最可怕的。但是,即使在真正的殖民地,原始積累的基督教性質也是無可否認的。那些謹嚴的新教大師,新英格蘭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們的立法會議上決定,每剝一張印第安人的頭蓋皮和每俘獲一個紅種人都給賞金40鎊;1722年,每張頭蓋皮的賞金提高到100鎊;1744年馬薩諸塞灣的一個部落被宣布為叛臣以后,規(guī)定了這樣的賞格:每剝一個12歲以上男子的 頭蓋皮得新幣100鎊,每俘獲一個男子得105鎊,每俘獲一個婦女或兒童得55鎊,每剝一個婦女或兒童的頭蓋皮得50鎊!數(shù)十年后,殖民制度對這些虔誠的清教徒前輩移民的叛逆的子孫進行了報復。在英國人的唆使和收買下,他們被人用短戰(zhàn)斧砍死了。英國議會曾宣布,用警犬捕殺和剝頭蓋皮是“上帝和自然賦予它的手段”。
6、殖民制度大大地促進了貿易和航運的發(fā)展。“壟斷公司”(路德語)是資本積聚的強有力的手段。殖民地為迅速產(chǎn)生的工場手工業(yè)保證了銷售市場以及由市場壟斷所引起的成倍積累。在歐洲以外直接靠掠奪、奴役和殺人越貨而奪得的財寶,源源流入宗主國,在這里轉化為資本。第一個充分發(fā)展了殖民制度的荷蘭,在1648年就已達到了它的商業(yè)繁榮的頂點。它“幾乎獨占了東印度的貿易及歐洲西南部和東北部之間的商業(yè)往來。它的漁業(yè)、海運業(yè)和工場手工業(yè),都勝過任何別的國家。這個共和國的資本也許比整個歐洲其余地區(qū)的資本總和還要多”。
7、現(xiàn)在,工業(yè)上的霸權帶來商業(yè)上的霸權。在真正的工場手工業(yè)時期,卻是商業(yè)上的霸權造成了工業(yè)上的優(yōu)勢。所以殖民制度在當時起著決定性作用。和歐洲各個舊神并列于祭壇上的“一位外來的神”,有一天一下子把所有的舊神都打倒了。殖民制度宣布,賺錢是人類最終的和唯一的目的。
8、公共信用制度,即國債制度,在中世紀的熱那亞和威尼斯就已產(chǎn)生,到工場手工業(yè)時期流行于整個歐洲。殖民制度以及它的海外貿易和商業(yè)戰(zhàn)爭是公共信用制度的溫室。所以公共信用制度首先在荷蘭確立起來。國債,即國家的讓渡,不論是在專制國家,立憲國家,還是共和國家,總是給資本主義時代打下自己的烙印。在所謂國民財富中,真正為現(xiàn)代人民所共有的唯一部分,就是他們的國債。因此,一個國家的人民負債越多就越富這一現(xiàn)代學說是完全合乎邏輯的。公共信用成了資本的信條。隨著國債的產(chǎn)生,不可饒恕的罪惡,已不再是褻瀆圣靈,而是破壞國債的信用了。
補充:威廉·科貝特指出,英國的一切公共機構都被稱為“皇家的”但是債是“國家的”。
注:所謂“國債”,本質上都是由本國的無產(chǎn)階級承擔的。
9、公債成了原始積累的最強有力的手段之一。它像揮動魔杖一樣,使不生產(chǎn)的貨幣具有了生殖力,這樣就使它轉化為資本,而又用不著承擔投資于工業(yè)甚至高利貸時所不可避免的勞苦和風險。國債債權人實際上并沒有付出什么,因為他們貸出的金額轉化為容易轉讓的公債券,而這些公債券在他們手里所起的作用和同量現(xiàn)金完全一樣。于是就有了這樣產(chǎn)生的有閑的食利者階級,充當政府和國民之間中介人的金融家就大發(fā)橫財,包稅者、商人和私營工廠主也大發(fā)橫財,因為每次國債的一大部分成為從天而降的資本落入他們的手中,——撇開這些不說,國債還使股份公司、各種有價證券的交易、證券投機,總之,使交易所投機和現(xiàn)代的銀行統(tǒng)治興盛起來。
10、用國家的名義裝飾起來的大銀行,從一產(chǎn)生起就只不過是私人投機家的公司,它們支持政府,依靠取得的特權能夠把貨幣貸給政府。因此,國債積累的最準確的尺度就是這些銀行的股票的不斷漲價,這些銀行的充分發(fā)展是從英格蘭銀行的創(chuàng)立(1694年)開始的。英格蘭銀行開始營業(yè)的第一筆生意,就是以8%的利率貸款給政府;同時它由議會授權用同一資本鑄造貨幣,這同一資本又以銀行券的形式貸給公眾。它可以用這些銀行券來辦理期票貼現(xiàn)、發(fā)放貨物抵押貸款、購買貴金屬。過了不久,這些由銀行自己制造的信用貨幣又變成了鑄幣,英格蘭銀行用這些鑄幣貸款給國家并代國家支付公債利息。它一只手拿出去,另一只手拿更多的進來,這還不夠;當它拿進來時,它仍然是國民的永遠債權人,直到最后一個銅板付清為止。它逐漸成了國家的貴金屬必然貯藏所和全部商業(yè)信用的重心。在英國,當人們禁止焚殺女巫的時候,卻開始絞死偽造銀行券者。至于銀行巨頭、金融家、食利者、經(jīng)紀人、證券投機家和交易所的街狼這一伙人的突然興起,對同時代人曾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當時的著作如博林布羅克的著作可以證明。
注:在那個時候,金融資本就已具雛形。
11、隨著國債的產(chǎn)生,國際信用制度出現(xiàn)了。國際信用制度常常隱藏著這個或那個國家原始積累的源泉之一。例如,由于沒落的威尼斯以巨額貨幣貸給荷蘭,威尼斯的劫掠制度的卑鄙行徑就成為荷蘭資本財富的這種隱蔽的基礎。荷蘭和英國的關系也是這樣。在18世紀初,荷蘭的工場手工業(yè)已經(jīng)遠遠落后了,荷蘭已不再是一個占統(tǒng)治地位的工商業(yè)國家。因此,荷蘭在1701-1776年時期的主要營業(yè)之一就是貸放巨額資本,特別是貸給它的強大競爭者英國?,F(xiàn)在英國和美國之間也有類似的情形。今天出現(xiàn)在美國的許多身世不明的資本,僅僅在昨天還是英國的資本化了的兒童血液。
注:“國際信用制度”的本質與搶劫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