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3月德軍反攻開始前,交戰(zhàn)雙方的準備工作
? ?1918年3月18日早晨,陽光明媚,西線看似波瀾不驚,一如年初以來的景象。然而,英軍司令、陸軍元帥道格拉斯·黑格(Douglas Haig)[1]卻認為,這不過是大戰(zhàn)前的寧靜,德軍將會發(fā)動大規(guī)模進攻。威廉·羅伯遜(William Robertson)[2]爵士原是帝國總參謀長,前不久丟了官;他與黑格元帥從1月份以來一直在警告政府:德軍的進攻迫在眉睫。他們向政府要求增加兵力,而以首相勞合·喬治為首的戰(zhàn)時內閣卻認為,那條戰(zhàn)線已經(jīng)犧牲了太多不列顛的大好男兒,故而無意繼續(xù)投入部隊。
? ?相反,勞合·喬治要求在巴勒斯坦發(fā)動一場大范圍的“余興”攻勢,至于西線,守住即可。他下決心將大部分后備兵力留在英國國內,原因之一是擔心愛爾蘭叛亂,但更主要的目的是想阻止黑格繼續(xù)他的人海戰(zhàn)術。西線驚人的戰(zhàn)損一直讓勞合·喬治頭疼不已,他希望通過控制黑格的兵力,迫使他采取守勢,以保全更多人的生命。此舉導致諸將與首相發(fā)生激烈的爭執(zhí),并以羅伯遜的解職而告終。如今,這場將相之爭帶來的創(chuàng)傷隱藏在繃帶之下,并未愈合;水面下依然暗流洶涌。此類斗爭如果再度上演,那將成為帝國的禍患。勞合·喬治也很想解除黑格的職務,但他還不敢走到那一步;因為元帥的妻子曾是亞歷山德拉王后(Queen Alexandra)[3]的首席伴娘,而元帥本人也深得喬治國王(King George)[4]敬重。
? ?3月18日那天,黑格擔心的并不是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當天早晨,英國地面觀察員報告稱,路面交通情況反常。他們觀察到許多德軍參謀部指揮車,還注意到有敵軍軍官在觀摩休伯特·高夫(Hubert Gough)[5]爵士的第5集團軍陣地。
? ?法國陸軍司令貝當將軍與黑格一樣憂心忡忡,但他確信敵人的目標不是英軍,而是他的部隊。八天前,德軍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更換了一批新的密碼,貝當與黑格都從中嗅到了大戰(zhàn)將至的味道。法國密碼專家喬治·潘萬(George Painvin)[6]上尉在一位名叫雨果·伯特霍爾德(Hugo Berthold)的紐約律師幫助下,破解了這套新密碼。如此一來,協(xié)約國的密碼分析人員便能閱讀敵軍的前線電報,甚至比敵軍自己閱讀起來更加輕松。但是,對于敵軍何時何地展開攻擊,密碼專家也只能猜測而已。
? ?黑格十分清楚:自己才是德軍的打擊目標。法軍在1917年那場春季攻勢慘敗之后,尚未恢復元氣。黑格推測,魯?shù)堑婪蛏钪O用兵之道,一定會先從最難啃的骨頭下口。
? ?黑格最擔心的是阿拉斯(Arras),那里是他整個防御體系的基石;德軍一旦突破阿拉斯,就可以兵分兩路,從兩個方向侵襲沿海地區(qū)。對于北翼的伊普爾地區(qū),同樣不能大意,因為那里是通往敦刻爾克(Dunkirk)、加來(Calais)及布洛涅(Boulogne)等英吉利海峽沿岸港口的重要門戶。這些港口對后勤供給至關重要;而一旦戰(zhàn)局全面崩潰,它們又是英軍撤回國內的必經(jīng)之地。黑格元帥擁有62個步兵及騎兵師,把守126英里的防線。在元帥的五個集團軍中,高夫的第5集團軍把守的防線最長——42英里,兵力卻最薄弱。高夫一再要求增添兵力,可是黑格沒有答應。原因很簡單,黑格也無兵可調;他認為阿拉斯一帶的戰(zhàn)略位置更加重要,不想從那里抽調部隊。況且黑格還留有后著:高夫部隊的右翼與法軍相接,一旦情況危急,法軍會施以援手。黑格與貝當都對他們的上司不放心,因此私下作了約定:如果一方受到攻擊,另一方就會立刻提供援助。
? ?英軍戰(zhàn)線上,持續(xù)干燥的天氣終于告一段落。3月19日,小雨斷斷續(xù)續(xù)下個不停,天空陰云密布,使得早晨的空中偵察也無法正常進行。這一天,英國本土來了客人,與黑格共進午餐,中氣十足的軍需大臣溫斯頓·丘吉爾也在其中。丘吉爾透露,他已得到戰(zhàn)時內閣的批準,正在制造4000輛坦克。
? ?當天晚餐過后,黑格的參謀長赫伯特·勞倫斯(Herbert Lawrence)[7]爵士帶來了審訊俘虜?shù)膮R總報告。報告顯示,敵人很有可能在次日或第三天——即20日或21日——發(fā)動攻擊。黑格已做好了準備,他向炮兵連發(fā)放了此役所需的彈藥:1200發(fā)炮彈,其中有300發(fā)是毒氣彈。大量空軍部隊早已在前線集結,但它們處于隱蔽狀態(tài),在戰(zhàn)斗打響之前不會現(xiàn)身。
? ?高夫同樣做好了準備,唯一的擔心只是兵員不足。他在當天給妻子的信中寫道:“我預料,轟炸會在明天晚上開始,持續(xù)六至八個小時,直到21日,星期四,那時德軍步兵就會出現(xiàn)……我們都很沉著,充滿自信。一切已準備就緒?!备叻蚰悄?7歲,是黑格軍中最年輕的司令員。他短小精悍,臉頰瘦長,以獵犬般的頑強勇敢而聞名。麾下將士覺得他能體味塹壕生活之艱苦,對這位指揮官的愛戴非同一般。
? ?第2倫敦軍團(2nd London Regiment)[8]的W.E.格雷(W.E.Grey)少校發(fā)現(xiàn),那天晚上寧靜得出奇,“午夜前的幾個小時平靜地流逝,戰(zhàn)爭中常見的嘈雜之聲幾不可聞。即將到來的春日帶來芬芳與活力,彌漫于田野之中;料峭微寒的空氣中盡是樹木的清香,沁人心脾;枝頭尚未長出綠葉,微風輕拂其間;而在戰(zhàn)線的遠處,唯有那樹梢上方忽明忽滅的信號彈光亮刺破黑夜,昭示人們:這片美麗的大地仍處在戰(zhàn)爭之中,和平只是虛假的幻象。不過,總體而言,一切都預示著災禍將至”。
? ?那天的早些時候,也就是下午,在觀察哨所里,一名炮兵軍官也發(fā)現(xiàn)了氣氛安靜得有些異常。他的名字叫赫伯特·阿斯奎斯(Herbert Asquith)[9],父親是前任首相,現(xiàn)任反對黨領袖。“一名步兵在無人區(qū)邊緣射殺了一只兔子,并將它拎了回來;這算是唯一的流血事件。德軍陣線上及其后方,完全看不到一個人影?!辈贿^據(jù)他推測,在那平靜的景色之中,極有可能埋伏著一支炮兵部隊,且擁有壓倒性的火力。阿斯奎斯把炮手召集起來,讓他們備好防毒手套,并在防毒面具的護鏡上涂抹藥劑,以防鏡片模糊。
? ?在蒙特勒伊(Montreuil)的總部,黑格寫信給妻子:“眼下敵人來勢洶洶,回國見你的事情,我認為推遲一周為宜?!焙诟竦膬鹤觿傇谒奶熘俺錾?,無法立刻回去見到妻兒,使他非常沮喪?!安贿^,戰(zhàn)況如此,我確實應該留在這里。如今全軍上下士氣昂揚,只待敵人進攻。如果星期六,敵人攻來了,我卻身在英格蘭,那還不知道要有多少‘閑話’呢?!焙诟裣M拮幽軌蛞蝗缂韧亍耙陨碜鲃t,表現(xiàn)出忍耐以及履行職責的決心,使自己為此感到自豪”。在信的末尾,黑格說自己收到了大量祝賀信:“有許多素不相識的窮人也給我來信,在這個日子里,那么多人心懷善意,為我們一家三口祈禱——這是何等的幸福?。 ?/p>
? ?當晚,第5集團軍與北側的第3集團軍都籠罩在薄霧之中;霧氣消減了聲響,卻平添了幾分詭異且不安的氛圍。晚上9點左右,英軍第62師的突襲部隊從無人區(qū)抓回來13名俘虜,其中幾人很配合地招供了:德軍的初步轟炸將于凌晨4點40分開始,而步兵部隊可能將于上午9點30分出擊。俘虜們的緊張情緒溢于言表,要求英軍盡快將他們遣送至后方??偛繉⑾⑾逻_給炮兵部隊,眾多炮兵連急忙向各個射擊陣地開進——這一行動早在計劃之內,并且經(jīng)過演練。
? ?阿斯奎斯也收到了這一消息,上頭還命令他銷毀所有機密文件。他和上尉在防空洞的角落點燃了一堆櫻桃木,將總部下發(fā)的海量文件付之一炬。
? ?當夜,所有不值勤的士兵都躺下入睡了?!暗覀兇蠹叶记宄煤埽备叻蚧貞浀?,“等不到天亮,我們就會在炮火的轟鳴聲中醒來?!?/p>
? ?德軍正在向前線緩緩開拔,隊伍一眼望不到頭,運輸列車與卡車夾雜其間?!耙徽箾]能休息,”飛行員魯?shù)婪颉な匪≧udolf Stark)[10]回憶道,“車聲隆隆,人潮洶涌,好似暴風雨將至。”在皮卡第(Picardy)的村莊里,德軍士兵不顧嚴苛的軍規(guī),一邊行軍,一邊唱起了凱旋曲。
? ?魯?shù)婪颉べe?。≧udolf Binding)[11]中尉在一個新成立的師團任副官,他在一封信中解釋自己為什么連續(xù)兩個月沒有寫信:“明天就談不上什么秘密了,戰(zhàn)局將會一片混亂……我也明白,那個日子正在無情地逼近,但我避無可避。它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是一件大事。埃斯庫羅斯曾說:‘戲劇應當激起希望與恐懼。’而如今這里有一場大戲,幕布還未拉開,各方已經(jīng)登場開演,在幕布之后喚起了那兩種感情。這將會成為一場希臘式的悲劇,命運由人類親手打造、開辟,并高居一切之上;誰將為此負責,命運便要降臨到誰的頭上?!?/p>
? ?“我們盡可能輕裝上陣,上頭下令要求非必要的行李一律不得攜帶;扔掉那些行李,我們并沒有感到不甘心,因為最后的希望鼓舞著我們。組織工作確實做得很好,但想想也知道,保密是不可能的。在布魯塞爾,連小孩兒都知道,進攻的日期是3月21日。”
? ?早在2月下旬,倫敦方面的戰(zhàn)時內閣就收到過兩份報告,內容令人不安,但他們仍在懷疑敵人是否會發(fā)動攻擊。兩份報告,一份來自英國皇家飛行隊(Royal Flying Corp),其中所述種種跡象都表明,圣昆廷(St. Quentin)附近將會受到大規(guī)模襲擊;另一份來自克列孟梭繳獲的德軍文件,文件顯示德軍進攻的日期有可能是3月10日,因為有人聽到威廉皇儲講述他的行程安排,3月20日將前往加來,而4月15日將前往巴黎。在收到那兩份報告之后,過了幾天,作戰(zhàn)部部長(Director of Military Operations)、少將弗雷德里克·莫里斯(Frederick Maurice)爵士也收到了一份報告。他親自通知內閣:德軍將在3月中旬發(fā)動進攻,目標極有可能就是英軍戰(zhàn)線?!八麄冞€覺得敵人會打意大利,”莫里斯在日記中不無辛辣地諷刺道,“就因為沒聽到多少風聲。”
? ?黑格則毫不猶疑。早在3月2日,那時天氣還很陰冷,他就指示麾下諸將“盡快做好準備,迎接敵人曠日持久的大規(guī)模進攻”。黑格巡視了三個集團軍,十分滿意:“我現(xiàn)在只怕敵人意識到我軍的強大,不愿不惜血本來發(fā)動攻擊?!?/p>
? ?次日,黑格獲悉,敵軍在西線擁有182個師?!皬牟筷牭恼{動及俘虜?shù)目诠﹣砜?,”他在日記的記述中加了下劃線,“敵軍必將在本月發(fā)起一場大規(guī)模進攻?!?/p>
? ?倫敦方面,莫里斯將軍同意黑格的意見,認為敵人不久就會發(fā)動攻擊,目標是康布雷(Cambrai)戰(zhàn)線。3月4日,他向新任帝國總參謀長亨利·威爾遜(Henry Wilson)將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稱:在他看來,此事已無可置疑。而威爾遜卻回復稱,他并不擔心康布雷-圣昆廷一線會有問題,因為那里已經(jīng)滿目瘡痍,而且還有一條索姆河擋路。當晚,莫里斯寫道:“敵軍行動的跡象已經(jīng)暴露了其意圖:他們準備攻擊的位置正是法軍與我軍的接合點,德軍一貫喜歡從那兒下手,而且那里通往巴黎?!贝稳赵绯浚牟粩嗑婵偹銓?zhàn)時內閣產(chǎn)生了一些效果,盡管勞合·喬治還有些猶疑,內閣成員們——莫里斯諷刺道——“終于開始考慮敵軍來襲的事情了。”
? ?倫敦方面的醒悟在陸軍部也有所反映,陸軍大臣德比(Derby)勛爵當日寫信給黑格:
按目前的情況來看,敵軍很有可能在不久之后發(fā)動進攻,目標是你的防線,尤其是高夫把守的那一段。對于高夫其人,我的看法你也知道。(三個月之前,德比曾提醒黑格,倫敦有許多人將1917年在伊普爾的失利歸咎于高夫。)當然,我本人并不了解他的作戰(zhàn)能力;不過,從軍政各個方面的表現(xiàn)來看,他的部隊對他并不信任。如今正是危急存亡之秋,將領不得軍心,非同小可。我相信,首相也跟你談過這個話題……如果你個人恰好也對他不放心,那么我希望通過這道不明確的命令……給你提供一個臺階,假如你想做出某些變動,會更方便一些……
? ?黑格沒有聽從他的建議,而且“第5集團軍指揮官不得軍心”的說法也毫無根據(jù)。關于高夫的一些流言蜚語,十有八九是懷恨在心的自由黨政客在背后搞鬼。1914年,高夫寧肯辭職也不愿鎮(zhèn)壓北愛爾蘭志愿軍,從而遭到了記恨。對這些冷槍暗箭,高夫毫不在意,他一心只顧自己的任務——加強防線。
? ?德軍最高司令部的參謀們正在研究高夫的排兵布陣。第5集團軍是他們的首要目標,而其中的第3軍正是要沖所在。第3軍位于英軍最右翼,沿瓦茲河(River Oise)駐扎。德軍分析,這個部位最為薄弱,因為它是英法兩軍的接合部。任何接合部都是弱點,兩國軍隊之間尤其如此。
? ?在德比的信件發(fā)出兩天后,黑格巡視了第5集團軍,但這與陸軍大臣的警告無關,只是對各個防守地段的一次例行巡視。黑格巡視的第一站就是第3軍,情況不容樂觀:那里只有三個師把守,雖然陣線的大部分地區(qū)都有河流、沼澤形成拱衛(wèi),但畢竟范圍太廣,兵力遠遠不夠?!翱傮w而言,我對這個陣地很不滿意。”黑格寫
道,并從另一集團軍中抽調了一個師,命其南下馳援高夫。
? ?黑格對第18軍也很擔心。第18軍組織得很好,各方面也考慮得周全,不過“他們太過想當然,以為敵人的行動都在他們的計劃之中”。
? ?黑格的確心中忐忑,但他沒有考慮過臨陣換將,尤其是在如此的一場大戰(zhàn)之前。況且,他理解高夫的難處——缺兵少將,他自己也為此所苦:“法軍把一大片不設防的區(qū)域交給了高夫,他卻沒有足夠的人手去把守?!?/p>
? ?直到3月14日,勞合·喬治仍然拒絕正視德軍進攻的問題。當天,黑格親渡英吉利海峽,再一次向內閣發(fā)出警告;而首相卻只是千方百計地讓黑格承認“德軍不會進攻”。黑格不肯,于是首相便指責黑格曾表示過,德軍的目標只是英軍防線中的一小段?!拔覐臎]那么講過!”黑格怒不可遏地反駁道。
? ?“如果你是德國將軍,你會攻擊嗎?”首相問道。
? ?“德國在俄羅斯及中東方面取得勝利之后,軍隊及其領導人看來已經(jīng)沉醉其中了;現(xiàn)在他們什么都做得出來,無法預料。無論如何,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以迎接——”黑格提高了聲音,“一場狂風驟雨式的攻擊,我們把守的陣線足足有50英里,因此需要兵員,十萬火急?!?/p>
? ?此時,魯?shù)堑婪虻倪M攻行動已經(jīng)有了一個代號:米迦勒(Michael)。命令以德皇的名義發(fā)出:3月21日上午9時40分,發(fā)動第一次步兵攻擊。進攻的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第18集團軍的一名青年炮兵中尉在3月15日的日記中寫道:“面對司令部一絲不茍的工作、巨細無遺的準備,人們只有驚嘆不已——畢竟,我們的偉大正來源于此……各種新式裝備一應俱全,1914年那會兒可見不到這些?!睆椝帋煊诋斎战ǔ?。3月16日,攻擊部隊的62個師向著目的地西進,在樂隊的伴奏下,一路高歌:“我別無選擇,只能如此?!?/p>
? ?3月18日,一批英軍戰(zhàn)斗機滲入到前線附近,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Manfred von Richthofen)男爵的飛行中隊將它們驅逐了回去。激烈的混戰(zhàn)之中,里希特霍芬擊落了一架敵機,那是他個人紀錄中所擊落的第66架;他的中隊擊落了八架。當晚,魯?shù)堑婪蚺c興登堡離開斯帕(Spa),來到距離前線更近的地方。他們在阿韋訥(Avesnes)設立了一個新的指揮分部。前些日子晴朗無云的天氣,如今變得風狂雨驟,興登堡注意到,緊張的氛圍在他的部下之中彌漫開來。他希望烏云和暴雨能夠掩蓋最終階段的準備工作,“不過,敵軍難道就沒有得到一點風聲?我軍寄希望于敵軍一無所知,這合適嗎?”敵軍的炮火確實停息了下來,飛機卻仍不時盤旋在己方上空?!斑@些都提供不了多少情報,無法解答我們的疑惑——‘這場襲擊,是否能夠成功?’”
? ?魯?shù)堑婪虻臏蕚涔ぷ饕唤z不茍,而其所下達的軍令卻含糊而隨意,沒有說明具體的目標和時間?!澳刈鲬?zhàn)計劃,不知變通,最不可取。”德軍最有效的攻擊手段是包圍戰(zhàn),其大體計劃是,在英軍第3集團軍和第5集團軍中間劃開一道口子,然后轉向西北,包圍阿拉斯。因為阿拉斯在黑格心中,正是英軍防御體系中的“骨干與中樞”。
? ? 19日夜間,灰色的縱隊在大雨之中蜿蜒前行。到達前線附近后,來了一些身披雨衣的向導,帶領他們前進。趁著夜色,他們架起了最后一道塹壕里的迫擊炮與大炮。午夜過后,烏云散盡,星空初現(xiàn)。然而,20日的黎明尚未到來,山谷中升起了濃重的霧氣,隨后爬升至山脊頂端,將第5集團軍的整條防線籠罩在內。隨著太陽的升起,防線上的霧終于開始消散了,天空卻很快地陰沉下來,德軍陣地頓時大雨如注。此外,風向也對德軍不利。魯?shù)堑婪蛴行?,因為德軍炮擊轟炸的威力主要來自毒氣彈,而霧氣也會影響部隊的行進。他此前就表示過自己的憂慮:不利天氣可能妨礙“訓練有素、指揮得當?shù)奈臆姭@得應有的回報”。
? ?上午11時,氣象學家、中尉施毛斯(Schmaus)博士提交了一份氣象報告。天氣情況并不“特別有利,但報告顯示攻擊存在可行性”。中午,興登堡與魯?shù)堑婪驔Q定放手一搏,他們傳令各隊,一切按計劃實施?!扒闆r已如箭在弦,”魯?shù)堑婪驅懙?,“船到橋頭自然直。最高司令部與各級將士人事已盡,剩下的只能聽天由命了?!?/p>
? ?魯?shù)堑婪蛎孕盘烀诩?,這一特質在午餐時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你們知道明天在摩拉維亞弟兄會[17]的書上是什么日子嗎?那是選民(Chosen People)之日。咱們明天進攻,難道還沒有信心不成?”
? ?這一天,德國的一只熱氣球斷了線,飄到了法軍防線上空,被法軍射落。氣球吊籃里有一些文件,記錄了一份詳細的作戰(zhàn)計劃:3月26日,德軍將在蘭斯(Reims)附近發(fā)動大規(guī)模進攻。面對德軍的小花招,貝當將軍卻很當一回事,而高夫則堅信攻擊就在幾個小時之后,目標就是他自己。當天下午,他給麾下將領們發(fā)出了一條簡潔的命令:“準備迎擊。”
? ?當時,高夫的一名重要參謀人員正騎著摩托車在前線巡視。此人名叫保羅·梅茲(Paul Maze)[18],在本土官員眼中,他是個謎一樣的人物,丘吉爾稱他“獨樹一幟,難以捉摸”。梅茲是法國人,早年就讀于英國的公立學校,后決意為英國效力。他出身富商家庭,母親曾資助畢沙羅(Pissaro)、杜飛(Dufy)[20]等藝術名家,梅茲本人也師從他們,學習繪畫。高夫是梅茲的朋友,并允諾只要梅茲在法國軍隊中獲得軍銜,就讓他在自己的參謀部工作。梅茲當年不到30歲,身材挺拔,一表人才;他用了幾周的時間,回來時已身著華麗軍裝(由他本人設計),腰佩大型軍刀,還頂著一個英國人聽來響當當?shù)能娿暎篗aréchal des logis。在法語中,那是“中士”的意思。
? ?梅茲主動請纓巡視第5集團軍,將塹壕、炮臺及戰(zhàn)略地形繪制成圖紙。此外,他還要視察各軍、師、營、連指揮部,收集信息,了解將士們的想法。簡而言之,他就是高夫的耳目。他曾被當成間諜,險些遭到槍決;也曾因作戰(zhàn)英勇,多次榮獲勛章。
? ?當晚,梅茲在內勒(Nesle)的前線指揮部向高夫匯報情況。他談到“暴風雨或可在黑夜之中掩護我軍”,話音剛落,電話響了起來。高夫接起電話,話筒那邊是勞倫斯將軍的聲音。勞倫斯就任黑格的參謀長不到兩個月,年齡比高夫大10歲,軍階卻要低一些。高夫在電話里要求出動他的兩個后備師,勞倫斯卻開始給他“上課,談論偉大軍事家的用兵之道”,甚至“像貓一樣在電話那頭叫個不停”,高夫對此尤為惱火,最終忍無可忍,撕破臉皮吼道:“只要能在我的戰(zhàn)區(qū)里拖得住那群混蛋,我就要戰(zhàn)斗到底!再見!晚安!”然后轉向梅茲,讓他第二天早晨再來繼續(xù)匯報。
? ?梅茲換下臟衣服,在內勒吃了晚餐。后來,當他再次走過那條街道時,感到“寧靜的氛圍籠罩著一切,戰(zhàn)線那邊鴉雀無聲”。
? ?賓丁中尉在一封家書中寫道,德軍的準備工作“巨細無遺,令人嘆為觀止。部隊部署極其緊密,先頭部隊就位已有十天之久。一到夜里,運輸隊就源源不斷地送來彈藥,已經(jīng)持續(xù)了幾個星期,大炮周圍現(xiàn)在被彈藥堆得如小丘一般;再過四個小時,彈雨就會傾瀉在敵人的頭上”。軍需總監(jiān)魯?shù)堑婪驗槊總€參與攻擊的師團配備了上等戰(zhàn)馬:“實在想不通,魯?shù)堑婪驈哪睦锔愕竭@么多好馬。我們這個師還缺200匹馬,他會在行軍路上或作戰(zhàn)途中給我們補齊。當然了,這些靠的都是鐵路運輸,他們日夜不休地在忙活。我們每個人都在忍受煎熬般地等待著數(shù)以千計的列車,為我們運來兵員、馬匹、大炮、車輛、彈藥、工具、口糧、架橋材料,以及各種各樣的其他物資。”
? ?午夜時分,德皇的專屬列車離開斯帕,駛向魯?shù)堑婪虻那熬€指揮部。按預定計劃,列車將在德軍發(fā)動第一次突襲之前抵達。在前線,一道白霧從潮濕的地表緩慢升起,漸漸蔓延到了塹壕、殘缺的樹林與頹敗的村莊之中。在那霧幕之后,埋伏著德軍的62個師。其中19個師摩拳擦掌,準備粉碎由6個師及兩個后備師組成的英軍第3集團軍;另外43個師則緊盯高夫的第5集團軍,高夫手下有13個師,同樣外加兩個后備師。在兵力上,英軍不足德軍的三分之一。隨軍牧師來到第5集團軍,沿線為信奉天主教的將士豁免罪過及提供圣餐。
? 午夜過后不久,高夫麾下各師發(fā)出了暗號:“喧鬧(Bustle)!”這個暗號代表“各就各位”。于是,數(shù)萬英軍悄然無聲地離開營寨,向著前方陣地匍匐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