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 配隊思路小結
隊伍構成
原神中的配隊從泛用的角度出發(fā),4人一般由主C,奶,副C,增傷/減傷/掛元素/聚怪/控制/盾/破盾/提供共鳴(類似于補位的存在,為了方便后續(xù)描述,用4號位代稱)構成

主C

首先聊一聊主C,大部分人會覺得駐場輸出才是主C,但實際上,只要隊伍中輸出占比最高,其實就是主C了。決定主C的前提只有一個,就是倍率。
但是倍率并不絕對,在保持倍率達標的情況下,機制則決定了一個主C的真正風評。
其實論壇逛的多的人都比較熟知的一點,就是一代版本一代神,初期的深淵冰環(huán)境,盧一拖三,火系人上人,1.3版本深淵怪物血量劇增,四星國家隊則展露鋒芒,再到這次1.5版本的更新,不管是深淵還是活動,都襯托出甘雨體系的強大和全能,同為璃月3C中:擁有最高單次傷害和最高對單DPS的胡桃;最穩(wěn)定對群DPS的魈 在實戰(zhàn)表現(xiàn)都略遜一籌。
所以如果要給各位推薦一位主C的話,首推肯定是甘雨。甘雨的強勢并不僅僅在于蓄力射擊的高倍率,而是在于她的元素爆發(fā),原本的隨機落冰在溫迪聚怪加持下變成了極為恐怖的穩(wěn)定大范圍、高頻、脫手、且高倍率的群傷。主副C一體的甘雨對比其他C算得上是降維打擊了。
簡單來說,對于主C的評價,先看倍率,再看適應面,作為玩家是沒辦法預判策劃后續(xù)會有什么陰間操作,去抬角色或者打壓角色的,但是可以去選擇更全能的主C作為核心培養(yǎng)。

奶
作為隊伍中穩(wěn)定出場的一席,任選兩個練就好了,練錯了換一個問題也不大,游戲中的回復倍率足夠高,并不需要太多的資源投入就足夠支持一整隊的回復需求。
奶的強弱評判其實在附帶的功能性,是否能兼任一部分4號位的功能,給隊伍整體實力帶來提升。這也是為什么七七會飽受詬病,十分不推薦,芭芭拉功能性也不強,看碟下菜吧。其他都是推薦至少拉到60級突破的。

副C

重點需要講的其實是副C和4號位,副C最大的特點其實就是不需要駐場打傷害;最后的4號位,因為不管是副C還是奶,大部分都有兼任一部分4號位的功能,所以這個位置的選擇上從補足隊伍短板或者針對副本環(huán)境這個基礎上出發(fā)。
首先是副C一般分兩種:
1.技能為脫手且持續(xù),在給主C角色提供持續(xù)元素附著的同時,自身的傷害也能保證提高隊伍單位時間內(nèi)的DPS;代表角色有行秋,香菱,溫迪等;
2.技能特點為短時間內(nèi)高爆發(fā)傷害,在主c輸出疲軟期切換上場補足傷害。代表角色有重云,公子,莫娜等;
(夾帶一個私貨:目前的大部分情況下,其實可以很武斷的下一個定義,在同等資源得到投入下,脫手持續(xù)型副C的收益遠強于爆發(fā)型副C。)
副C的選擇則是基于主C來決定,對于元素輸出的主C而言,副C的選擇一定要基于合適的反應去適配,主副C之間配合的反應是作用隊伍傷害最大化的核心反應,后續(xù)的奶位和4號位的選擇都需要基于這個反應去做補強。舉幾個例子:
1.盧配合行秋,水強火弱,水火反應按1:2消耗,核心反應是火打水蒸發(fā),幾乎全程覆蓋。
2.早期的盧搭配重云,火強冰弱,火冰按1:2反應,核心反應雖然是融化,但在持續(xù)輸出中基本變成了冰打火,覆蓋率太低。
3.公子搭配北斗,核心反應感電,雙方都是高頻的元素附著,幾乎是穩(wěn)定維持1秒兩次的感電觸發(fā)。
4.公子搭配香菱,核心反應蒸發(fā),水強火弱,變成了香菱吃滿蒸發(fā),這個時候主副C其實已經(jīng)易位了,這個隊伍中香菱反而是更需要著重培養(yǎng)的。
配隊的重點其實就是主副C的選擇,二者相加打到1+1遠大于2的效果,且保證2個角色的體系就足夠完善。配隊一共就4個位置,如果在隊伍的核心構成上就占據(jù)了3~4個坑,那么在面對環(huán)境出現(xiàn)時,就無法合理的去進行調(diào)整。這里其實點名批評一下生搬硬套魔王武裝思路,魔王武裝本身沒有問題,但適用面不廣,更像是一個特定環(huán)境下的特定解,而實際上全靠北斗的強度在支撐傷害,行秋和皇女的強勢點并沒有得到多少發(fā)揮(不是指沒有用,而是浪費),單獨把北斗拉出去和主C兩個角色主副C達成隊伍核心組成其他4人隊伍,并不會有很大差距。
推薦的強勢副C其實就是上面提到的所有脫手型持續(xù)傷害, 行秋,北斗,香菱,溫蒂等等...

四號位
提出4號位這么一個概念,主要是想表達,配隊的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看到大家經(jīng)常會問怎么配隊,然后拿一成不變的隊伍去打深淵,卡關后死命的凹。幫別人打過不少深淵,很多時候拆開固定隊伍搭配加一個針對性的工具人,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原神的副本難道大部分情況下,保證主C的輸出就能通關,主副C配合反應傷害更是遠遠溢出,作為工具人的4號位大部分時候不需太高練度就可以打出效果,很多時候各類工具人才是游戲體驗的保證,要么主C足夠多面手(比如甘雨),要么工具人足夠全面,保證主副C練度后分散投資給工具人,后續(xù)游戲體驗會大幅的飆升。
4號位選擇一般是這么幾個情況:
1.如過需要通關的關卡生存壓力大,則帶上盾輔,比如鐘離 貓貓 女仆。
2.有聚怪需求,沒有溫迪的請練砂糖,因為沒得選。
3.需要破盾則帶上對應元素的工具人,比如1.5的深淵11,12層,帶上冰系的重云和凱亞去破使徒的盾。
4.需要增傷,請帶上砂糖莫娜。值得一提的是風系在配隊中由于風套的存在,可以無腦作為增傷4號位加入元素反應隊伍。
5.提高隊伍的傷害,追求這一點需要切記,奶和4號位的存在不能干擾主副c的核心元素反應,不過這種情況一般很少發(fā)生,一般主要是高頻巖搶反應或者破冰,最好是能在此的基礎上提供額外的優(yōu)勢反應元素,其中首推的就是水雷反應時元素共存,加入火同時觸發(fā)超載和蒸發(fā)。舉一個例子,在盧和行秋的主副C配隊中,加入一個北斗或者皇女,高頻水雷附著會讓怪物頭上保持水雷共存,盧的火元素攻擊打上去同時觸發(fā)兩種反應。

主流隊伍
最后舉兩個強力的主流隊伍論證配隊思路
1.國家隊(香菱,班尼特,行秋,重云)

香菱作為主C,元素爆發(fā)的總倍率超過3000且為范圍傷害,在全程水冰附著的情況下,范圍打樁傷害極為恐怖,在應對1.3深淵的龍蜥,遺跡守衛(wèi),1.5活動混沌之境這類高血量副本,幾乎是最優(yōu)解。
班尼特奶位,同時兼任4號位增傷功能。
行秋作為副C,提供高頻水附著,奠定隊伍核心的蒸發(fā)反應,有練度的情況下傷害極為恐怖,可惜是單體傷害,而不是范圍水。同時兼任4號位中減傷功能。
重云 典型的4號位,對練度要求最低的角色,公認的可替換位,他的存在是這個陣容的點睛之筆:提供了第三種元素,破盾面更廣,水冰凍結時冰元素會殘留,不會單方面消減水搶反應,原本的火蒸發(fā)幾率變?yōu)槿诨瘋Ω撸?命的減CD更是加速技能循環(huán),相當于直接提升全隊傷害,有練度還能打個小核彈。
2.莫甘溫娜

甘雨主C,關鍵字高倍率脫手元素爆發(fā)。
貓貓奶,冰系共鳴,并提供同系充能補充甘雨大招循環(huán);
溫蒂副C,這里溫蒂遠比莫娜重要,隊伍核心并不是不是單單依靠反應,而是溫蒂聚怪后引發(fā)甘雨元素爆發(fā)倍率疊加,風系擴散后的減抗效果也是核心增益之一。
莫娜4號位,提供增傷,加水凍結后延長增傷效果,拔高整個隊伍上限的存在。同樣作為4號位,莫娜的練度要求也不高,武器沙漏都帶充能,保證不斷大就足夠了。
(有人看再繼續(xù)補充吧...)

總結和擴展
主副C定下隊伍核心輸出模式,奶任選,4號位工具人任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