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福州七日游記

廈門的鼓浪嶼,我在許多年前就已經(jīng)久仰大名。但是今年暑假最早計劃去的地方并非廈門,而是貴陽或者重慶——那對于我更為順路一些。
然而陰差陽錯,我的表弟SeaYo說想去廈門旅游。他似乎是已經(jīng)刷了一個月的短視頻,越看越想去廈門。為此,他還找了一份暑假工,賺了些錢。
一直到7月20日左右,我還在猶豫去重慶還是去廈門,幾番思考,還是決定去廈門。因為在成都上學的我,未來還有許多機會去重慶。
01. 說走就走
我原計劃是7月30日走的,機票500+機建燃油費250,一共750元。但是由于一些不可言說的原因,我在26日,改簽為7月27日走。致使我有些東西都沒有準備,就匆匆出發(fā)。不得不說,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出發(fā)前的一夜,聒噪得難以入眠,似乎只睡了三四個小時,早上七八點就醒來,整理好物品就匆忙地乘坐地鐵。到了10點多的時候,已經(jīng)趕到了天府機場——雖然我的航班在下午的15點。
機場里找到充電器,東玩玩西轉(zhuǎn)轉(zhuǎn),順利地登上飛機。在航班上補覺,半睡半醒時又被空姐叫醒來吃晚飯。一直到18點多,才結(jié)束了三個小時的航行。
廈門機場的T4航站樓沒有地鐵,于是等了二十分鐘班車,坐到了T3航站樓。班車司機的普通話并不標準,頗有福建的味道。一開口,就讓我知道自己到了這個之前從未涉足的地域。
我對福建好奇,因為有一種神秘感。不同于一馬平川的平原,連綿的大山讓福建和周圍有天然的隔閡(北方的山西似乎也這樣)。完全聽不懂的閩語、密閉的土樓、繁復的信仰……讓我之前一直保持著好奇。
巧了,廈門機場T3航站樓也沒有地鐵。
問了工作人員,說要走2公里去高崎地鐵站,要么就打車。因為拿著行李,我和SeaYo會面后打車去了住宿的賓館。
02.八市
當天晚上,乘坐公交車去了“八市”。

廈門似乎并非什么“不夜城”。九十點的樣子,門面就關了大半。若是在成都,十點鐘逛夜市剛剛好。
SeaYo帶的路,首先去吃了一家店的五香,路上還有冰石花茶。廈門的公交車只要1塊,冰石花4塊,五香似乎也是4塊一根(圖中兩根)。

所謂的冰石花,類似于果凍、布丁、葉肉,也類似于西南地區(qū)的冰粉。但是比冰粉要更硬一點。石花被切成細條狀,而非冰粉那樣的塊狀,口感也更好一點。

而五香,則類似于香腸或者蛋餃。外皮是一層紅色的皮,很脆,咀嚼起來嘎嘎作響;里面則是瘦肉,很精煉。蘸上福建特色的甜辣醬,味道甚好。
這兩樣價格很低,味道和口感又極佳,以至于我第一天就稱贊,此行不虛。

沙茶面(有些店鋪寫了閩南話音譯“沙爹面”,本文使用正字“沙茶面”),自然就是沙茶醬做出來的面。海鮮的沙茶面大約20+塊。沙茶醬我之前早在“沙縣小吃”就常吃,早已熟悉了味道。海鮮中規(guī)中矩。但是這面是堿面,黃燦燦的,堿面的味道我很喜歡,全國大多數(shù)地方都不吃堿面,而是普通面。

四果湯(有些店寫四果茶),乍一看似乎和一些奶茶店、甜品店里賣的果茶、芋圓什么的無異。但是嘗起來,卻清幽無比。雖然我感覺我這份四果湯已經(jīng)是現(xiàn)代化了的——有布丁、爆珠等現(xiàn)代的加料,但是味道仍然極好。
夏天里的廈門比成都略熱,但是不如長三角熱。四果湯的味道淡雅,像是水果本身的清甜,而非勾兌的甜蜜。之后在廈門和福州,我又分別品嘗過別的店的四果湯。這是我此行最喜歡的食物。

廈門的海邊很涼快,我覺得比街巷里要涼快幾度。船舶縱橫??浚h處是鼓浪嶼的燈火。海堤上的步行街,有年輕人抱著吉他唱著歌,也有老人在海邊垂釣。
但是這里的東西比較貴,似乎是小龍蝦130+塊一份,而椰子也要25塊。之前在八市已經(jīng)吃飽,故而就只是路過此處。
還路過了中山路步行街的門口,附近都是晚晴民國時期中西合璧的建筑群。金燦燦的燈光打在羅馬的柱式和門楣上,熠熠生輝。被譽為“廈門的外灘”,但是實際上還是不如上海外灘的。

03.中山公園
之前在知乎上看中國海外最具影響力的人,說是孫中山。無論是歐美、日韓還是東南亞,孫中山都頗有名氣。中山公園在國內(nèi)有幾十個城市都有,廈門亦不例外。中午在賓館附近的商場里吃四碗大菜之后,就乘坐地鐵來到了中山公園。這是一個不大的開放式免費公園。

廈門似乎是北緯24°,距離北回歸線還差一點的,因此并非嚴格的熱帶。但是這里的植物景觀,卻有熱帶的感覺。

閩粵一帶,又多有榕樹,垂下千萬絲絳,有的已成了粗壯的氣根,可謂獨木成林。

04.筼筜湖
筼筜湖是鷺島上中間的一片湖。湖和海相距不遠,甚至不知道吹的是湖風還是海風,很是舒服。

05.觀光巴士
SeaYo稱這個為“環(huán)島巴士”,實際上并不環(huán)島。只是在鷺島的西部、南部沿海一帶往復。

原計劃坐一天,40元的車票可以在一天之內(nèi)反復坐。但實際上我們只坐了一次,讓我有一種“踩雷”之感。但是也是因為我們自己旅行安排不當。這個巴士到了晚上18:30就停止了,之后的夜間版,又要30元的車票。
我們從起點廈鼓郵輪碼頭,一直坐到白城沙灘。廈門鷺島上的大多數(shù)景點,都在這條線路的沿線。譬如沙坡尾、頂澳仔貓街、廈門大學、曾厝垵等等。
06.白城沙灘
白城沙灘在廈門大學外大約500米,沙子不是很干凈,但是是免費面對公眾開放的。印象里在深圳的收費沙灘,就干干凈凈。

我是很久沒有到沙灘玩過了,玩了一下沙子。下午退潮退得很快。這里有幾處礁石,但是頗為危險。海水在最接近沙灘的地方是泥沙的黃色,我還看到了白色紅色相間的扭來扭曲的軟蟲子,幾厘米大。這里官方也不倡議游泳。
07.曾厝垵
曾厝或許是之前的一個小漁村。乘出租車到達曾厝垵,入眼的都是琳瑯滿目的美食。絲毫不遜色于成都的建設巷等等。

昨日品嘗過的五香又吃了一盤,還有鐵板煎豆腐、同安封肉,再加上未入鏡的西紅柿蛋湯,四碗大菜。
同安封肉我頗為喜愛,愛不釋筷,細膩的肥肉入口即化,卻又沒有多余的油脂味。這樣的口感,在其它地方未曾嘗過。

網(wǎng)上有人推薦八婆婆的燒仙草,我嘗了一杯奶茶味的,感覺像奶茶,和茶百道、1點點等奶茶店的無異。
08.頂澳仔貓街
星期三到廈門,星期四玩了中山公園、白城沙灘、曾厝垵,星期五我們來到了頂澳仔貓街。
相傳這里也是漁村,之前多養(yǎng)魚,有老鼠,故而多養(yǎng)貓,成為了貓街。

我喜歡可愛的貓,擔憂沒有那么喜歡,這里沒有太吸引我的地方。走了幾步路,就走完了。
09.世茂海峽大廈
貓街的末尾就是廈門世茂海峽大廈(俗稱:雙子塔)。登塔到頂樓65樓,需要180元每人的門票;但是在61樓訂一餐下午茶,只需要220元,如此看來,選擇下午茶就性價比極高。
在去下午茶之前,先吃午飯。潮汕牛肉火鍋,感覺和別的地方吃到的潮汕牛肉火鍋差不多。不像四川火鍋重油重辣,潮汕火鍋味道清淡,更加原汁原味一點。

登上雙子塔的61層,廈門城市與鼓浪嶼盡收眼底。精致的點心還算對得起價格。

尤其是我的那杯葡萄莫吉托,漸變的顏色、漸變的味道。漂浮的冰塊被珍珠般的氣泡裹挾,有層次感的果香彌漫開了。


在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等下的行程——沙坡尾,和明日的行程——鼓浪嶼。
10.沙坡尾
和貓街一樣,沙坡尾也不長。沙坡尾應該也是之前的漁村,旁邊靠著一片小港。

沙坡尾的建筑物五顏六色,也是類似于廣府的騎樓,柱子撐起二三層的樓房,走在走廊里,不是那么熱。這里賣的東西和別的城市旅游景點也差不多,并不吸引我。

11.廈門大學門口
路經(jīng)廈門大學(思明校區(qū)),在門口拍了一張。似乎中午可以通過預約進校,我們沒有考慮進校。
恰好能聽到進行曲的聲音和喊口號的聲音,推測其正在軍訓。
這里有一個插曲,SeaYo在看到“廈門大學”的牌子之前,覺得這是中學,看到“廈門大學”的牌子后,問我是一本還是二本。

想起來早上在貓街時,無意間聽到有行人在探討廈門大學是不是全國前十,不經(jīng)唏噓。又逢群友高考錄取于廈門大學,正是巧合。
再次到達廈門大學外幾百米的白城沙灘,想看夕陽,不料天公不作美,太陽躲在了密云之后。

晚上找了家店,姜母鴨、海蠣煎、豬肝、海帶湯四碗大菜。

其中姜母鴨是泉州特產(chǎn),味道還不錯。而海蠣煎有點像煎雞蛋,但是放了許多海蠣。
12.鼓浪嶼
周三到的廈門,轉(zhuǎn)眼已是周六(7月30日),早上起個大早,就去登船上了鼓浪嶼。
7:10船舶出發(fā),早上的海風吹起來很宜人。自然風,又涼快,卻又不讓人寒冷。

最美轉(zhuǎn)角、晴天墻是網(wǎng)紅景點,我沒有太留意。鼓浪嶼上有三四成的景點正在修繕施工,較為掃興。不過路過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時,又被藝術氣息所吸引。綠草地的院落,隨處可見的白色塑像,漆黑的鐵藝、整齊的門窗,樹蔭下紅色的塑膠跑道。羨慕這旅游景區(qū)中的校園。


移步換景,漫無目的在鼓浪嶼上轉(zhuǎn)悠。早上9點吃了沙茶面,到了中午12點又吃了點鹵肉飯和提拉米蘇。

到了下午,又到了鄰近鷺島的海邊。天空是我從未見過的藍色,而大海也懷抱著天空。

在日光巖上,可以俯看鼓浪嶼的風光。

鼓浪嶼的南部有一個燈塔,等了片刻等到人都散去,剩下的景色,就頗為壯麗。

再喝一杯雞尾酒,就恰好趕上了落日。真的是,稍縱即逝。

晚餐是海鮮焗飯,味道鮮美。雖然之前在成電附近的咖啡廳也吃過,但食材必不如廈門。

13.黃厝·椰風寨
到了周日(7月31日),連續(xù)旅游了三日讓我略感疲憊。黃厝同樣是漁村,街道很窄,我們住了民宿。出于疲倦,我沒有去看日出。上午隨便吃了點蟹黃包,臨近中午,在黃厝沙灘邊走了幾步路,熱得滿頭大汗。
乘公交車到了椰風寨,看到了眾所周知的字樣。

晚上住進了火車站旁的宜必思酒店,裝修靚麗,我很是喜歡。

14.觀音山
當天SeaYo穿了什么“家郷の衣裝”,于是我也帶他去吃點“家鄉(xiāng)菜”。中午是吉野家的牛丼,下午去了觀音山附近的一處“和風”景點。

這里很短,只有十米左右,拍照的人卻很多。
15.集美學村
集美學村是集美各類學校及各種文化機構的總稱,位于廈門集美半島坐落于集美村。它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傾資創(chuàng)辦,享譽海內(nèi)外。學村總建筑面積達三千余畝,擁有在校師生十萬余人
集美大學、華僑大學、集美中學,一座座富麗堂皇、古香古色。

不瞞實說,這樣的建筑物實在是太漂亮了。
一旁的集美中學不甘示弱,中國風的屋頂與西洋風的立面相結(jié)合,同時也氣派十足。

晚餐回到思明區(qū),找了家街頭獨門獨棟的壽喜燒店,嘗一嘗異域的味道。


在廈門的五日旅行至此結(jié)束??? 8月1日 轉(zhuǎn)戰(zhàn)福州
16.福醫(yī)大與撈化
8月1日上午睡個懶覺,便和SeaYo作別,他去西邊的造訪土樓,而我乘車到了福州南站。
福州的地鐵也不算發(fā)達,但夠我使用。我訂的賓館在福州的老城臺江區(qū),但就在地鐵站出門的位置,區(qū)位極佳。
面基一位中V的愛好者,在福建醫(yī)科大學門口嘗了一碗撈化。
所謂撈化類似于西南地區(qū)的米粉米線,也是米做的,我是實在沒有想到在東南地區(qū)的福建也有這種食物。加魷魚、骨髓、青菜,一碗20+元的撈化端了上來。

如果不往里面添加其它的調(diào)料,味道還是很清淡的。我還是加了點蝦油和辣醬,味道鮮美也咸了不少。
福醫(yī)大的建筑古樸,看著都是上個世紀的作品?;烊胗讶说膶嬍?,一架電子琴躍然眼前。
“音樂人!音樂人!”
我直呼著,不愧是音樂區(qū)的受眾。他彈奏了幾首鋼琴曲,有說有笑。寢室墻角里還有兩把吉他。
17.三坊七巷
乘著小電驢,來到了不遠處的三坊七巷。我記得我是高中時閱讀一篇散文,就記住了福州的三坊七巷,當時便心馳神往。

一條主街貫穿,似乎是左三坊、右七巷,魚骨形的陣勢。然而主街已經(jīng)完成了現(xiàn)代的商業(yè)化改造,我覺得和成都的寬窄巷子、南京的夫子廟以及無錫的南長街相差不大。發(fā)了幾張圖給朋友,大家也都這么說。
八婆婆的燒仙草到處都有,三坊七巷也不例外。我嘗試了一下蜂蜜口味的燒仙草,味道不像奶茶那樣油膩,卻又太甜了點。
沙魚丸(店家誤作鯊魚丸,實際上不是鯊魚肉,由群友指正)是福建的特產(chǎn),和朋友嘗了一碗。魚丸很嫩,味道很鮮,但是又有一股海產(chǎn)的獨特味道。

這位友人很喜歡楓原萬葉,說自己氪了兩把648都沒出,歪了個七七。又借我手機玩了一會萬葉。好巧不巧,從三坊七巷離開的路上,遇見一家店,恰好叫做“萬葉”。

18.上下杭
聽出租車司機說,福州好玩的東西要么很遠,市區(qū)里那就只有三坊七巷和上下杭。
8月2日周一,大清早乘車到達上下杭。這里的店鋪許多都沒開,我估摸是和三坊七巷一樣,夜市繁華。
臺江的上杭路和下杭路及其附近街區(qū),俗稱“雙杭”。指的是從小橋頭到大廟路之間的兩條平行的橫街,這里早年是福州的商業(yè)中心和航運碼頭。"杭"其實是從"航'音衍化的,這里有一個地理變遷的歷史過程。古時閩江水繞過大廟山,上下杭便是上下航的津口埠頭。這片曾經(jīng)以商業(yè)的繁華而聞名的古老街區(qū),一直以來是民俗、史學專家們研究福州商業(yè)發(fā)展歷程的重要地方。
上下杭也是一些舊時的建筑。

在上下杭找了一家店,品嘗了朋友推薦的肉燕。所謂肉燕類似于餛飩(或者說扁肉),但是其外皮不是面皮,而是另一種肉皮。肉燕很嫩,里面的餡料接近于平時沙縣小吃中餛飩的餡料,滑滑嫩嫩,而細薄的外皮則是如虎添翼,十全十美。

19.佛跳墻
《千年食譜頌》中有佛跳墻,原神中有類似的“仙跳墻”,還是五星級的食物。向朋友打聽,他說很貴,幾百塊、上千塊。經(jīng)過我一晚上的調(diào)研,查到的最貴的大概是7890元,最便宜的大概130元。
在上下杭旅行后,恰有一家裝修不錯的閩菜館,我便品嘗了這道名菜佛跳墻。加上水晶蝦餃和海蠣餅、米飯,花了將近200塊錢。

海參、鮑魚、瑤柱、皮膠、杏鮑菇、鵪鶉蛋,還有一些我不認得的食材,熬成濃縮的一盅。勺子舀起湯汁,都能體會到那細膩與黏稠。
最讓我喜愛的是里面的鵪鶉蛋,感覺已經(jīng)完全煮軟了,吹彈可破。

水晶蝦餃只能說發(fā)揮一般,水餃皮易破,蝦餃滑嫩可口。
附近馬路上的一座人行天橋,也頗為漂亮。

20.福州大學
福州大學在郊區(qū)大學城,旁邊沒什么東西,一眼丁真,鑒定為比仙林還荒。

不過福州大學有一座專門的音樂樓,距離教學樓、寢室都比較遠,在那里可以練習器樂,又不會打擾別人。我覺得這個設計還是很不錯的。
21.豐盛的晚宴
福州大學的那位朋友卻很是客氣,要請我吃大餐。我們找了個198的六碗大菜:黃椒醬黃瓜魚、雜糧煨鮑魚、豬肉湯、白灼菜葉、金絲炒粉、椰奶馬蹄爽。(均為我的客觀命名,店家官方命名比較長,比較瑪麗蘇)
其中黃瓜魚和黃瓜沒什么關系,是魚的品種。魚刺略多,但是味道鮮美。

鮑魚的湯汁濃稠鮮美,非常下飯。

馬蹄爽類似于龜苓膏、燒仙草,但是是墨綠色的。這三種東西口感和味道其實都差不多,更取決于茶水的味道,譬如泡在奶茶里就是奶茶的味道、泡在椰汁里就是椰汁的味道、泡在蜂蜜里就是蜂蜜的味道。

豬肉湯和一般沙縣小吃里的差不多。白灼菜葉、炒粉則更為常見,不足為奇。
22.臨行前再喝一碗四果湯
到了賓館,回首長達一周的行程已盡。懷念四果湯的清幽淡雅,于是通過外賣點了一碗。這家店鋪提供茉莉花茶、烏龍茶、椰汁、牛奶、酸奶、奶茶、蜂蜜……等許多種口味的四果湯,也和其它奶茶甜點店一樣,可以選擇額外添加椰肉、布丁、燒仙草、爆珠、紅豆、西米等。

我選擇了茉莉花茶口味的,碎冰,沒有額外添加什么。味道還是保持了淡雅。好希望其它地方也有類似的食物,我就可以把排列組合試個遍。
8月3日,乘上回往家鄉(xiāng)的動車,與八閩山水作別。

別記
廈門機場和福州機場均不通地鐵。
7月27日下午抵達廈門,至8月3日中午離開福州,共7日:我個人花費3000+元,不含路費。SeaYo花費同樣3000+元。兩人吃住的性價比比較高,可以雙床房,吃點2~4道菜。如果一個人前行會貴一些。廈門的住宿明顯比福州貴。
廈門住賓館并不能住一天續(xù)一天,可能會滿,沒空房間可以續(xù)住。(我遇到了)
需要閩政通APP的健康碼。建議每隔一天做一次核酸檢測。廈門和福州混檢都免費。
廈門諸多景點需要提前數(shù)天訂票。(南普陀寺什么的我就沒去成)
廈門我見過最貴的椰子25塊,我沒買;我見過最便宜的椰子10塊。
如果選擇鷺島觀光車,建議提前規(guī)劃好全部行程。(我真的40塊只坐一次)
如果去海灘,建議使用舒適的拖鞋?,F(xiàn)場買的很可能有質(zhì)量問題。(我遇到了)
想看日落要準備好幾天,不是天天有。(我們看了4天,只遇上1天天氣條件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