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與和平》閱讀記錄01
《戰(zhàn)爭與和平》
作者:托爾斯泰
譯者:草嬰
人民文學出版社
日期:20220213—20220222
進度:第一卷
?
???????? 總的來說,《戰(zhàn)爭與和平》就是那種讓我感到驚喜的書。
?
????????和我通常習慣于閱讀的那種傳統(tǒng)的,視角聚焦到少數(shù)主要角色身上,集中講一個故事的小說不同,《戰(zhàn)爭與和平》用看似隨意散漫的筆觸在廣袤的空間和時間之間隨意切換,通過一系列精心選擇的角色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碰撞和抉擇,展現(xiàn)出那個時代和時代下的人性。
????????
???????? 閱讀《戰(zhàn)爭與和平》的感受,就像是坐著一條小船,順著一條江面寬闊的大河順流而下,乍看上去水面風平浪靜、波瀾不起,但若是凝神望去,就會發(fā)現(xiàn)水面下激流暗涌、深不可測。作者看似在用潑墨的方式鋪排著整個時代,實際上每一筆下都是滿滿的信息,看似不經(jīng)意的提起的事情,往往都是潛藏的伏筆、預告、話外音。
????????
???????? 作者在角色選擇上非常有意思——不但廣泛的選取了老、中、青三個年齡段里家庭條件不同的人,而且常常讓兩個年齡、地位相近的角色之間形成一定的對照關系,甚至若干組相近的角色關系之間也形成對照關系。
????????
???????? 正是這樣的對照關系,一個角色在特定情境下所做出的行動(這種選擇也往往和另外一個角色在類似的情境下所做出的行動形成對照)變得更加意味悠遠。
????????
???????? 而如果說作者為角色和角色關系所建立起來的對照關系是橫向的,為作品提供了足夠復雜的寬度,那么作者為同一個角色安排的不同事件,就為這個角色性格展現(xiàn)提供了足夠豐富的舞臺,使得作品具備了相應的深度——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事件之后,這個角色并不一定要有變化和成長,但是一定變得足夠立體了——而幾個角色的變化(未必是成長)則更是喜人,并讓我期待他的進一步變化。
????????
???????? 除此之外,另外一個讓我感到驚喜和喜歡的則是作者的議論。
????????
???????? 在正文中時常能夠看到對一些人、事的評論。應該說這是一種非常古典,以至于在現(xiàn)代小說中往往被排斥的做法。很多當代作者由于個人的見識、觀點、技巧的匱乏,在使用這種手法的時候常常是引起讀者的反感。
?
????????托爾斯泰厲害的地方就在于,他文中的評論并不是作者的態(tài)度,而是某個“作者筆下的敘述者”的態(tài)度。而通過閱讀你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的態(tài)度,如果不是和“敘述者的態(tài)度”截然相反,至少也是微妙的不同——比如,帶著些體諒的揶揄。
????????
????????這樣,在閱讀《戰(zhàn)爭與和平》的時候,就形成了一種連綿不絕的復調(diào)——這個角色的行為發(fā)生的時候有另一個角色的行為和這個角色的其它行為做對照;對一件事的評論發(fā)出的時候背后還有一個作者帶著寬容的笑容低聲表示他不能贊同——這樣的感受幾乎貫穿了整個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