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的美國總統(tǒng)選舉為什么被美國黑人稱為“大背叛”?
在美國歷史上,1876年的總統(tǒng)選舉被認為是差距最小和爭議最大的總統(tǒng)選舉,至今暫時沒有“之一”。美國各界對于1876年美國總統(tǒng)選舉基本都是負面評價,其中美國黑人對1876年美國總統(tǒng)選舉的評價最低,將之稱為“大背叛”。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來說說一家之言。

1876年,美國總統(tǒng)選舉開始,民主黨候選人塞繆爾·蒂爾登和共和黨候選人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圍繞美國第十九任總統(tǒng)展開爭奪、因為第十八任總統(tǒng)、共和黨人格蘭特政績不佳,所以共和黨支持度大幅下滑,這讓已經(jīng)在野十六年的民主黨看到了重返白宮的希望。

到了計票的最后時刻,民主黨候選人蒂爾登獲得了184張選舉人票,而共和黨候選人海斯獲得了165張選舉人票。根據(jù)美國當時的情況,候選人獲得185張選舉人票才能獲得大選勝利。而佛羅里達、南卡羅來納、路易斯安那、俄勒岡四州的20張選舉人票尚未決定歸屬。

也就是說,蒂爾登只需再獲得1張選舉人票即可獲勝,而海斯必須獲得全部20張選舉人票才能獲勝。海斯自己當時都覺得沒戲了,但共和黨卻沒有放棄,堅稱贏下了最后20張選舉人票。于是最高法院和國會兩院組成了一個選舉委員會來裁決最后20張選舉人票的歸屬。

選舉委員會本來由七個民主黨人、七個共和黨人和一個無黨籍組成。然而民主黨在關鍵時刻來了一個“鷹之一手”,推舉選舉委員會的無黨籍委員戴維斯當參議員。結(jié)果戴維斯以以此為借口退出了選舉委員會,而頂替戴維斯的人是前時任大法官的前共和黨人布拉德利。

這樣一來,選舉委員會的委員就變成了七個民主黨人、七個共和黨人和一個親共和黨人,共和黨就利用這一票之差將剩下的20張選舉人票全部判給了海斯。于是1876年美國大選的最終結(jié)果是共和黨人海斯以185對184擊敗了民主黨人蒂爾登,當選美國第十九任總統(tǒng)。

眼看“煮熟的鴨子飛了”,民主黨當然不甘心。有些民主黨人便暗中攛掇佛羅里達、南卡羅來納、路易斯安那、俄勒岡四州抵制或者破壞選舉委員會的裁決結(jié)果。有些民主黨人干脆鼓動南方各州發(fā)動第二次南北戰(zhàn)爭,而對聯(lián)邦“敵視南方”非常不滿的南方各州也蠢蠢欲動。

為了將民主黨的反擊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共和黨向南方作出了很多妥協(xié)。其中最重要的妥協(xié)有兩個:第一是在海斯就任總統(tǒng)后,聯(lián)邦結(jié)束對南方各州的軍事管理,放松對“3K黨”等種族主義勢力的限制;第二是海斯就任總統(tǒng)后,聯(lián)邦將逐漸減小對美國黑人民權(quán)運動的政治支持。

共和黨對南方的妥協(xié)換取了南方承認海斯當選,民主黨的反擊宣告失敗。然而共和黨是通過犧牲美國黑人和放縱南方種族主義者獲勝的,美國黑人民權(quán)運動在海斯當選后迎來了第一個低谷。正因如此,美國黑人將1876年美國總統(tǒng)選舉稱為“大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