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丨《李清照傳》,半生幸福,半世凄涼
最近把《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傳》看完了,這本書講述了李清照的一生,她那些或清麗、或哀婉、或豪放、或深沉的詞章,是宋代文學史上獨特的風景。
無憂無慮的兒童時代,初露鋒芒的少女時代,甜蜜溫馨的初婚時代,她的前半生,像是得到上帝垂簾般順當。家庭和睦,才名遠播,戀愛婚姻自由,仿佛這一刻,所有的美好都是她的。
然而人生真的就是這樣一帆風順嗎?隨著父親被貶官,公公袖手旁觀,到公公被貶官,和夫君一家人全都回老家,在這里她依然是幸福的。
但是隨著丈夫的再次進入官場,夫妻的離別,她的愁緒出來了,“人比黃花瘦”,她在想他。而后的半生她的路似乎總是不順,而她的愁緒也越來越濃,她在那個亂世,跌跌撞撞地走向了終點。

這本書讓我感觸頗深的有3點:
一、讀她的一生,會發(fā)現(xiàn),原來在古代,繼室也不是都是壞的,繼室所生的孩子,和原配一起也有一家和睦的時候,為什么大多數(shù)作者在寫故事的時候,都要把繼室寫成壞人呢?
二、讀了易安居士的一生,才發(fā)現(xiàn),原來她的詩詞也并不是一開始就那么悲傷的,從開始的歡快,年少不知愁滋味,到后期與夫君離別之后的相思之愁,到夫君死后的,思戀之愁,或許在讀詩詞的時候,只有了解了作者當時的心情,才能夠明白詩詞的真正意境吧。
看這本書,感覺像是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從語文課本中學到了,那個多愁善感的婉約派詞作代表。
三、她終其一生沒有子嗣,在最后,雖然也開始教女子讀書識字,但當看到一個好苗子,想要將畢生所學傳授給她,她卻只得到了一句“詩詞非女子所好也”。這個時候她是孤獨的,寂寞的,她有沒有覺得自己的所好是錯誤的呢?
估計她到了生命的最后也是有遺憾的吧。
但她至少絢爛過!
誰又能夠保證,自己在生命盡頭,回顧一生的時候,沒有遺憾呢?
而自己可曾絢爛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