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小學和初中」自閉癥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白天是在學校度過的,所以在家的時間可以固定地劃分為早上、下午(放學后到晚飯前)、晚上(晚飯后)三個時間段。在這三個時間段內,很多活動是固定的,也是家長和孩子沖突最多的時候。
為什么呢?當孩子忙于他想做想玩的,而家長想要孩子去做他們應該做的事情,沖突就產生了。
?
要幫助孩子減少問題行為,第一步可以做的是減少沖突:幫助孩子建立自理能力,讓孩子能主動去完成這些常規(guī)的任務。
?

?
一.自閉癥孩子為什么會有困難去完成這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
1.計劃和組織能力弱
很多自閉癥孩子沒有辦法自己來安排和組織應該從事的任務或活動,常見的表現(xiàn)有不能按計劃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不會按課程安排整理書包等。
比如孩子知道早上要完成洗臉刷牙吃早飯等一系列的任務,但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家長提醒孩子去做,否則他們就有可能不記得去做,一直到來不及出門(上學會遲到),他們才著急起來。這個時候,他們會責怪媽媽是他們上學遲到的原因,并且發(fā)脾氣。
2.專注于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很難停止并且轉移到其它活動
這一點與自閉癥孩子興趣狹隘、變通和彈性低的特點有關。當孩子一旦開始他們喜歡的活動,比如電腦游戲,家長會發(fā)現(xiàn)很難讓孩子停止活動去做其它的事情,更何況常規(guī)任務有可能是他們根本就不喜歡的事情。從偏好的活動轉移到厭惡的活動,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講都是有困難的一件事,而對自閉癥孩子來講,難度更大。
3.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轉移
想著做一件事情,但走到半路被其它的事情吸引,就轉移到其它事情上去了,并且不再記得原來應該去做的那個任務。
?

?
?
二.自閉癥孩子的優(yōu)勢有哪些?
?
1.自閉癥孩子刻板的特點
在幫助孩子建立常規(guī)的生活習慣時則變成了一個優(yōu)勢。當孩子重復一種模式去完成一系列的任務,養(yǎng)成習慣之后,他們不太愿意去改變。而在生活自理的常規(guī)任務上,我們要的就是這種刻板與不改變,這樣孩子不需要爸爸媽媽盯著也會完成一系列他應該做完的任務。
2.同樣是因為刻板的原因
一旦孩子養(yǎng)成行為習慣,自閉癥孩子通常能做到人前人后一個樣。NT的孩子在父母不盯著的時候,有可能會偷懶,少做一點是一點;但自閉癥的孩子往往會按部就班把該做的全做了,不會去鉆空子少做點什么。
?

?
?
三.通過行事清單?幫助孩子建立自理能力
以下午的例事清單為例,(我們也常常從下午的例事清單開始介入,因為下午的活動會比較簡單,完成起來也會比較快。)一般來講,會包括:
?
把午餐盒和水瓶放到廚房
換衣服(把校服換成家常便服)
上廁所、洗手
吃點心
收拾餐具
自由活動時間(規(guī)定長度,比如30分鐘)
寫作業(yè)(規(guī)定時間或任務數(shù)量)
整理書包(對于大年齡的孩子來講,需要根據每天課程的安排更換書本,需要提供給孩子課程表)
自由活動時間(如果是電腦等活動,則規(guī)定時間)
?
?

?
注明:文章以科普為目的,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請聯(lián)系刪除。
?
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如何培養(yǎng)「小學和初中」自閉癥孩子的自理能力?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