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而得仁有何怨,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蘇東坡的軼事
提到蘇東坡,吃貨們第一反應(yīng)就是,東坡肘子,那種肥而不膩,入口即化,讓吃貨百吃不厭。想起來都會流著口水的哈喇子?;叵肫饢|坡寫的自嘲吃豬肉的佳作?!敦i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p>
在宋朝,人們多數(shù)是吃羊肉,很少吃豬肉,被貶官的蘇東坡因貧窮無錢吃上羊肉,只好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吃豬肉,從此東坡肉流傳千年。

蘇東坡小的時候,有一次走路不小心摔倒,被教書先生看見,先生出口就說了一句:“摔倒小學(xué)子”。說完捋了捋胡子,繼續(xù)低頭看書。蘇東坡緩過磕碰的疼痛之后,慢悠悠的奶聲奶氣說:“扶起大學(xué)士”。說完之后,才慢騰騰的爬起來。先生看著已經(jīng)站起來的蘇東坡狼狽的樣子,瞇著眼睛,合上書,低吟一句:“此子不可估量?!?/p>
蘇東坡第一次進(jìn)京參加科考時,和幾個朋友一起去喝酒。席間有朋友提出行酒令來分食桌子上六盤菜。七個人,六盤菜,才不如人,有酒無菜。七個人相互看了一眼,按照序齒來說。年長的一位兄長,稍微沉思片刻脫口而出:“姜子牙渭水釣魚”,說完伸手端走了一盤菜。剩下的六個人相互看彼此一眼。第二位兄長,環(huán)視了四周,不慌不忙的嘴角浮起一抹詭異的笑,低沉的說:“秦叔寶長安賣魚”,說完迅速的端走一盤菜。剩下的五個人相互對視一下,第三位兄長抱拳附身說:“在下不才,蘇子卿貝湖牧羊。”笑呵呵的端走一盤菜。剩下的人,面面相覷,其中一個人說:“我禮讓,七個人六盤菜,蘇老弟年紀(jì)最小,輪到他就沒有菜可端了?!碧K東坡笑著推辭,大家同意了禮讓,依舊按照序齒來行酒令。第四位兄長很不好意思的說:“張翼德涿縣賣肉”,說完端走一盤菜。第五位兄長,看了一眼,身邊的朋友,笑瞇瞇的說道:“關(guān)云長荊州刮骨”,慢騰騰地端走一盤菜。剩下一盤菜,大家提議,剩下的兩個人都說一句酒令。按照序齒的順序,哪位仁兄只好半推半就的說:“諸葛亮隆中種菜”,蘇東坡哈哈大笑一聲,陰陽頓挫的說:“秦始皇吞并六國,各位兄臺請吃菜?!北娙艘魂囆︳[,插科打諢,議論著時政,高談唱和。千年之后的弘一法師,歷經(jīng)了紅塵的權(quán)色生香,生死離合,國破家亡之后,依然決然的拋下塵世的一切浮華云煙,遁入空門,寫下了萬古不朽的人生哲理?!皟舻睾雾殥撸臻T不用關(guān)”。人生在世,世事無常,也許此時此刻,身處凡塵的我們,會因為工作,家庭,婚姻,熊孩子一堆問題,一些瑣事纏身,一時心中悲喜交加,心煩意亂,不知所措錯,出于迷茫無助中。不妨想想蘇東坡,我們畢竟沒有經(jīng)歷他那樣的無奈,沮喪,入獄的痛苦。心中留一片凈土,時刻凈化自我的心靈。洗盡鉛華,褪下庸俗,眾里尋他千百度,嫣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等我。

最近疫情又有了新的動靜,庚子年注定不會平靜,庚子年我基本上是閑賦在家,杜門讀書,寫字畫畫。十月份底,在朋友的引薦下,去了一家教育機構(gòu),做托管班的老師。新年伊始時,我租住的地方又因鄰居做藝術(shù)設(shè)計時使用明火,引起了一場小火災(zāi),造成整個區(qū)被封,停電,進(jìn)行安全檢查,住在里面的人要求撤離。天寒地凍的北方,本來已經(jīng)很冷了,疫情之下,重新找房子都很困難,哪一個房主會冒著如此的風(fēng)險將房子租給我們。很多人只好暫時借住在朋友那里。我也是感恩教育機構(gòu)領(lǐng)導(dǎo)們,讓我在天寒地凍中還有一塊棲身之地。

我可謂是年少時讀不懂蘇東坡,步入中年,覺得人生如畫如酒,亦如落葉,飄零不定,宛如浮萍,隨水起伏,理想夢想現(xiàn)實交織在一起,雜亂無序的織一張不是名畫,不是富貴榮華,而是不斷努力,拼勁全部精力,努力活的精彩一點的痕跡。
2020年7月,因一次誤點,點到了一個課程,看著很便宜就購買了,亦因此結(jié)緣了豆豆老師,看著豆豆老師立志讀萬卷好書。2021年我才下定決心,我不再慢慢的看書,我也要有速度的看書,這些年來,雖然堅持看書,總覺得的看過了,沒有記住。年少時看書一遍能記住八九成以上的內(nèi)容,現(xiàn)在看一本書藐視記不住一成的內(nèi)容。記憶力銳減時,內(nèi)心的恐慌,焦慮伴隨了很長一段時間,那段時間對于讀書有點迷茫,不知所措。
從不喜歡蘇東坡到喜歡,也許是人生經(jīng)歷了一些才能明白,曾經(jīng)的討厭是因為不曾經(jīng)歷,不知道,不明白。就如蘇東坡曾在一位大臣的喪禮上,怒吼明道先生,不讓吃肉的禮儀。等到他的父親仙逝之后,他才明白,明道先生對喪禮是有研究和實踐經(jīng)驗的。
如今重讀蘇東坡,有不一樣的感悟,他不再是我心中那個游走在西湖邊,聽著藝妓唱著小曲,喝著小酒,吃著美食佳肴,修筑蘇堤,寫著豪放詞沉浸在詩酒琴歌中的文人蘇東坡。

而是迫于生計,帶著子瞻帽,行走在黃泥板上,建造黃樓,親自操刀煮回贈肉(蘇東坡肉)的農(nóng)戶,也是那個借水墨揮灑心情,潑墨揮毫畫紅竹,寫下天下第三行書的《寒食帖》的書法家,文人畫家。
在宋朝,他是皇帝的老師,太后的秘書,一氣呵成的寫下八百多道詔書,心系萬千百姓的百姓,憂國憂民的好官,雖然他的政治思想不是很成熟,他的政見更多的是策論,他更像掛六國相印的蘇秦。
更是放蕩不羈愛自由,與歌妓、和尚、道士詩詞唱和、修仙煉丹虔誠的佛教徒,道教徒。
一代文壇巨匠歐陽修曾說,三十年后無人知曉歐陽修,只知道蘇東坡一人。幾位皇帝對他是愛恨交加,有讀著他的文章忘記吃飯;太后亦是他忠實的粉絲,為他保駕護(hù)航。

出生在最好的皇帝宋仁宗時期,出任仕途時是野心勃勃的宋神宗,遭到迫害是十八歲昏庸無能之君的宋哲宗,歸隱道山是在宋徽宗時期。歷經(jīng)五位皇帝,受到四位太后的愛戴,兩任妻子,一個侍妾,三個兒子,有蘇門“四學(xué)士”。修建了蘇堤,黃樓等。更甚者在他仙逝70年后被宋孝宗追封謚號文忠公。
這樣一位在人世間行走,歷經(jīng)宦海沉浮。然而宋朝的士大夫,可以政見不合,可以死諫,但是他們有共同的精神追求。蘇東坡回京的路途中路過南京,去拜訪王荊公,王荊公親自騎著毛驢去河邊迎接他,蘇東坡心中的高興的無法言表,一代宰相親自去迎接他,那是何等的榮耀,何等的美事。
蘇東坡是可愛的,有點老頑童,不過他沒有周伯通那種玩世不恭,也沒有左手畫圓右手畫圈的滑稽,更沒有周伯通與瑛姑的愛恨情仇;他有的是痛失嬌妻,晚年喪妻,喪子,喪妾;烏臺詩案鋃鐺入獄,生死不知;窮困潦倒中他還記得要去救助棄兒。處廟堂之高不忘憂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