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筆記】古代詩詞緒論
古代詩詞緒論
中山大學 ?黃天驥
?
(2)中國古代詩詞的發(fā)展概況
a.中國詩歌有三千余年的歷史,在《詩經(jīng)》之前還有一首詩,只有八個字——斷竹,續(xù)竹,飛土,逐肉。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詩。詩歌創(chuàng)作最早就注意到一個問題:詩歌的音韻性。
b.《詩經(jīng)》,四字模式流行在長江以北;長江以南詩歌的樣式以騷體為模式,句子是不齊整。先秦時期,詩歌的模式是四言為主,兼有雜言。
c.漢代時期,四言流行,五言出現(xiàn)。五言比四言較為先進,因為四言節(jié)奏較為單板,而五言則雙音節(jié)單音節(jié)相輔,節(jié)奏更為靈活。
d.魏晉時期,四言五言流行,七言出現(xiàn)
e.唐代時期,格律詩出現(xiàn),詞流行。格律指一系列中國古代詩歌獨有的,創(chuàng)作時格式、音律都有所限制。有格律的為近體詩,不講究格律,只講究押韻的為古體詩。律詩多半用于朗誦,絕句基本是用來唱的。
【旗亭畫壁:玄宗開元二十五年,同為著名邊塞詩人的王之渙、王昌齡、高適都在東都洛陽游學,他們互相傾慕對方,于是就由王昌齡出面邀請三人小聚懇談唱和。著名的旗亭畫壁的故事,就鮮明地體現(xiàn)了唐代配樂歌唱的樂府、聲詩并著的局面?!?/span>
【原文:
開元中,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齊名。時風塵未偶,而游處略同。
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詣旗亭,貰酒小飲,忽有梨園伶官十數(shù)人,登樓會宴。三詩人因避席偎映,擁爐火以觀焉。
俄有妙妓四輩,尋續(xù)而至,奢華艷曳,都冶頗極。旋則奏樂,皆當時之名部也。昌齡等私相約曰:“我輩各擅詩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觀諸伶所謳,若詩人歌詞之多者,則為優(yōu)矣?!?/span>
俄而,一伶拊節(jié)而唱曰:“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辈g則引手畫壁曰:“一絕句!”尋又一伶謳之曰:“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臺何寂寞,猶是子云居?!边m則引手畫壁曰:“一絕句!”尋又一伶謳曰:“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辈g則又引手畫壁曰:“二絕句!”渙之自以得名已久,因謂諸人曰:“此輩皆潦倒樂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詞耳!豈陽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詩,吾即終身不敢與子爭衡矣!脫是吾詩,子等當須列拜床下,奉吾為師!”
因歡笑而俟之。須臾,次至雙鬟發(fā)聲,則曰:“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睖o之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豈妄哉?”因大諧笑。諸伶不喻其故,皆起諸曰:“不知諸郎君,何此歡噱?”昌齡等因話其事。諸伶競拜曰:“俗眼不識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從之,飲醉竟日?!都愑洝贰?/span>
f.宋元時期,散曲出現(xiàn)
【音韻性是中國詩詞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征】
g.近代時期,舊體詩詞開始衰落,新詩出現(xiàn)。聞一多《廢舊詩六年矣,復理鉛槧,紀以絕句》:六載觀摩傍九夷,吟成鴂舌總猜疑。唐賢讀破三千紙,勒馬回韁寫舊詩。
【槧(qiàn):1. 古代以木削成用作書寫的版片。2. 簡札,書信。3. 書的刻本:~本。古~。宋~。鴂(jué):伯勞鳥:“楚、越間聲音特異,~舌踔噪,今聽之恬然不怪?!薄?/span>
【新詩的創(chuàng)作往往不注重音樂美,是繼承傳統(tǒng)詩歌的巨大缺陷】
(3)中國古代詩詞的影響
【孔子:不學詩,無以言。(不學詩歌就沒有發(fā)言權)】
【中國自古至今,從老百姓到君王都很愛詩,從中國現(xiàn)存的大量詩歌就可以看出來:
《全唐詩》是清朝初年編修的匯集唐代詩歌的總集,全書共九百卷。共收錄唐代詩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詩作四萬二千八百六十三首。清康熙四十四年曹寅、彭定求、沈立曾、楊中訥等奉敕編纂,成書于次年十月。是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一部詩歌總集?!?/span>
【皇帝愛詩:
(1)乾隆是世界上產(chǎn)量最多的詩人,雖然詩作的質量不敢恭維。他一生作詩41863首,而《全唐詩》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他壽命89歲,折合成天是32000多天,除去童年,能用來寫詩的不到30000天,平均每天寫詩超過一首。世界第一,當之無愧。孝賢皇后富查氏不幸于乾隆十三年去世后,他悲痛欲絕,追念終生,寫下數(shù)百首悼亡之詩,其辭句感情真摯,令人動容,是他所有詩詞中最見真情的上乘之作。
(2)武則天:明朝游上苑,速速報春知?;氝B夜發(fā),莫待曉風吹。 這首詩后來流傳為一個故事,說武則天于某年冬游上苑,令花神催開百花,花神奉旨,百花齊放,唯牡丹傲骨,獨不奉詔。武后大怒,貶之洛陽?!?/span>
【祝枝山《柳堤送別國》:“東邊一棵大柳樹,西邊一棵大柳樹,南邊一棵大柳樹,北邊一棵大柳樹。任憑你南北東西,千絲萬縷,總系不得郎舟住。這邊啼鵓鴣,那邊喚杜宇,一聲聲舍不得也哥哥,一聲聲不如歸去?!薄?/span>
【詩詞始終是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流,而且影響著審美的標準。】
(4)中國古代詩詞的作用
A.解讀唐詩和宋詞要挖掘出詩詞內(nèi)部的人道主義精神。
吳嘉紀《新仆》:
語少身初賤,魂傷家驟離。饑寒今已免,力役竟忘疲。
長者親難愜,新名答尚疑。猶然是人子,過小莫輕答。
【吳嘉紀(1618年-1684年)字賓賢,號野人,江蘇泰州人。出生鹽民,少時多病,明末諸生,入清不仕,隱居泰州安豐鹽場。工于詩,其詩法孟郊﹑賈島,語言簡樸通俗,內(nèi)容多反映百姓貧苦,以“鹽場今樂府”詩聞名于世,得周亮工、王士禛賞識,著有《陋軒詩集》,共收入詩歌1265首。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吳嘉紀詩箋?!繁尽!?/span>
(5)中國古代詩詞的解讀
A.懂得知人論世
B.注意語法詞匯
A.秦韜玉《貧女》: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夸針巧,懶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貧女》是唐代詩人秦韜玉的詩作,訴說貧女處境悲慘和難言苦衷。作者著意刻畫貧女持重清高的品行,對貧女給予深切同情,也寄寓著作者的不平和感慨。把貧女放在社會環(huán)境的矛盾沖突中,通過獨白揭示貧女內(nèi)心深處的苦痛,沒有典故,不用比擬,語言質樸,以廣泛深刻的內(nèi)涵,濃厚的生活哲理,使全詩蘊有重大的社會意義。詩最后“為他人作嫁衣裳”一句廣為流傳,是人所共稱的佳句?!?/span>
【時世妝
作者:白居易
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態(tài),妝成盡似含悲啼。圓鬟無鬢堆髻樣,斜紅不暈赭面狀。昔聞被發(fā)伊川中,辛有見之知有戎。元和妝梳君記取,髻堆面赭非華風。
白居易的《世時妝》這首詩主要是說憲宗元和年間的女子面妝,但從詩句中可明顯看出,元和之前確實流行面紅如赭的赭面妝,當時女子物衣著鮮艷,面妝也是艷如霞光的赭面妝,這是盛唐時期流行的女子面妝。它以白粉打底,兩腮涂抹得非常紅,猶如現(xiàn)在的戲裝,好像兩抹紅霞附在臉蛋上;嘴唇也涂得很紅,嬌艷欲滴;眉形畫成整體較粗、末稍開叉的“分稍眉”,和一種又粗又短,形如春蠶出繭的“出繭眉”,整體形象顯得眉黑、面赭、唇紅,是一種大膽開放型的面妝?!?/span>
B.李山甫《貧女》
平生不識繡衣裳,閑把荊釵亦自傷。
鏡里只應諳素貌,人間多自信紅妝。
當年未嫁還憂老,終日求媒即道狂。
兩意定知無說處,暗垂珠淚濕蠶筐。
【李山甫,唐朝。咸通中累舉不第,依魏博幕府為從事。嘗逮事樂彥禎、羅弘信父子,文筆雄健,名著一方。詩一卷。】
(3)了解傳統(tǒng)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