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后遺癥
脊髓損傷后遺癥是指脊髓損傷后, 在損害的相應節(jié)段出現(xiàn)各種運動、 感覺和括約肌功能障礙, 肌張力異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應改變, 常見的后遺癥癥狀為癱瘓和四肢癱等。脊髓損傷后遺癥為脊髓受損后出現(xiàn)的一系列癥狀,
脊髓受損多為外傷引起, 多和交通事故, 暴力, 潛水有關, 還有部分則是由于工作及運動相關的造成的脊髓損傷。
如何預防脊髓損傷后遺癥?
1 、 日常生活飲食原則為: 以高纖維、 低脂肪、低油、 低膽固醇飲食為主。
2、 要安慰病人安心養(yǎng)病, 鼓勵病人戰(zhàn)勝殘疾的信心。
3、 飲食攝取上應避免高熱量食物如: 油炸、 肥肉、 甜點、 蛋糕、 冰淇淋或汽水、 紅茶飲料等。
4、 煮食烹調時應避免使用豬油, 增加的是高纖維類食物如: 蔬菜、 谷類、 水果與足夠水分。
5、 攝取足量蛋白質, 以達到能同時控制體重及維持長期復健治療所需之能量消耗。
6、 活動各個關節(jié), 尤其的癱瘓部位以下大小關節(jié)均需要活動, 要輕柔按正常關節(jié)活動范圍活動。
7、 注意雙下肢有無腫脹, 如腫脹為深靜脈血栓出血, 不要在活動, 要稍抬高患肢, 并請醫(yī)生檢查。
8、 如活動后肢體腫脹, 有青紫色, 則有可能有肌腱裂傷或骨折出現(xiàn), 要停止活動, 并請醫(yī)生檢查。
9、 蓋被時, 足下要放一軟枕, 使得關節(jié)保持90°, 不要用被壓足部, 防止造成足下垂。
1 0、 病人的體位一般為側臥、 仰臥位, 如果骶尾骨部有壓瘡, 也可俯臥位。 當然, 病人病情穩(wěn)定后也可采用坐位。 任何體位的變換, 必須經(jīng)醫(yī)生護士指導過遵照執(zhí)行。 一般說頭頸、 胸、 腰部不應有扭動,各種體位均應有軟墊支持, 并且保護骨突出部, 應使姿勢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