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蟲記·楚雄·紫溪山·20181006 (2)


? ? 比較常見的種類,歐亞大陸廣布,有很多近似種,容易認錯。
????認錯偽葉甲是這個系列的特色,不可不品嘗。
? ? 偽葉甲雖然在分類上與葉甲相差甚遠,但它們也是植食性甲蟲,某些種類在農(nóng)業(yè)上被認為是害蟲。

? ? 存疑。眼葉象族有很多物種都長得很像,我有時不得不依靠觸角各節(jié)的長度來分辨。盡管這個特征有時候也不那么靠得住。
????象甲這種東西,每次遇到都覺得腦瓜子嗡嗡的,然后開始在心中感謝分子生物學的進步。

? ? 眼蝶亞科有幾個非常麻煩的屬,矍眼蝶更是其中的重量級,重到?jīng)]有幾個分類學家想去接這個燙手山芋,雖然它在國內(nèi)的大多數(shù)地區(qū)都相當常見。
????多見于草叢中,飛行速度慢。

? ? 歐亞大陸廣布種,但在國內(nèi)只見于西部。本種的后翅反面有大量明顯的銀色斑塊,不難辨認。
? ? 根據(jù)歐洲人的研究,本種有遷徙的習性,但不像君主斑蝶那樣有明確而一致的遷飛路線。幼蟲寄生于常見的堇菜屬植物。

? ? 與之前介紹過的濃紫彩灰蝶類似,但后翅外緣的紅色區(qū)域細窄。
????在當?shù)乇容^常見,幼蟲以酸模屬植物為食。

? ? 亞洲東部常見物種,有時可能被誤認為水螟亞科,但本種幼蟲不生活在水中。
????一般來說,顏色灰暗的野螟大多夜行,因而白天不太活躍。

? ? 旅館門口看到的個體,不活躍,但還活著。
????本種罕見,資料稀少,經(jīng)常被誤認為近緣種,主要的分辨方法是前翅前緣的棕色斑呈三角形而非梯形。

? ? 種名存疑,不過屬名大概是沒問題。
????國內(nèi)很多大蠶蛾科的幼蟲仍然不明,往后的幾期里大概還會出現(xiàn)一些其他種類。
????大蠶蛾幼蟲比蠶蛾幼蟲大而艷麗,但其蠶絲粗而灰暗,很多人不太喜歡,所以現(xiàn)在以蠶絲為目的養(yǎng)殖柞蠶的人已經(jīng)不多了。

? ? 存疑,我們對毒蛾幼蟲的了解遠不如大蠶蛾科,在沒有文獻資料的情況下,我最多看個大概。

? ? 其實這個物種的幼蟲目前還沒有照片,但它與近緣種?四點苔蛾?Lithosia quadra?的幼蟲形態(tài)極其相似,而四點苔蛾又分布不到云南。
????苔蛾幼蟲總體來說不太容易被人觀察到。

? ? 拉丁種名直譯應該是猩紅美苔蛾,上海和云南都有記錄,感覺很可能是南方廣布種。
????本種的顏色在美苔蛾類中非常獨特,不容易認錯。

? ? 當?shù)刈畛R姷亩觐愑紫x,長相非常獵奇,不可名狀。
????我一開始還以為是什么松毛蟲,搞了半天發(fā)現(xiàn)是個夜蛾。
????這應該是馬上就要鉆進土里化蛹,從樹上爬下來的個體。

? ? 種名存疑。秘夜蛾屬近似種太多,我反正是沒有準確定到種的信心。
????雖然夜蛾科在白天一般不活躍,但不難看出,其成蟲對某些植物的傳粉有所幫助。
如有錯漏,歡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