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線(一)
文/王宗仁
? ? ? ? 修筑青藏公路之前,慕生忠曾兩次進藏。
? ? ? ? 第一次進藏前,他特地照了一張相片,分送給幾位要好的戰(zhàn)友:“如果我死在那個地方了,這就是永久的留念 !”
? ? ? ? 第二次進藏時,他沒有照相,他沒有死去的打算。他說 :“我不能死。我要好好地活著,給西藏運糧,大家等著吃我運的糧食呢 !”
第一次進藏 :1951 年 8 月到 12 月
? ? ? ? 這年初夏,西南軍區(qū)第十八軍在張國華、譚冠三的率領下,從四川進藏。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簽訂了關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協(xié)議。就在這時候,黨中央決定組建西北進藏支隊,目的是和西南進藏部隊一起開展西藏地方工作。當然也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目的 :打通從西北到西藏的交通線。
? ? ? ? 慕生忠是西北進藏部隊的政治委員,司令員是范明。他們走的路線不完全是今天的青藏公路,而是沿著唐代文成公主進藏的路線向拉薩進軍,即從青海的香日德南下到巴顏喀拉山,經(jīng)黃河源頭,再翻越唐古拉山到藏北。
? ? ? ? 當時,慕生忠剛從戰(zhàn)爭硝煙里鉆出來不久,已經(jīng)脫下軍裝出任天 ( 天水 ) 蘭 ( 蘭州 ) 鐵路副總指揮,正在工地上風風火火地指揮施工。沒想到接到命令要他率領部隊進軍西藏。實在突然。但慕生忠想了想,很坦然地面對了?!白鎳枰?,甘肅、西藏都是戰(zhàn)場,我再穿上軍裝挎上盒子槍就是了,看來這身軍裝今生今世離不開我慕生忠了 !”
? ? ? ?他專程去北京領受了進藏任務,返回蘭州前,他特地做了一件他認為必須做的事,到前門大北照相館照了一張相片。這事看起來是臨時動意實則是軍人本能的意識。他多洗印了幾張相片,分送給幾位要好的戰(zhàn)友。
? ? ? ? 每一個接到照片的戰(zhàn)友聽到的都是他說的同一句話 :“如果我死在那個地方了,這就是永久的留念 !”
? ? ? ?不能說是憂傷,更多的是悲壯。他是軍人,要去另一個他很陌生大家也都不甚熟悉的新的戰(zhàn)場。他當然渴望叫醒黎明,但是當黑暗壓來時他也不會低頭。
? ? ? ?戰(zhàn)友們無語,接過照片在心里默默地為他祈禱。
? ? ? ?慕生忠如果死了,很正常 ;但是他沒死,這是奇跡。
? ? ? ?1982 年 8 月,他重返青藏高原,懷著悲喜交加的復雜心情,在格爾木一個十分簡陋的禮堂里給軍隊和地方的數(shù)百人回憶了他第一次進藏路上的非同尋常的經(jīng)歷。
? ? ? ?說起慕生忠這次講話,我有個細節(jié)必須說說。我是在他講話半月后才得知此事,當然為沒有親耳聽到這位我心中一直崇拜的偶像的講話而十分懊喪。此后為彌補缺憾,我?guī)缀趺看稳ジ咴家蝰雎犨^慕生忠講話的人打探情況。那個年代錄音錄像還很稀缺,特別是高原這個地方。我竟然找不到一份慕生忠講話的記錄稿,采訪本記下的只是一些零零星星、七拼八湊起來的很不全面的內(nèi)容。失望使我漸漸淡忘了這件事。
? ? ? ? 驚喜發(fā)生在 2000 年夏天。
? ? ? ? 青藏兵站部組織科年輕的中尉干事郭文舉,饒有興趣地陪我跑了青藏線上的幾個地方。小郭是一個很善于收藏青藏高原資料的有心人,一次閑聊中我得知他手頭存放有慕生忠的一份講話稿。我索要來一看,打印稿,正是 1982 年慕生忠在格爾木的那次講話,題目:《慕生忠同志的報告》。我如獲至寶,趕緊復印了一份珍藏起來。小郭給我講了他得到這份報告的經(jīng)過。四年前的一天,機關清理過去的舊書舊報舊材料,他看見走廊里放著一堆準備作為廢紙?zhí)幚淼睦?,順便扒拉了幾下,找了幾件他認為有用的材料,慕生忠的這個報告便是其中的一份。小郭說,有人是當廢紙扔掉的,他卻當寶貝撿了起來。2005 年郭文舉出版他的作品集《軍旅天空》,我建議把慕生忠的這個報告作為附件,收了進去。
? ? ? ? 那次報告會上,慕生忠是這樣回憶他們第一次進藏路上的種種無奈和遭遇的 :
? ? ? ?八月上旬,我們從香日德出發(fā)上路,浩浩蕩蕩的人馬,有頭無尾地擺動在荒原上。后來一些作家在文章里把這描繪成“千人萬馬的隊伍”。實際情況比這個比喻還要壯觀,上千人?可不止哩 ! 你想想,光四個蹄子的動物就海了,馬三千,騾子三千,駱駝三千,牦牛一萬有余。兩萬多牲口少說也得有三四千指戰(zhàn)員及民工去經(jīng)管吧 !
? ? ? ? 離開香日德后,我們南行,走了一天的路程就進了努馬格爾拉山,這是昆侖山的支脈。好些人都不知道這個山名,我們是從游牧的藏族同胞那兒打聽到的。繼續(xù)行走三天,山峰越來越高,山路也難攀登了。這里的海拔在5000 米左右,比我們翻過的日月山要高出 2000 多米。給我配有一匹馬,但是走這樣的山路,只能牽馬而行,“上山不騎馬,下山馬不騎”嘛。遇有陡坡滑路,人還得助馬一臂之力。
? ? ? ? 這天中午,我們翻過一道山嶺,前面突然豁亮起來,呈現(xiàn)出一大片望不到邊的草原。我們雖然被高山反應折磨得一個個蔫頭耷腦,可是一看見眼前這一片閃爍著明媚的陽光的草原,心里一下子變得輕松了許多。我們進入了黃河源區(qū)域。黃河源,黃河源,到處是爛泥灘。我心里很清楚,這平坦的草地,耀眼的陽光,都將成為考驗我們的陷阱。果然,我們走進黃河源還沒有一個小時,一陣暴雨就劈頭蓋臉地砸來,所有人馬原地不動,任暴雨沖打。還好,暴雨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繼續(xù)行進。這時候包括我在內(nèi)的每個人都泥頭水臉地成了落湯雞。大家互相看著對方的臉,濺滿泥漿的臉,大笑不止。你笑別人,別人笑你。誰也看不到自己的臉,其實誰都明白自己的臉跟別人的臉一個樣,泥猴臉,怎能不笑 !
? ? ? ?在泥淖草地里行軍,一步一拔腳,三步一停歇,頭一天走了 40 里地。慢是慢了點,可以少發(fā)生意外事故。這地方處處都有深不可測的泥潭,一旦掉進去就永遠別想出來。我們謀劃了一下,頭等重要的是選好路,躲著泥潭走。這樣,就組織了一批精悍的人在前面探路。即使這樣,有十幾個同志還是失腳陷進了泥潭里,我們又趕緊組織人去救,沒一點用。什么搶救的工具也沒有,誰去救都會陷進去再也出不來。陷進一條命再搭一條命進去,我們能不心焦嗎?大家氣急敗壞地在草地跳騰著,可是沒有任何辦法。就這樣,眼看著這十幾個同志沒有出來,犧牲了,連尸體也無法找到。我很難過,讓大家在泥淖旁為他們送別,久久地默哀。我找了一塊木板,讓人在上面寫下遇難同志的名字,就埋在他們陷身的地方,算是他們的墳。這件事使我終生難忘。我對同志們說,都給我擦干眼淚,沖著死去的同志喊一聲他們“萬歲”。咱們繼續(xù)前進 ! 大家照著寫在名單上的名字一一喊過“萬歲”之后,我們流著眼淚又上路了,腳步沉重得像拖著一座山,邁不動呀 !
? ? ? ?我對大家說,那些倒下去的同志都躺在泥淖地里望著我們,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不是軟蛋,能走出黃河源。為了不魯莽地走入泥淖地,我們又進一步加強了探路工作。話雖這么說,可是滿眼的泥水灘,想躲也躲不開呀 !所以,往后的日子我們每天幾乎還是在爛泥窩里撲騰,弄得渾身糊滿泥巴,沒個人樣。但因為有了前面的慘痛教訓,我們特別注意了選擇路線,再加上每個小分隊都準備了隨時救人出泥潭的繩,以后再沒有死人。傷人的事倒是每天都會發(fā)生幾次,隨隊醫(yī)生給傷者包扎包扎又走人了。許多 地方,不是走,而是躺下滾過去的。沒辦法,只要能往前挪動,什么招數(shù)我們都用了。
? ? ? ? 相比之下,牲口就遭大罪了,特別是騾子,死在泥淖里的最多。今天回想起來它們臨死前那渴望求生的眼神還活生生地在我眼前,揪得我心疼 ! 馬是馱著人過去的,有人在它的背上指點路線,憑它的機敏和靈巧,總可以和人一起安全走過一個又一個險灘 ;駱駝雖然笨重,但腿長,蹄掌厚而堅,它有肥寬的軀體,再加上它頑韌的毅力,即使陷進泥淖,一不會沒勁,二可以刨騰著掙扎出來;牦牛呢,在這泥淖灘里真正顯示了它那“高原之舟”的美稱是名副其實的。它的腿雖然短,可那天生的像帆船一樣的肚皮,使它在泥水中漂浮起來,比其他動物大有優(yōu)長,還有它肚皮下長的那些長毛,也能幫它走出泥淖地 ;3000 匹騾子是最造孽最令人同情了,它們在黃河源頭損耗的最多,頭一天就有 100 多匹死在了爛泥灘里。騾子的軀體瘦小,腿細蹄又尖,一踏上深處的泥淖就陷進去了。我們有意減去了它們身上的馱物,也不行。一陷下去就沒救。我慕生忠看著火燎心急,巴不得把每匹可憐的騾子背過泥淖地,可我沒這個本事,實在沒辦法 ! 我對大家喊著,你們都是死人嗎,眼睜睜地看著讓騾子陷下去??墒牵抑勒l也沒辦法救騾子。我還是要這么喊著。那些天,看見騾子一批又一批地陷進泥淖里死去,我不知暗流了多少眼淚。騾子是我們的無言戰(zhàn)友呀 !
? ? ? ? 我們在泥淖里連滾帶爬地折騰了九天。好漫長的九天呀 ! 白天是艱苦行軍,夜里也無法安睡。怎么睡得著呀,你們想想,每天傍晚,大家就開始尋找宿營地,要設法躲 開泥淖,可是滿山遍野都是泥淖呀 ! 想找個相對來說避風的地方,也不行,巴顏喀拉山滿世界都是大風。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塊稍高一點的地方,泥淖倒是沒有了,誰知偏偏在風口上,顧不得那么多了,將就著休息吧 ! 因為太疲累,同志們倒下身子就響起了鼾聲。一覺睡到第二天太陽爬出山頭好高好高,每人半睡半醒地給嘴里塞點干糧,隨便找點所謂清亮的水咂吧兩口,又趕路了。
? ? ? ? 大概是行軍的第十天上午,我們到了青海曲麻萊縣的通天河,這兒已經(jīng)是長江源頭了。我們在通天河畔的臨時營地清點了一下人馬,騾馬已經(jīng)損失了 300 多匹,有的是陷進泥淖地送了命,有的是吃了有毒的草,中毒死亡。駱駝、牦牛也損失了一些。我們不是輕裝了,而是負載更重了。眼下,好比是三個人要做四個甚至五個人的事情,能不吃力嗎?那也得往前走,硬著頭皮也要進軍西藏 !
? ? ? ? 長江源頭上的四條河流到了通天河這個地方就自然而然地匯在了一起,通稱通天河。河水本來就很急,當時又是洪水期,長河滔滔,浪頭狂吼,站在岸上腳下像擂鼓似的震動著。怎么過去呀?大家都在作難。其實,我們從蘭州出發(fā)時就想到了河水阻路的問題,所以特地帶來 18 個羊皮筏子。我先說說這羊皮筏子,這東西在內(nèi)地是絕對見不到的,它是西北特別是甘肅、青海一帶老百姓渡河時必不可少的工具。羊皮筏子分大中小三種,大的是用 20 多張全羊皮縫制而成,中的十多張羊皮,小的有十張八張的,甚至更少。羊皮筏的皮張繃得緊緊的,猶如鼓面,內(nèi)里裝干草,皮筋縫口,桐油密封。大的皮筏一次可以載渡 50余人?,F(xiàn)在我們過通天河就靠這些羊皮筏子了。千軍萬馬, 駐扎在通天河邊,說是十里長蛇陣并不過分。有人擔心筏子在這樣的急流大浪里整翻了怎么辦,我說,咱們都是大活人,得想法不讓它翻,這才叫真本事。我把筏子客集合起來,先死規(guī)硬定地要求他們這次擺渡必須安全,然后讓他們?nèi)ナ煜に?,練習擺渡技術。這些筏子客是我們從蘭州帶上來的,都有一身好水性,人也實誠聽招呼。過河開始了,三四個渡口同時開渡,我指揮渡河,坐在第一個皮筏上,過了河我再坐皮筏返回對岸。就這樣來來回回,我往返了 13 次。每擺渡一次要三四個小時,一天也就是擺渡兩三次吧。期間,我們的工程師鄧郁清出了個疏漏,他坐筏子好不容易過了河,這才想到他的馬丟了,還留在岸上。是一時著急忘了馬,還是筏子上太擠馬沒有上來,不得而知,反正馬沒有過河。他的所有行程都在馬背上,把馬留下他只身一人過河有什么用?我說鄧郁清呀鄧郁清,真是個書生呆子 ! 丟了馬還不等于把你自己丟了 ! 他只是一個勁地給我檢討,我也就不好多批評他了。沒辦法,兩個人又陪著他返回對岸,好不容易在一個山岔里找到了正悠閑吃草的馬。那馬太寂寞,見了人就親熱地跑了過來。鄧郁清抱著馬脖子痛哭,惹得幾個陪他的同志也跟著流淚。
? ? ? ? 我們過通天河,一共用了 14 天時間。雖然損失了近百頭牲口,還死了三個戰(zhàn)士,有掉在河里淹死的,也有得病而死的。他們永遠地長眠在長江源頭了。無名無姓,也少有人知道他們的籍貫。我對著他們默默站了足有半個小時,心里難受呀 ! 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我身后站了一隊同志,他們也向戰(zhàn)友默默道別。不管怎么說,我們總算過了通天河,這是一個大關口,險關。隊伍重新上路前,我照例讓有關 的人為死去的同志做了墳,沒找到尸體的也要做個衣冠墳。他們是功臣,是看不到最后勝利的功臣,我們不能忘記他們。那些死去的牲口,我們也都掩埋了,不少戰(zhàn)士在掩埋牲口時,都淚流滿面地哭著。戰(zhàn)友呀,無言的戰(zhàn)友,沒有它們,我們是到不了西藏的 !
? ? ? ? 過了通天河,前面就是唐古拉山了。從通天河到唐古拉山,有 200 多公里路程,照樣是山路,比前頭更險要的山地。我們有意地放慢了行軍速度。唐古拉山地勢高險,空氣稀薄,氣候酷寒。再加上連日來的長途跋涉,病號驟然增多。缺氧這當然是威脅我們的大敵,但是與天寒相比,它也就不顯得那么厲害了。11 月的季節(jié),這地方的氣溫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說它可以凍掉人的鼻尖是一點也不假的,我們每個人的鼻尖上都留下了凍傷。還有小解,尿液沒落地就凍成冰條了。沒有火,是我們最難熬的,取暖、做飯都成了問題。劈柴、牛糞、衣物,凡是可以點火的東西都用上了??赡切〇|西畢竟有限,只能解決燃眉之急。一天晚上,我在宿營地巡走,突然看到遠處閃亮著一堆篝火,我的心里一下子暖和起來。我快步走上去一看,是連隊的陳連長給戰(zhàn)士們烤被雪水打濕了的大頭鞋,空氣中雖然散發(fā)著一股撲鼻的焦臭味,但我仍然有一種回到家的溫暖感。我問陳連長從什么地弄來的柴火,他說,政委,你仔細看看,是柴火嗎?我再次一看,是牛糞。哪兒來的糞?連長告訴我,這些天他和幾個戰(zhàn)士多了個心眼,把牦牛拉的糞特意收集起來,留著取火。藏家人不是都用牛糞火取暖做飯嗎?我握著連長的手,稱贊他說,好同志,你真是個有心人,為我們解決取暖問題找出了一條路子。以后幾 天,我們的隊伍就都開始收集牦牛糞。這些牛糞生起的一堆堆篝火,對后來我們進藏路上克服嚴寒帶來的諸多困難,起了十分大的作用。
? ? ? ? 我們在唐古拉山整整走了 22 天,才翻過這座雪山,到了藏北的重鎮(zhèn)那曲。接著我們又連續(xù)行軍半個月,終于到了拉薩。這是 1951 年 12 月中旬。
? ? ? ? 那天,拉薩久雪初晴,天空格外藍,整個拉薩城好像剛睡醒似的。我的心情很輕松,很愉快,我們到底勝利了 !
? ? ? ?此次進藏,使慕生忠和他的同事們心悅誠服地領教了泥淖地的厲害。黃河源頭和巴顏喀拉山確實令人望而卻步,難以跨越。這也是后來修筑青藏公路時他們放棄這條路線的原因。放棄了從這條進藏路線上修公路的打算,這并不能說明那一片一片的泥淖地嚇住了慕生忠。絕對不能這么認為。他們最終不是還跨越過了它嗎?
? ? ? ? 慕生忠在以后的許多場合都提到了他第一次進藏的事,一提起來就會說到酒。是酒給他助興,幫他走出了黃河源。
? ? ? ? 慕生忠被人稱為“酒司令”“昆侖酒神”。他渾身豪氣,一腔爽笑,也帶著酒的精神。
? ? ? ? 那是來到黃河源頭的第一天,泥淖地吞沒了十多個同志的生命之后,慕生忠又急又氣,雙眼都紅了。他在泥淖地前走了好幾個來回,然后站定,對隨行人員吼了一聲 :“拿燒酒來 !”大家自然明白他要干什么,馬上有人遞上一瓶酒。他接過一仰脖子就灌進了半瓶。他又將腰帶勒了勒緊,往地上一躺,就往泥淖地上滾去……
成功了 !
? ? ? ?沒有十分鐘,他就滾過了第一片泥淖地。雖然中間有過幾次停頓,反復。但是終究成功了。這辦法可行。人躺下后加大了身體接觸泥沼的面積,壓強小了,就不容易陷下去。再加上酒勁的刺激,他有了比平日更猛更烈的勇氣,就滾過了泥淖地。
? ? ? ? 慕生忠站在對面,渾身泥水,眼睛紅得像要噴火,他舉著手,說:“就照這辦法行事,喝酒。照我的辦法來,喝酒 !”
? ? ? ? 大家紛紛喝酒,打滾……
? ? ? ? 酒,在關鍵時刻起了作用。將軍對酒的感情又深了一層。幾分醉意的人往往能創(chuàng)造奇跡。這話有道理,將軍絕對信 ! 他們走過黃河源的泥沼地,酒是立了功的 !
? ? ? ? 慕生忠這一生都與酒的感情很深沉,也許就緣于進藏路上那瓶酒。年屆八旬的他,每日照飲不誤。老伴出門時,將酒柜加鎖,他撬開拿出來喝。他把喝完的酒瓶甩在花壇里,由家人去打掃。
? ? ? ?1993 年將軍再次重返高原,他來到昆侖山,雙手掬起昆侖泉的水,從臉上澆下,連連感嘆 :“好酒呀 ! 好酒在昆侖 !”
? ? ? ? 這一刻,他能不想起那瓶刺激他走過泥淖地的酒嗎?
? ? ? ? 酒呀酒,酒是將軍的魂 !
? ? ? ? 青藏的重重雪山是他拿酒灌醉。
? ? ? ? 青藏的條條冰河是他靠酒融解。
? ? ? ? 他以酒的柔情,展示性格的堅毅。
? ? ? ? 酒使他的額頭變得像昆侖山的巖石。
? ? ? ? 酒使他的雙手青筋暴起像一條條山脈。
? ? ? ? 酒使他的話語燙得像烈火,懦弱者一碰上他的目光就無地自容。
? ? ? ? 酒給了他生命。青藏公路是他生命的延續(xù)。
? ? ? ? 第一次進藏,有 20 多個指戰(zhàn)員和民工把生命永久地鋪在了進藏路上。這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這樣的不幸會攤在哪個人的頭上,誰也不愿有這個思想準備。用軀體鋪路的還有數(shù)百頭牲口。
? ? ? ?布滿傷痕的里程 !
? ? ? ?慕生忠的心緒無法安靜。他身子雖然到了拉薩,但心仍然喘喘不息地留在進藏路上。他很不甘心這次跋涉中的種種遭遇?;蛘哌@么說吧,盡管他可以像一些人那樣亮著嗓門對所有關心他這次進藏的人說,我完成了任務,按預定的計劃走到了拉薩。我活著到了西藏 !他慕生忠是個厚道人,當然可以講這樣的話,但絕對不會抬高嗓門講。是的,他是完成了任務,對一個軍人而言,他是打了一次勝仗。然而,他認為這個勝仗打得不漂亮,不體面,不理直氣壯,是打了一次“慘兮兮”的勝仗,不值得炫耀。他帶領的隊伍幾乎被黃河源擋住了,幾乎被雪山擋住了。實際上也擋住了,死了那么多人,死了那么多牲口……
? ? ? ? 慕生忠的心傷痕累累,怎么能平靜下來?
? ? ? ? 他常常站在窗前,望著黃河源的方向,發(fā)愣,聯(lián)想。
? ? ? ? 走一趟西藏為什么就這么艱難?
? ? ? ? 這樣發(fā)問之后,他甚至想過 :今生我再也不走這條路了 !
? ? ? ? 然而,當又一次推不掉的、組織上讓他再次進藏時,他還是不講
? ? ? ? 二話地承擔了起來……
第二次進藏 :1953 年 11 月至 1954 年 1 月
? ? ? ?到拉薩后,慕生忠就留下來了。他擔任西藏工委組織部部長,范明任中共西藏工委副書記。他們協(xié)助中央駐西藏代表張經(jīng)武及張國華、譚冠三等一起領導著和平解放不久的西藏黨政軍工作。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經(jīng)過內(nèi)心復雜而痛苦的感慨進藏的艱難以后,慕生忠才漸漸地平靜下來。他不會忘記第一次進藏的慘痛遭遇,但手頭緊張的工作有時使他不得不暫時忘掉??傊?,日子相對平靜了下 來。誰會想到,形勢所迫他要離開西藏了。
? ? ? ? 離開西藏是為了再次進藏。
? ? ? ? 當然有些意外,震驚。不過很快就習以為常了,他依舊坦然而痛快地領受了第二次進藏任務。
? ? ? ? 軍人嘛,是放在弓上的箭,隨時都準備射向需要射中的目標。戰(zhàn)士的靈魂如果安臥起來,情感的倉庫就會空虛。
? ? ? ? 那一葉已經(jīng)隨流水而去。
? ? ? ? 這一葉還得苦苦相追。
? ? ? ? 當時,兩路進藏的部隊大約三萬人。不說別的,光每天吃糧就需要 4.5 萬斤左右,還不敢松開褲帶咽飯。西藏本地不可能供給他們這么多糧食。部隊和拉薩黨政機關的吃糧全靠從內(nèi)地運來。拿什么運?駱駝,牦牛,還有騾馬,主要是駱駝。
? ? ? ? 眼下斷糧了。糧荒 !
? ? ? ? 部隊領導機關給指戰(zhàn)員們限量吃飯,每人每天只供四兩糧。四兩,壯實的漢子塞牙縫是夠了。只能是四兩,多了沒有。
? ? ? ? 那些抵制西藏和平解放的西藏上層反動分子,在這個關口更張揚著他們不可抑制的氣焰。你買我糧?可以。一斤面一斤銀子,一斤咸鹽八個銀圓,八斤牛糞一個銀圓。愛買不買,要活命你就得買。
? ? ? ? 拉薩河的每一朵浪花,都呼喚著救命的糧食。
? ? ? ? 張經(jīng)武當然比別人更心焦了,他好幾次在大會上憂心忡忡地說:我們現(xiàn)在吃的一斤面是一斤銀子的價,燒一壺開水就得花四個袁大頭。要命呀要命,我們是吃銀子過日子的 !
? ? ? ? 八廓街頭那些黑心的管家,得意地大聲吆喝著 :一個銀圓買八斤牛糞 ! 他們的身后是堆積如山的干牛糞。
? ? ? ? 糧荒發(fā)生了。
? ? ? ? 駐藏官兵和西藏工委機關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在饑餓中掙扎。
? ? ? ? 糧荒不能再繼續(xù)下去 !
? ? ? ? 受中共中央的指示,西北局支援西藏運輸總隊便應運而建。
? ? ? ? 慕生忠被調(diào)任運輸總隊政治委員,總隊長是王寶珊。王曾任榆林軍分區(qū)司令員,后來擔任西北公安總隊隊長。慕生忠到運輸總隊任職,這在許多人看來有些意外,他已經(jīng)用腳步丈量過一次西藏了,排著隊輪也該別人了。可慕生忠卻認為派他再次進藏是順理成章的事。正因為他跑過一次西藏了,輕車熟路,再跑一次會省去許多麻煩。這回他沒有去照相館照相,沒作死去的打算。他說,我不能死,我要好好地活著,給西藏運糧。大家都等著吃我運的糧食呢 !
? ? ? ? 他必須立即返回蘭州,籌備運糧之事。一匹馬早就準備好了,靜靜地拴在他住所前的拴馬樁上,靜候著騎馬人。
? ? ? ? 他沒有走青藏線,而是經(jīng)康藏線,趕往蘭州。他在對比,要看看這兩條進藏的路線,哪個更便捷。可以肯定地說,此時修路的事已經(jīng)開始在慕生忠的腦海里孕育出胚芽了。
? ? ? ? 一到蘭州,慕生忠就馬不停蹄地開始了籌糧的工作。
? ? ? ? 據(jù)說,那時候全國一共有 20 多萬峰駱駝。運輸總隊的胃口夠大了,他們從陜、甘、寧、青及內(nèi)蒙古等地征購了 26000 多峰,招募了 1200 多名駝工。
? ? ? ? 正是春夏之交的季節(jié),人和駱駝像炸了窩似的云集在小小的香日德。
? ? ? ? 慕生忠已經(jīng)用雙腳不辭辛勞地丈量過了青藏大地,對那里的地形地物心中基本上有了一定的底數(shù)。這次運糧該從哪里進藏他有新的考慮。黃河源那個地方是萬萬去不得了,川藏線更不可靠近,那兒的塌方太頻繁,一處塌方,全線都堵了。相比之下,還是走格爾木翻昆侖山經(jīng)可可西里進入藏北比較穩(wěn)妥。他已經(jīng)調(diào)查過了,這條路可取。
? ? ? ?考慮問題細致周到的慕生忠,決定派人先出發(fā)上路,打前站,為后面的大部隊開道。
? ? ? ?先遣隊的任務是探路,之后在進藏路建立四個站,這樣后面大隊人馬就會有落腳喘息的地方了。
? ? ? ? 從 1953 年 6 月到 10 月,四個站陸續(xù)建成。
? ? ? ? 格爾木站,站長劉奉學,政委由運輸總隊副政委任啟明兼任 ;
? ? ? ? 納赤臺站,站長尤忠,政委張宏儒 ;
? ? ? ? 可可西里站,站長齊天然 ;
? ? ? ? 溫泉站,站長張林祥。
? ? ? ? 這四個站的簡陋程度是令人難以想象的,每個站上只有兩頂行軍帳篷。相比之下,格爾木站算是奢侈了,因為它有一個為了防止野狼襲擊,用紅柳根圍起來的約一畝大的“柴禾城”。這個“柴禾城”就是今天格爾木的雛形,劉奉學們便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代格爾木人。
? ? ? ? 我 20 世紀 50 年代末進駐格爾木,作為格爾木的第一代后來人,我多次踏尋“柴禾城”遺址,展望與回顧,心潮難平。那兒一根銹禿了的帳篷固定釘,也能傾倒出昔日一片蓬勃的蒼涼 ;那兒敗落在地灶上的一縷斑駁煙跡,也能再生出掀天動地的軍號聲 ;那兒蕭條在冷風里的半堵殘墻,也能引出一隊進軍的勇士。孕育格爾木的“柴禾城”啊,也許你已經(jīng)從今天許多人的視野中消失了,但你永遠活著。我看到一列進藏的火車喜氣洋洋地歇在你的肩上。
? ? ? ? 慕生忠對運糧隊實行軍事化編隊和管理,列隊行軍,日走夜宿。前有領隊后設壓陣。每個駝工拉五至七峰駱駝不等,每峰駱駝馱四袋面粉,每袋 50 斤,再加上人畜自用的生活物資共 300 斤。民工的工資根據(jù)各人的工作量再加上分工支付,平均每人每月 25 元左右。
? ? ? ? 新的路線并不會也不可能讓他們一帆風順地到達拉薩。這本來是他們預料到的事,但誰都不想回避。新的路線遇到的是新的情況,遭遇的是新的挫折,受到的是新的打擊。還是 1982 年那次回到格爾木后的講話中,慕生忠比較詳盡地回憶了他們這次運糧路上的種 種不測 :
? ? ? ? 我們第二次進藏時也是從香日德出發(fā),所不同的是,第一次走的是東線,實踐已經(jīng)殘酷地證明,那條要命的路太難走了。這回我們決定改走西線,即由香日德向西行走300 多公里就到達格爾木,再南行進入昆侖山。事先調(diào)查得知,昆侖山以北大戈壁灘上只有格爾木河有水,其他地方的水就奇缺了。沿著格爾木河南上就可以進入可可西里,再翻越唐古拉山,走進藏北。這條路線也就是今日青藏公路的基本走向。是不是可以這樣說,我們此次進藏有意無意地在探索著給西藏修一條公路的路線。說有意是因為從我思想上講,這幾次進藏的現(xiàn)實使我不得不想到太需要修一條進藏的公路了。說無意是因為我慕生忠當時絕對沒有想到后來修青藏公路的任務會落在我的肩上。盡管一年后是我主動要求修青藏公路,但第二次進藏的前夕我還沒有做這樣的打算,確實沒有。這是事實。
? ? ? ? 就在運糧隊還在香日德集中時,也就是打前站去建四個站的同志出發(fā)后沒幾天,我也先行一步,帶領 20 個人,一輛吉普車,一輛大卡車,動身向格爾木行進了。從香日德到格爾木原本就有一條駝道,那是駱駝客留下的痕跡。駝道是很不規(guī)則的,常常走著走著路就莫名其妙地消失,哪兒去了?鬼知道。只見眼前出現(xiàn)的是沙礫、荊叢。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修路。哪是修路?嚴格地說是找駱駝蹄印,找不到時就找駱駝糞,風干了的駱駝糞是不會在短時間內(nèi)消失的。我們經(jīng)常走來回路,就是繞了一個大圈又回到了原地。把直路走彎,不是為了多看幾道風景,而是想 找到捷徑。誰會想到越是想走捷徑倒越是繞了許多冤枉路。我們自帶干糧,走得肚子發(fā)慌時,就找個有河水的地方停下來啃點饃饃,歇口氣。河水都結了冰,我們就從河上敲些冰塊化水喝。夜里都是在避風的坡下或河灣撐開帳篷過夜。太累了,不管天氣多冷,條件多差,大家躺下腳一伸就響呼嚕。大家輪流站崗,上崗的名單上雖然沒有我,但我哪一夜都要起來三兩次。操心呀,哪里會睡得著 ! 有一天晚上,我起來巡查時發(fā)現(xiàn)有一頂帳篷都被風揭得快倒塌了,同志們還在很香地睡著。我趕緊叫醒他們,整好了帳篷。真是受罪 !
? ? ? ? 就這樣,走走停停,遇著平坦的地方就坐上汽車跑一段路,路不通了,下車再修路。說來說去,還是步行的時候居多。300 多公里路,我們折騰了一個星期,才到了格爾木。我們原先看地圖時以為格爾木是一個村鎮(zhèn),做夢都沒有想到的是,我們看到的是一片鹽堿覆蓋著的無邊荒原,風沙鋪天卷地地刮著。只有格爾木站上的兩頂帳篷孤零零地挺立在山野,仿佛隨時都會被大風卷到西天去。大家問:格爾木在哪里?我說,我們的帳篷搭在哪里,哪里就是格爾木。之后,我把我手中的一根柳樹手杖插在我們準備搭帳篷的地方。沒想到這柳棍后來竟然成活了,它也成了格爾木的象征。幾年后我們在這個地方建了房子,又蓋起了樓房,起名就叫望柳莊。
? ? ? ? 在格爾木的第一夜,我考慮最多的是以后的路程,它肯定比我們已經(jīng)走過來的路要艱難得多,弄得不好糧食沒有運到西藏,運糧的人就會困死在半路上。為此,我在格爾木給北京發(fā)了電報,要求上級給我們供糧。只有我們吃飽活著,才能圓滿完成任務。
? ? ? ? 平心而論,這次運糧我們運輸總隊走到格爾木這段路還算順利。接下來,從格爾木往南開拔問題就大了。泥淖地倒是遇不到了,但新的難題更困擾人。這次走過的地方幾乎全被冰雪覆蓋著,歷來的生物禁區(qū),基本上看不到人家。偶爾見到一個牧人,遠遠地站著,用疑惑生硬的目光瞅著我們。冰雪世界使駱駝遭到了極大的災難,給駱駝帶的糧草吃完了,但沿途很少有草。好不容易找到一片草灘,駱駝也難以吃到嘴里。因為駱駝的腿長,習慣在沙漠中吃高草。青藏高原上的草,又矮又稀,且被冰雪或沙石蓋著,駱駝啃不上,彎下脖子死啃也啃不上。有的駱駝只得半臥半跪地啃草吃,真難為它們了。草料不足,一些駱駝很快就瘦成骨頭架子,倒了下去。那些駱駝死時的慘勁我今天回憶起來仍然心酸得像硫磺燒了一樣疼痛難忍。不少駱駝臥下去吃草后就再也撐不起來了,任駝工們使出多大勁去拉去拽,也起不來了。幾個駝工幫著拉也不行。無奈,他們只有把駱駝身上的面粉卸下來。分擔給別的駱駝,難舍難割地扔下它們,繼續(xù)趕路。駱駝也是他們的戰(zhàn)友呀 ! 長長的幾十里的運糧隊伍日夜不停地奔走著,誰也沒有清理過,一路上就這樣扔下了多少駱駝 ! 沒法去清理呀 ! 這些可憐的駱駝已經(jīng)感覺出主人要遺棄它了,便使出最后的氣力叫著,叫得一聲比一聲凄涼。主人也不忍心了,便又回轉去抱著駱駝痛哭起來,這時候駱駝的眼里也流出了長長的眼淚。沒有辦法,最后還得下狠心一步三回頭地扔下駱駝。
? ? ? ? 被遺棄的駱駝,過了幾天有些又緩過了勁,自己站起來了,在草灘上尋草吃。其實那是在尋找它的主人呢,孤孤單單的,一邊吃草一邊呼叫著主人。這時如果被后面運糧隊的人碰上,就把它牽上,讓它們歸了隊。它們見了主人,像丟失的孩子找到了娘,偎依著主人凄慘地叫著。誰聽了都心酸 ! 當然,這種第二次歸隊的駱駝畢竟是個別的了。
? ? ? ? 不僅僅死駱駝,人也有死的呀 ! 這一路的天氣太寒冷,人的抗寒能力總是有限的。還有,高山反應的殘酷摧殘,運糧隊人們的體質(zhì)普遍下降,不少人病得走起路來也搖搖晃晃,但還得走,只要有一口氣就得走下去。絕大多數(shù)人憑著堅強的意志就走到底了,也有一些身體實在弱得無法堅持下去的人,便倒下去了。他們走著走著就倒在駱駝前面,再也起不來了。駱駝見主人倒下了,也不走了,靜靜地站在主人身邊好久,不住地用鼻子蹭主人,但是主人已經(jīng)死了,再也喚不醒了。本來朝朝暮暮都挨著胳膊牽著手生活在一起的同志,現(xiàn)在冷不丁地把命丟在荒野,我們經(jīng)受不了這樣的打擊 ! 他們死了,我們也要設法找個地方讓他們安身。這樣收尸隊就成立了。我們做出了一個特別決定,抽出十峰駱駝專門馱運同志的尸體,運尸的人可以享受隊長的待遇,每月發(fā) 35 元的工資,這是我們運糧隊當時最高的工資。錢算啥?薄薄一張紙,風一吹就跑了。同志的命就是我們大家伙的命。大家爭著參加收尸隊,加的工資一分也不要。運尸這個事情可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簡單,整天跟死人打交道,當然是需要膽量的,但最重要的是感情。白天還好說,大家七手八腳地把同志的尸體捆綁在駱駝身上就是了。晚上到了宿營地,人要休息,駱駝也要休息,就得把尸體搬下來,集中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怕野蟲蟲傷害同志的尸體,還得站崗。第二天再把尸體一具一具地搬上駱駝。最后,我們返回到格爾木時,把這些同志的尸體掩埋在了荒灘上。這就是今天格爾木烈士陵園最早的一批英靈。
? ? ? ? 這次進藏運糧,駱駝的損失最慘重,死亡了近一半吧 !獻出生命的同志也有二三十位。1954 年初,我們僥幸活下來的人陸續(xù)回到了香日德。這時,一個個瘦得沒了人形。我的心里難受了好久,總覺得沒能很好地完成任務。我對大家說,我們是幸存者,我們命大,我們要感謝上天,也要感謝我們自己,特別要感謝我們自己。我們共產(chǎn)黨人用雙腳又一次走了一回西藏??傊?,我們活著回來了,這就是勝利。
? ? ? ? 就是在第二次進藏之后,慕生忠再一次想到了要給西藏修路。雖然在第一次進藏時,他的腦海里已經(jīng)萌動著修路的事,但是真正下定決心兌現(xiàn)這件事還是此次的進藏路上。他要修路的想法是那樣強烈,那樣急迫。沒有一條通往西藏的路是絕對不行的。他慕生忠可以帶隊第三次、第四次……給西藏運糧,運物資,但這不是長久之計,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 ? ? ? 修路 !
? ? ? ? 封閉很久的西藏人民和西藏山水,正用乞求的聲音呼喚著公路。然而,開往西藏的第一輛汽車還不知在哪朵云彩上寄托著。
? ? ? ? 西藏的公路在哪里?
摘自《共和國青海記憶叢書》之《青藏線》
青海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