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路徑思考-王玨

一.為什么會出現學業(yè)質量 從內容標準到素養(yǎng)導向的目標一族。
學業(yè)質量標準:學生完成課程極端性學習后的學業(yè)成就表現。
學業(yè)質量體現的是素養(yǎng)表現,而不是單單的英語單詞數量或考試成績。
課程內容: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怎么學?
課程內容是 內容標準
課程目標 一目標方式呈現英語課程要培養(yǎng)的核心素養(yǎng)。
二.為什么倡導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從內容單元走向課程單元,強調評價前置,學后反思)
1.名稱與課時
思考:為何要花幾課時的時間學習此單元?
2.教學目標
思考:此單元要解決什么問題,期望學生學會什么?
3.評價任務
思考:何以知道學生已經學會了
4.學習過程
思考:要經歷怎么樣的過程才能學會
5.作業(yè)與檢測
思考:學生真的學會了嗎
6.學后反思
思考:通過怎樣的反思讓學生管理自己的學習
三.為什么學習策略中增加了 元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之運用某種認知策略來解決問題。
一級認知策略第4條:通過分類等方法加深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
二級認知策略第2條:借助圖表、思維導圖等工具歸納、整理所學內容。
元認知是對認知的認知,意思就是好像就是好像分類這樣的的方式不怎么管用,似乎借助思維導圖的方式能更好地加深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
課堂上我已經很認真了,怎么還是不會了,是不是我應該在學習之前先預習,學完之后先復習再做題了,這就是元認知。
三種類型的評價
1.學習式評價(assessment as learning)
評價目的: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評價而進行的評價。
評價標準:自?。▽W后反思)元認知
2.學習性評價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評價目的:為了促進教和學而進行的評價
評價標準:具體(證據收集閉環(huán))
3.學習的評價(assessment of learning)
評價目的:為了評定學生學業(yè)水平而進行的評價
評價標準:公平(信度,效度)
四.如何去設計一堂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設計?
第一步 確定素養(yǎng)目標——解讀教材(主題,語篇滲透了哪些素養(yǎng)目標)——理解核心素養(yǎng)
什么是核心素養(yǎng):是指一個人在復雜多變的真實情景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今天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能力: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做成事)
價值觀念:主題意義理解、文化認同和尊重(堅持把事情做對)
必備品格:任務過程和任務結果的表現特診(愿意并習慣做正確的事)
第二步 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是把設計師做事的思考方式萃取出來,形成系統(tǒng)化的方法和原則。(以 Changes 為主題的單元設計)想給爸爸一個驚喜,重新布置家里的布局。
設計思維本質上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問題解決方法。
1.換位思考(注意觀察捕捉別人的問題和需求)發(fā)現問題
2.闡明問題(可能鐘放的位置,不容易被看見,需要歡動位置)界定問題
3.設想解決方案 提出假設
4.開發(fā)方案原型 進行推理
5.測試方案可行性 驗證假設
第三步 設計一個情景,任務,將所有素養(yǎng)目標融為一體,并互為關聯。
task1. 介紹重新設計的家具擺放位置。(圖文結合設計圖紙)
task2.介紹家具擺放位置的變化過程和變化結果(圖文結合,PPT演示)
第四步,在素養(yǎng)導向下的教學評一體化的設計

1.制定單元教學目標:以學業(yè)質量為主要標準
能讀懂語篇,提煉并描述關鍵信息
能借助關鍵詞和任務表情,推測說話人的態(tài)度
能用簡單句、意義連貫地描述圖片內容
能在向他人交流時,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
2.設計單元評價任務


3.設計單元學習任務

4.組織單元教學過程
5.制定課時教學目標

6.選擇單元教學內容
7.設計具體教學活動

8.設計作業(yè)目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