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種導(dǎo)致抑郁焦慮的消極思維模式,你知道嗎?
你經(jīng)常擔心一次考試失利會意味著你今年都會不及格?或者老板的未接來電意味著你會被開除?
有時你可能會陷入消極思維圈或認知扭曲,這會影響一切,比如你怎么看待自己,以及你覺得別人會怎么看待你。重要的是承認這種消極思維,因為從長遠來看,它是有害的,會導(dǎo)致抑郁和焦慮。

以下是新概念行為心理專家榮新奇教授整理的會導(dǎo)致抑郁癥和焦慮癥的10種認知觀念。但在這之前,我們想說本文章僅供教育目的,不能替代專業(yè)診斷。如果你懷疑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癥或焦慮癥,我們強烈建議你尋求專業(yè)醫(yī)生和專家的幫助。
1.小題大做
某次的考試失利,讓你感覺它會毀了你的成績,甚至更糟的是會毀了你的未來?
或者是你沒有進入理想的大學(xué),覺得這意味著你以后都不會成功?
你可能認為自己行為的結(jié)果或后果比實際情況更糟。這種專注最壞情況的習(xí)慣,如果不解決,可能會導(dǎo)致焦慮和抑郁感覺的惡化。
2.過度泛化
你總認為自己還不夠好,你的工作會被拒絕?;蛟S你在學(xué)校的戲劇中沒有得到你想要的角色,或者你的一個項目得了很差的分數(shù)……不管是什么,你會認為這是因為你缺乏才能或能力。過度泛化是用一個孤立的實例來總結(jié)自己。
將自己的失敗歸咎為自己缺乏能力,這會損害自己的自尊,可能會導(dǎo)致焦慮和抑郁癥。
3.讀心癥
你總認為你知道別人是怎么看待你的。你可能注意到某人表現(xiàn)很奇怪,并認為他們是在評判你。
總覺得別人在評判你可能會讓你不自在且焦慮。因此,這種焦慮可能會阻止你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比如冒險或嘗試新事物。

4.最小化
你會低估自己的成就嗎?你可能會認為你的成就不是什么大事,或者認為很多其他人也能取得這些成就,所以你的成就不值得慶祝。
這種將自己的成功最小化,甚至是忽視已完成工作的習(xí)慣可能最終會影響你的自尊,并導(dǎo)致抑郁感。
5.非黑即白的思維
你是那種認為事情不完美就不夠好的人嗎?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可能會讓你覺得事情只有兩面。
你可能會覺得,如果你沒有達到某個目標,你就永遠達不到,或者一次失敗的考試意味著你永遠都不會及格。這種思維模式會助長失敗主義,并阻止你達到你的目標和追求你的興趣。

6.最大化
你是否認為失去一個工作機會就意味著你將永遠失業(yè)?就像在試鏡中漏掉一個音符并不意味著整個表演就毀了。一次錯誤并不意味著你的失敗,還有很多待探索的機會。
傾向于關(guān)注和放大曾經(jīng)的錯誤,可能會加劇你的焦慮和抑郁情緒。
7.預(yù)測
你是否因為認為自己無論如何都不會成功某而避免參加俱樂部或進行競爭?你可能會因為害怕被拒絕而為辭職找借口。
不斷地預(yù)測或預(yù)期最壞的情況會導(dǎo)致缺乏動力或靈感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因為你一直期待失敗,最終你可能會感到更焦慮或沮喪。
8.自責(zé)
你經(jīng)常因為失敗的團隊項目或失敗的戀情而責(zé)怪自己么?
將自己置于一種無法掌控的局面,可能會讓你將問題內(nèi)在化,并因此而自責(zé)。自責(zé)對自尊的傷害尤其大,它會導(dǎo)致思維的惡性循環(huán),最終導(dǎo)致抑郁。

9.過濾
你是否曾經(jīng)得到過一份工作,但卻認為這沒什么大不了的,因為你還被其他10家公司拒絕過。你可能只考慮你所有的失敗,而不考慮成功,因為你認為你的失敗超過了其他一切。
如果你只關(guān)注所面對過的拒絕,而不承認它所帶來的一些好處,最終你可能會陷入一個持續(xù)消極的抑郁循環(huán)。
10.無視積極
你是否覺得自己不值得所獲得的那些成就?也許你獲得了晉升,卻覺得升職的應(yīng)該是別人而不是你。
總是考慮別人,想著他們比你更有資格或更適合做某事,這可能會傷害你的自尊,并導(dǎo)致焦慮和抑郁情緒。
你的想法和觀念是否與我們上述提到的相似?哪種錯誤的思維模式與你最有共鳴?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有需要的人;如果你急需心理援助,請和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