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學習成績,提防“多動癥”,家庭注意力訓練少不了!
專注是做事成功的關鍵,是健康心靈的特質(zhì)。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容易走神、散漫,上課聽不進去,學習學不進去,學習成績往往一般,甚至很差,對小學階段的學習方式更是難以適應。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專注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一般在孩子1歲到1歲半時出現(xiàn),3歲到7歲是孩子注意力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也就是說,孩子到了7歲,自控能力基本趨于穩(wěn)定。
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問題,將有效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

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對環(huán)境及新事物缺乏安全感,對新事物的信任程度低,因此以一種冷漠的態(tài)度視而不見。
并且孩子的理解力較差,缺乏學習的意識,不知道什么時候要學習,什么時候可以玩耍,難以從兩者之間抽離出來。
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家長要注意把握“三不一多”原則!

01??不打擾
當孩子專注于某一件物品或者事情時,家長要盡量做到不打擾,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和專注的氛圍,從而培養(yǎng)孩子精神集中、專注的能力。
02??不強迫
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越小的孩子,自控能力越差,專注的時間越短。
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即使在短時間內(nèi),也能讓孩子不被外界所影響,能沉下心來專注于一件事。
那么經(jīng)過鍛煉,孩子專注的時間就會不斷延長。
家長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不能強制性要求孩子靜下心來,要求孩子“不說話”或者“不要動”,而是要利用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由內(nèi)而發(fā)地集中注意力去做。

03??不縱容
家長不能縱容孩子過度使用電子產(chǎn)品,由于電子產(chǎn)品為了讓人保持高度興趣,會不斷采用碎片化的精神刺激,令人感到愉快,但頻繁的刺激會導致孩子難以主動保持專注,幾分鐘內(nèi)沒有足夠的外界刺激就會走神,注意力越來越分散。
因此家長要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chǎn)品的時間,避免對孩子專注力造成不良影響。
04??多陪伴
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離不開家長的參與。
家長可以引入一些益智且受孩子歡迎的玩具或者游戲與孩子一起玩,一起合作組建模具。
例如樂高積木、拼圖、魔方等,或者做串珠子、夾乒乓球等親子游戲,這些在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層面上都有很好的效果。

同時,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時曉俠主任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與孩子互動、娛樂過程里,也可以起到提升孩子專注力的作用。
以下這4個常用而又簡單的孩子專注力家庭訓練方法,家長在家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做。
1.捉迷藏
訓練方法:家長與孩子近距離玩捉迷藏游戲。
可以用窗簾、毛毯、棉被等輔助,把自己或孩子包裹起來,發(fā)出聲音吸引孩子注意力,猛然掀起窗簾、毛毯、棉被等。
家長一定要尋找與孩子的眼睛對視,并向孩子傳遞愉悅的眼神和情緒,孩子自然而然會被吸引并與家長進行互動。

2.拍照
訓練方法:家長可以利用拍照時,孩子看鏡頭來進行眼神的聚焦。
照相時用聲音或語言提示,在相機、手機旁以孩子感興趣的玩具或物品吸引孩子的眼神聚焦到相機、手機周圍。
堅持訓練一段時間后,逐步撤銷玩具等輔助物,同時縮短語言提示,慢慢地孩子就知道照相要眼神聚焦看鏡頭,也能鍛煉到孩子的專注力啦。
3.追彈球
訓練方法:家長可以找一個網(wǎng)球大小的(家長視情況而定可以適當增加球的大小)會發(fā)光的彈球,選擇傍晚跟孩子在公園,選擇一塊空一點的地方,把彈球輕輕扔向遠處,讓孩子尋著光源追球跑,也可以有意把彈球藏起來,引導孩子尋找。

4.指物
訓練方法:家長用手指著一件孩子感興趣的物品,同時語言提示,以引起孩子的注意。
要求孩子在看了這件物品后再與家長有眼光的接觸。
只有在孩子與家長有眼光的接觸后,才能把這件物品拿給孩子,同時給予獎勵,否則就將這個玩具收起來一會兒。
最后,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時曉俠主任提醒:注意力缺陷是多動癥最主要的表現(xiàn)之一,當發(fā)現(xiàn)孩子主動注意減退,被動注意增強,表現(xiàn)為注意力不集中,上課無法專心聽講,寫作業(yè)拖拖拉拉,做事有始無終,容易受外界干擾,家長要警惕是不是多動癥在作怪。
時曉俠主任提醒:多動癥是兒童最常見的發(fā)育行為障礙,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長及時帶孩子到醫(yī)院進行專業(yè)檢查,及時干預治療,以免造成孩子更大的傷害。

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