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之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shí)。
????????這首《夜雨寄北》是李商隱居留巴蜀期間,做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幕僚時(shí),寫給其愛妻王宴媄相思相念的一首情詩,可惜詩還沒有寄到長安,王宴媄離世已將近一年,等到李義山從巴蜀回到長安時(shí),家中已沒有了往日的人間煙火,只有妻子的遺像掛在冰冷的房中。此時(shí)此刻,睹物思人,往事如江海在心中倒騰,于是,李商隱留下了這首悼亡詩《房中曲》:
??????
《房中曲》
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
嬌郎癡若云,抱日西簾曉。
枕是龍宮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膚,但見蒙羅碧。
憶得前年春,未語含悲辛。
歸來已不見,錦瑟長于人。
今日澗底松,明日山頭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識。
????????作為李商隱的妻子,幸又不幸。幸運(yùn)的是兩人的愛情真摯而熱烈,平淡而持久,如果說元稹與其妻韋叢算得上是相敬如嬪,那李商隱和王宴媄則是舉案齊眉,不幸的是李商隱和王宴媄為生活奔波而聚少離多,以致陰陽兩隔卻杳無音訊。世界上最遠(yuǎn)的距離,不是生離死別,而是我站在你的墳前和你說話,你卻再也不能應(yīng)答。李商隱的痛苦,又豈是一首《房中曲》所能盡括。
???????李商隱是晚唐詩歌奇才,在用典方面,除詩鬼李賀勉強(qiáng)能與之一比之外,無人能出其右。義山之后,有一派詩人專學(xué)西昆體,然只是學(xué)到皮毛而已,義山之詩隱晦迷離,難于索解,以至留下“詩家總愛西昆好,獨(dú)恨無人作鄭箋”的慨嘆,我們妨以《錦瑟》來說明: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shí)已惘然。?
? ? ? ? 《錦瑟》一詩,有人注解為懷念妻子,亦有人注解為對自己年華的哀嘆,再有人解注成寫給令狐楚家一個(gè)叫“錦瑟”的侍女的詩,甚至還有人解讀成影射對唐王朝日薄西山的哀嘆...... 這或許是義山詩的詭謐之美吧。類似《錦瑟》的詩在李義山的詩集中比比皆是,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又如《碧城三首》:
其一
碧城十二曲闌干,犀辟塵埃玉辟寒。
閬苑有書多附鶴,女床無樹不棲鸞。
星沉海底當(dāng)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
若是曉珠明又定,一生長對水晶盤。
其二
對影聞聲已可憐,玉池荷葉正田田。
不逢蕭史休回首,莫見洪崖又拍肩。
紫鳳放嬌銜楚佩,赤鱗狂舞撥湘弦。
鄂君悵望舟中夜,繡被焚香獨(dú)自眠。
其三
七夕來時(shí)先有期,洞房簾箔至今垂。
玉輪顧兔初生魄,鐵網(wǎng)珊瑚未有枝。
檢與神方教駐景,收將鳳紙寫相思。
武皇內(nèi)傳分明在,莫道人間總不知。
????? ?有人考證《碧城三首》是李義山在修道其間寫給宋華陽姐妹的愛情詩,當(dāng)然,也有人考證是其諷刺唐明皇與楊貴妃的私生活。這些,在老夫看來,都不重要,唯詩之美才是令我們所心生向往之所。
????????李商隱一生可謂坎坷之極,十歲喪父,作為家中長子,自然而然就承擔(dān)起了家庭重?fù)?dān)。據(jù)他自己所寫的文章中記載其少年時(shí)期曾“傭書販舂”,即為別人抄書掙錢,貼補(bǔ)家用。十五歲時(shí)李商隱便已出類拔萃,到長安后,得到了白居易和令狐楚的賞識。特別是令狐楚,慧眼識才,不但解決了其生活上的困難,更是親自指導(dǎo)其文章詩賦,使其很快便名滿京城,同時(shí),也讓自己的兒子令狐绹與之成為朋友,朝夕相處。以至在其臨終前,囑托李商隱為自己料理后事,整理文集,足可見其用心之深。
????????然而,“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中了進(jìn)士后的李商隱,卻投入到了王茂元的麾下,且成了王茂元的乘龍快婿,這讓令狐綯顏面盡失。當(dāng)時(shí)的王茂元與令狐綯分屬不同的陣營。在牛李黨爭的環(huán)境下,李商隱的作為就成了這場爭斗的犧牲品。有時(shí)候,歷史的一料塵埃,落到個(gè)人身上就是一座背負(fù)不起的大山,跨越不過的鴻溝。李義山的命運(yùn)從此就注定了顛沛流灕,我們不妨從《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這首詩中,體會其無奈的清苦與悲涼: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被生活壓跨的李商隱,無奈之中多次求助令狐綯,可惜一次次的求助得到的卻是一次次的無望,李商隱在洛陽閑居時(shí),想起當(dāng)年和令狐綯一起讀書的情景,想依靠這種關(guān)系重新回到已經(jīng)加官進(jìn)爵的令狐綯身邊,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
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
????????這首詩很隱晦,卻也把心思表露無疑,作為郎中的令狐綯不可能讀不懂,然而,一想起當(dāng)年和自己稱兄道弟,和自己的父親情同父子,卻能不顧一切的投入到對手的陣營里,對于這種背叛,任誰也是無法原諒,于是,這封帶著情深意重的詩便就石沉大海了。
????????關(guān)于令狐綯與李商隱關(guān)系最終變成路人甚至仇人的過程,還有一件小事值得一寫,話說有一年重陽節(jié),李商隱拜訪令狐绹,但令狐绹正好不在家,于是李商隱在令狐绹家的墻上題了一首詩:
曾共山翁把酒時(shí),霜天白菊繞階墀。
十年泉下無人問,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學(xué)漢臣栽苜蓿,空教楚客詠江蘺。
郎君官貴施行馬,東閣無因再得窺。
????????這首詩的前四句寫的是李商隱追思令狐楚對自己的賞識和栽培,表達(dá)了感激之情,后四句很委婉的表達(dá)了對令狐綯的不滿。據(jù)說令狐綯回家看到這首詩,沉默良久,然后將房子鎖起來,不再開啟。?其實(shí),這首詩中因?yàn)橛小俺弊?,這在當(dāng)時(shí)犯了令狐楚的忌諱,作為兒子的令狐綯也就只剩下內(nèi)疚和憤怒了。當(dāng)然,這個(gè)情節(jié)的真實(shí)性值得懷疑,作為文壇和詩壇的高手,李商隱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級的錯(cuò)誤,更何況李商隱過來是有求于人。
????????李商隱一生留下了五百多首詩,其中《無題》詩占了很大部分,之所以叫無題詩,是因?yàn)樵娭兴那橐鉄o以名之,故曰無題,如以下三首:
其一
相見時(shí)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其二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xì)細(xì)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fēng)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其三
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yīng)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
????????人生百味,豈是一題可解,李義山詩亦如李義山人,曲折多變,起伏宕蕩,嘗盡苦楚,終化作幾首無題。
????? ?
?? ? ? 《唐才子傳》如此評述李商隱:
商隱,字義山,懷州人也。令狐楚奇其才,使游門下,授以文法,遇之甚厚。開成二年,高鍇知貢舉,楚善于鍇,獎譽(yù)甚力,遂擢進(jìn)士。又中拔萃,楚又奏為集賢校理。楚出,王茂元鎮(zhèn)興元,素愛其才,表掌書記,以子妻之。除待御史。茂元為李德裕黨,士流嗤謫商隱,以為詭薄無行,共排擯之。來京都,久不調(diào)。更依桂林總管鄭亞府為判官,后隨亞謫循州,三年始回。歸窮于宰相綯,綯惡其忘家恩,放利偷合,従小人之辟,謝絕殊不展分。重陽日,因詣廳事,留題云:"十年泉下無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又云:"郎君官重施行馬,東閣無因許再窺。"綯見之惻然,乃補(bǔ)太學(xué)博士。柳仲郢節(jié)度東川,辟為判官。商隱廉介可畏,出為廣州都督,人或袖金以贈,商隱曰:"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未幾,入拜檢校吏部員外郎。罷,客滎陽,卒。商隱工詩,為文瑰邁奇古,辭難事隱。及従楚學(xué),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每屬綴,多檢閱書冊,左右鱗次,號"獺祭魚"。而旨能感人,人謂其橫絕前后。時(shí)溫庭筠、段成式各以穠致相夸。號"三十六體"。后評者謂其詩"如百寶流蘇,千絲鐵網(wǎng),綺密瑰妍,要非適用之具"。斯言信哉。初得大名,薄游長安,尚希識面,因投宿逆旅,有眾客方酣飲,賦《木蘭花》詩就,呼與坐,不知為商隱也。后成一篇云:"洞庭波冷曉侵云,日日征帆送遠(yuǎn)人。幾度木蘭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客問姓名,大驚稱罪。時(shí)白樂天老退,極喜商隱文章,曰:"我死后,得為爾兒足矣。"白死數(shù)年,生子,遂以"白老"名之。既長,殊鄙鈍,溫飛卿戲曰:"以爾為待郎后身,不亦忝乎"后更生子,名袞師,聰俊。商隱詩云:"袞師我嬌兒,英秀乃無匹。"此或其后身也。商隱文自成一格,后學(xué)者重之,謂"西昆體"也。有《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詩》三卷。初自號玉溪子。又賦一卷,文一卷,并傳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