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典籍中共通的神秘智慧
你好,我是熊貓不著急,
這是一個緩慢的探索古老智慧,治愈與啟迪心靈的頻道
最近收到一些來信,問關(guān)于什么是愛,如何進入冥想,為什么總是痛苦等等普遍而本源性的問題,本期熊貓用自己局限的認知,陪伴大家慢慢走進那些延續(xù)千年,不斷被誤解,但仍然具有生命力的古老智慧。
本期內(nèi)容,會讓你更加體會到古老典籍《佛經(jīng)》、《道德經(jīng)》,《圣經(jīng)》,以及靈修,瑜伽,冥想,現(xiàn)代認知心理、接納療法等等到底是在說什么。
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謙遜的發(fā)掘這些關(guān)于內(nèi)在探索的指引,為了方便大家記憶,我們分為六點來談。
第一,我們內(nèi)在都存在著功能失調(diào)的疾病,而治愈它不能簡單依賴思考,而要靠體悟。
這個疾病是什么?什么又是體悟呢?
首先呢,所有的這些古老的智慧,它們都有一個核心的洞察,就是人類被自己的感官和思維所局限,進而創(chuàng)造了一種普遍的功能失調(diào),一種存在于內(nèi)在的疾病。
這在圣經(jīng)中,被描寫為,亞當夏娃偷食分別善惡樹上的智慧果,而被逐出伊甸園。
在東方神話《西游記》中,也有一個相似的片段,就是孫悟空在八卦爐中煉出火眼金睛,一種能分辨人和妖的能力,進而更加的好斗,大鬧天宮,被壓五行山。
它們都因為一種能力,一種分辨能力,而深受痛苦。
這種能力,是人類現(xiàn)今文化建構(gòu)的普遍基礎(chǔ)。這種分辨,創(chuàng)造了善與惡、好與壞、人與妖的二元對立,同時帶來了急躁、焦慮、暴力、鄙夷、恐懼、戰(zhàn)爭。
人們現(xiàn)實中所有渴求的東西,渴求愛,一個男人渴求女人,一個身處恐懼的人渴求安全,一個安全的人渴求刺激,一個弱小的人渴望變強,一個強大的人渴求返璞歸真,城里的人渴求城外,城外的人渴求城里。
這種外在渴望的本質(zhì),都源于一種內(nèi)在的渴望,渴望二元對立的終結(jié),渴望完整與寧靜。
而古老的經(jīng)典,都告訴了我們同一個答案,這個渴求無法在外相世界被滿足,
而需要用一種新的超越感官與思維的內(nèi)在心靈感知,被稱為“悟”。
“悟”不是基于頭腦的理解,而是內(nèi)心或者說是身體的感知,感知到表相對立背后合一的本質(zhì)。
《心經(jīng)》說“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道德經(jīng)》說“善之為善,斯惡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圣經(jīng)》說“愛你的敵人”
所有這些路標,都指向一種,我們無法用思維理解的,融化二元對立邊界之后的心靈感受。
就像《左手指月》中唱的“你是我,無二無別”。
而現(xiàn)今人類的思維是基于二元的,所以這個答案無法依靠邏輯思辨、推理演化得到,試圖通過思考得到答案,都是徒勞的。
但是,你的身體可以感覺到它,你會感到美好,會真摯,會興奮的顫抖,會發(fā)自內(nèi)心的共鳴,而這種感覺,就是體悟。
第二,超越到思維之上,而不是落入思維之下
在清醒的狀態(tài)下,帶著思維,超越思維,在看起來滿是分裂的世界里,體悟到合一,
在有形中看到無形,在鮮活中感受到空寂,在我中看到你,
這就是愛,是慈悲,是自然。
而思維會說,你是錯的,我是對的。
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融合、愛、喜樂的美好狀態(tài),
除了根本的轉(zhuǎn)化我們意識,還可以非常短暫的通過麻醉思維,退化到純動物狀態(tài)而感受到,
比如通過食物、酒精、性、藥物,但它們都讓你看到了天堂,卻無法安住,進而走向惡性循環(huán),它們落入了思維之下,而不是超越到思維之上,這就是成癮的本質(zhì)。
瑜伽、冥想、禪修、佛、道、耶穌等各種道路,都是讓我們在清醒中帶著思維,和思維做朋友,馴服思維,同時體悟到我們超越表相真實的本質(zhì),愛的本質(zhì),而不是麻醉思維,對抗思維。
第三,答案不在問題之外,而在問題之中
此刻,你的頭腦中會出現(xiàn)一系列基于傳統(tǒng)二元觀念而產(chǎn)生的問題,比如:
你覺得一元一定比二元好嗎?
融合一定比分裂好嗎?
要如何在冥想中,擺脫思維噪音,我總是安靜不下來?
我要如何從痛苦中解脫,我還有救嗎?
你能說些有效的方法么?
嗯,有效的方法一定有,但它聽上去沒有西紅柿炒蛋一共分三步,這么清楚,相比之下它更像一門藝術(shù)。
文字與語言是基于二元思維的,比如這些問題中隱含的比較、擺脫、解脫,無論它的初衷與起點是什么,它最終都回到了彼此分割的二元語境。
所以達摩說“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如果勉強用語言回答這些問題,我們的頭腦一定不理解,但也許身體可以多少體會到,我們可以嘗試用這樣一個句式,帶來一些啟發(fā)。
你要的答案,不在問題之外,而在問題之中。
你想要的解脫,不在痛苦之外,而在痛苦之中。
走上內(nèi)在探索道路的小伙伴,一定可以從這句話中感受力量和啟迪。
而這些話從邏輯上看起來是矛盾的,但這種矛盾會產(chǎn)生一種美,體會到這種矛盾的美感可以打開終結(jié)對立的大門,它會帶來接納的力量。
你想要的寧靜,不在噪音之外,而在噪音之中。
第四,形象與行為層級無法根本解決問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無為而無不為。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愛這個詞,是最被大家廣泛接受的,也是最容易產(chǎn)生誤解的。
當耶穌說“愛你的敵人”
它可以是和你的敵人擁抱,握手言和。
也可以是更加珍惜你的敵人,更加享受你的戰(zhàn)斗。
愛與合一,它不在形象與行為層面,它不管你是戰(zhàn)爭還是和平,它不幫你做選擇。它是一種意識狀態(tài),它永遠專注、有效,最能從本質(zhì)上解決問題。
如果你在合一的意識中,你選擇和平,那你是一名有魅力的外交官,你選擇戰(zhàn)斗,那你是一名戰(zhàn)斗的藝術(shù)家,一名太極高手,你永遠知道如何用最少的力量取得勝利。
所以不要糾結(jié)于形象與行為,戰(zhàn)爭或和平,工作或考研,出世或入世,不要糾結(jié)于選擇,
請關(guān)注自己此刻的意識狀態(tài),當你處于這種狀態(tài),你會像流水一樣靈活,你就不會走到進退維谷境地。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做如是觀”
形象和行為層級,也許可以消除癥狀,但是無法根本的解決問題。我們倡導和平,反對戰(zhàn)爭,而如果我們沒有超越形象和行為,沒有意識到本質(zhì)的合一,很快和平運動,會演化成一場戰(zhàn)爭。
我們會無意的走進,我們所反對的東西,成為自己討厭的人。
第五,讓評判變成發(fā)現(xiàn)
熊貓走入寧靜前,有一個簡單的方法。
就是凝視前方,問自己,
“如果此刻,眼前的場景就是一幅名畫,那是為什么?”
這個問題,把我們習慣性的評判轉(zhuǎn)向發(fā)現(xiàn),因為評判是基于既有思維的認同,而發(fā)現(xiàn)會從既有認同中解脫。
從評判到發(fā)現(xiàn),正好印證了美學的發(fā)展歷程。
美學最深的話題,是關(guān)于殘缺美的,關(guān)于一個斷臂維納斯的故事。
就像羅丹說的“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p>
這時,殘缺美的概念出現(xiàn)了,此刻,基于外在世界的美丑評判已經(jīng)不重要,美已經(jīng)不依賴外在,而依賴于你是否擁有洞察與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
美開始由外在轉(zhuǎn)向內(nèi)在。
現(xiàn)在永遠是人生中最光榮的時刻,而妄念會讓你無法認同這句話所帶來的內(nèi)在喜悅。
當我們陷入痛苦的時候,這句話,一定無法發(fā)自內(nèi)心的說出來,
你的心里一定會想,“什么?此時此刻,無法變得更好?最光榮?我要一直如此痛苦嗎?”
我們一直想從痛苦中擺脫,而它卻始終環(huán)繞著我們,痛苦的本質(zhì)與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第六,痛苦是不得不收的禮物
事實上,痛苦都是禮物,它在你作為一個點向前移動的時候,不斷的向后拉扯著你,
它不是阻撓你的敵人,而是告訴你,親愛的,你錯了,你不是一個點,你是一條線,
請接納我吧,我在讓你變得更長,
而當我們思維中前后方向的二元對立終結(jié)時,我們的自我認知的維度就提升了。
我們就從一個點,變成了一條線。
痛苦就變成了恩賜。
而我們基于對立與評判的迫切逃離,不會根本擺脫痛苦,世界會不停的以各種面貌,來提醒你,用那些讓你感到痛苦的東西,來提醒你,它不會用快樂來提醒你,因為快樂,不會讓你反思。
所以,除非我們超越了自我認知的維度,認知到自己的本質(zhì)不是一個點,而是更加廣闊的線,看到自己更加高維的存在。
不然,我們的痛苦便不會終結(jié)。
時刻問自己:
如果此刻是完美的,那是為什么?
這個問題,從評判轉(zhuǎn)為發(fā)現(xiàn),是掙脫局限思維的一個大門。
因為世界不會錯,世界一直是完美的,沒有行為可以逃脫宇宙法則。
道德經(jīng)中說“天地不仁,視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視百姓為芻狗”
宇宙的完美,不因個人好惡而轉(zhuǎn)移,它是一種冷酷的完美。
而會錯的,和不完美的,不是真實的存在,
而是我們頭腦對世界局限的認識,對于事物的片面定義。
視頻到這里,親愛的小伙伴,
此時
你我也就不再是兩個分割開的個體,
我就來到了你的世界,
我們就開始了連接,
我就成了你的我,你就成了我的你,
從此我們就有了羈絆,
不要害怕羈絆,不只你我
我們和萬事萬物都有羈絆,
都無法分離,只要此時
打開我們的心,去擁抱這個世界
帶著我們所有的傷痛
一個個的去接納它、打開它虛張聲勢的包裝
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
傷痛就會和我們自己
一起融化在這溫柔的空氣里
我們就分不清,哪個是我,哪個是你
我就可以在你真摯的微笑中,
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而這種感覺
就是愛
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