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丨強基計劃招生的,都是冷門專業(yè)嗎?


根據教育部規(guī)定,為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加強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選拔培養(yǎng),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原有的自主招生工作將不再開展。(點擊查看強基計劃詳情:教育部:2020年起取消自主招生,36所雙一流高校試點“強基計劃”招生?。?/p>
在教育部發(fā)布的強基計劃里,對招生專業(yè)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
“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要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yè)招生;”
在名校升學圈的粉絲群里,升學君也收到了很多家長留言:強基計劃主要招的數理化等專業(yè),都是冷門專業(yè)嗎?將來好就業(yè)嗎?
就此話題,升學君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1.強基計劃專業(yè),并不等于“數理化”
需要明確指出的是,強基計劃招生的,并不僅僅是“數理化”等專業(yè)。根據教育文件,強基計劃專業(yè)共包括兩類:
1)?傳統(tǒng)的理科、文科類專業(yè)。如教育部文件提出的數、理、化、生、哲學、歷史、古文等相關專業(yè)。
2)?新工科專業(yè)。這在教育部文件里,用“高端芯片與軟件”、“新材料”、“先進制造”“智能科技”,“國家安全”等詞語表述。而新工科主要包括新能源科學、非織造材料、光電信息科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生物制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智能電信、智能制造、智能醫(yī)學、航空航天、飛行器設計與制造、船舶與海洋……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大類招生及交叉學科培養(yǎng)越來越成為名校的主流趨勢??梢哉f,“強基計劃”里面的“基礎”二字,涵蓋了大量理學、工學、文學、哲學、歷史學、醫(yī)學、農學等交叉性基礎學科類別,只有法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類別關聯性較弱。
看到這里,你還會覺得“強基計劃”招收的是小眾專業(yè)、冷門專業(yè)嗎?
2.選大學,遠比選專業(yè)更重要
糾結于“強基計劃”如何選專業(yè)、將來如何就業(yè)的家長們,在升學君看來,這根本上就是杞人憂天。
首先,如果你只想/只能考個非常普通的一本、二本,專業(yè)真的非常重要,畢竟掌握一項實用性技能,對將來就業(yè)會有很多幫助。
但是別忘了,參與“強基計劃”的可都是雙一流高校、原來的老牌985高校,是國家投入重要精力去扶持的高校!考入這些名校的學生,將來的就業(yè)、深造會有難題嗎?更何況,對于這部分學生,相當于重點高校中的重點班,高校也開很多小灶:導師制、小班教學、推免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
這些雙一流高校能夠給你提供的教育、資源、見識、平臺,是其他院校遠遠無法比擬的。
再次強調一下,對于本科生而言,選大學,遠遠比選專業(yè)更重要!
3.基礎學科,具有非常強的延展性
大家還記得2019年,華為公司百萬年薪博士刷屏的信息嗎?

從上圖可以看出,這些“百萬年薪”的博士,所學的專業(yè),全部是基礎學科專業(yè)或者新工科專業(yè),這些專業(yè)在就業(yè)市場上的價值已經得到檢驗。
除了華為這種高科技型公司,數理等基礎學科的人才在其他單位也是“搶手貨”。升學君得知,某知名證券公司分析師崗位年薪30萬-50萬招聘畢業(yè)生,主要門檻有兩點:985高校碩士及以上學歷;數學、物理、計算機類相關專業(yè)優(yōu)先。
作為一家金融公司,為何不優(yōu)先招聘經濟、金融類畢業(yè)生,反而更青睞數學、物理、計算機相關專業(yè)?該公司招聘回答為:數學、物理、計算機等理科或工科專業(yè)畢業(yè)生,思維更嚴謹并且具有深度的數理基礎,他們在數據分析、數據建模、程序處理等方面的能力及可塑性,要遠強于單純經濟金融類畢業(yè)生。
另外,對于想跟進一步讀研、深造的學子來說,基礎學科的學生,往往具有非常強的延展性,特別是在一些前沿學科、交叉學科方面,基礎學科人才都是主力軍。
4.考名校,要有“國之重器”情懷
最后,升學君想表達的是:如果家長僅僅是抱著讀一個好大學、熱門專業(yè)的心態(tài)來看待強基計劃,往往會適得其反。就業(yè)很重要,但就業(yè)并不是上大學的唯一結果,就業(yè)應該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好的就業(yè)平臺更應該是對那些辛勤學子的饋贈。
強基計劃的定位是“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是為國家重大戰(zhàn)略領域輸送后備人才……可以說,強基計劃是一項國家戰(zhàn)略,它關乎著未來中國的創(chuàng)新能力、國際競爭力,是科技強國的重要體現。
全國高考每年約千萬考生,36所雙一流高校的錄取率近1.5%!能通過強基計劃招生的,比例遠低于1%!在千軍萬馬中,強基計劃勝出者都是金字塔頂尖的人才,某種意義上講,他們的未來,關乎著國家的未來!
所以說,有志于沖擊強基計劃的考生,更應該有一種心懷天下、國之重器的情懷,如果我們社會最頂尖的學生,都在鉆研著如何學一個“賺大錢”的專業(yè),我們的教育還有希望嗎?我們的祖國還有未來嗎?
版權聲明:本文由愛培優(yōu)團隊創(chuàng)作,如需轉載,請事先聯系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