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太宗去世后,李世勣為什么要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李勣?
眾所周知,李勣是唐初與唐太宗、李靖齊名的名將。有意思的是,李勣的名字有好幾個,除了因為小說而知名的徐茂公之外,李勣在唐太宗去世前叫李世勣,直到唐太宗去世后才改名。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大約從西周時期開始,避諱成為中國古代很常見的事情,直到清朝滅亡。而皇帝的名字是肯定避諱的,哪怕是死后追謚的皇帝。比如唐太宗的曾祖父叫李虎(唐太祖),導致唐朝人不用“虎”字而稱“大蟲”。

但唐太宗登基后下令:“世”和“民”兩個字都不用避諱,只不允許“世民”連用(有‘世民’兩字不連續(xù)者,并不須諱)。因為“世民”連用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所以唐太宗實際上取消了與自己名字有關的避諱。

因此李世勣在貞觀時期根本不要改名,取消避諱也是唐太宗的善政。然而唐太宗去世后,繼位的唐高宗為了顯示自己對父親的“孝心”,下令此后“世”和“民”兩個單字都要避諱,觀世音就在此時改成了“觀音”。

于是李世勣也改成了“李勣”,后來的唐朝史書也將“李勣”記載為正式的名字。實際上“李勣”這個名字用了二十年,而“李世勣”這個名字則用了三十年。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