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表示:在iPhone 等產(chǎn)品中,維修售后一直在虧錢
隨著蘋果公司的市值史無前例地突破 1.2 兆(萬億)美元,美國政府對蘋果的疑心越來越重,認為能達到這樣的高度不是壟斷就是騙。
蘋果作為目前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收入來源可不僅僅是開 iPhone 這一產(chǎn)品,還包括其他一些電子產(chǎn)品、軟件服務、維修服務等等。
****果公司在回應美國議員就科技行業(yè)壟斷問題提出的詳細詢問是表示:“提供維修服務的成本已經(jīng)超過了維修產(chǎn)生的收入”,言下之意就是:我們沒有再維修服務中獲取經(jīng)濟利益

這就意味著蘋果的維修業(yè)務,并沒有因為 iPhone 的火熱而得到盈利,反倒是連續(xù)虧損 10 年之久。這聽起開來有點讓人難以相信,大家都知道,蘋果的維修項目是出了名的貴。
但對于各大消費者來說,蘋果這樣的說辭著實難以接受。因為它的維修項目,是一個比一個昂貴。
就拿iPhone X 的屏幕來說,現(xiàn)在官網(wǎng)換屏幕依舊是要2069元,而第三方銷售的原裝屏幕價格在1200左右,價格相差一千元左右,而且還能賺,你說你不賺錢,反而虧,讓我們怎么相信呢?
至于蘋果是怎么虧的,蘋果自己并沒有說明,但是很有可能是蘋果的「以換代修」維修政策有關。
在除了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qū),保修期以內(nèi)出現(xiàn)故障的蘋果設備,可以不花一分錢,直接換取一臺同配置的新設備。而蘋果高管相信,在全球范圍內(nèi),「以換代修」的欺詐率也有 10% 左右,相信這是導致虧損的罪魁禍首。

那為什么就我國不支持呢?其實在2016年之前,我國也是享有同樣的政策的,為什么會被取消的導火索是什么?

由于有消費者投訴蘋果的依舊換新,還來的新設備,并不支持重置成「三包政策」所規(guī)定的一年保修時間,在 315 報道后,蘋果便升級了中國的「以換代修」政策,換來的新機的保修和零售機一樣,同為一年。
但就是因為這么良心的政策,被不良商家甚至是不懷好意的消費者惡意利用,故意制造故障設備,或低價收購故障設備,找蘋果套出的新機,然后轉手賣掉,相信這類新聞大家也多少有看到過。

根據(jù)當時外媒的報道,在2013年,蘋果在維修售后業(yè)務虧損達 11 億美元,經(jīng)蘋果公司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當年在中國有 60% 以上的 iPhone 修理請求,都是欺詐行為。
蘋果在經(jīng)過兩年的斗爭之后,實在是斗不過這群犯罪分子,蘋果只能將整個「以換代修」政策全部砍掉,不過欺詐率仍在居于 20% 左右。
蘋果表示:在iPhone 等產(chǎn)品中,維修售后一直在虧錢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