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釋然,到釋懷,才容易看懂“海的盡頭是草原”
《海的盡頭是草原》溫情而來,如果只看這個片名,或許不少人會聯(lián)想起愛情片的,可未必感興趣。但隨著好口碑不斷而來,也讓我們充滿期待,這“愛情片”真那么好看?
其實這不是愛情片,這可是一部根據(jù)“三千孤兒入內(nèi)蒙”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描述了一個愛與救贖的感人故事。

電影的導演是爾冬升,他就是擅長真實題材。由于故事本來就是基于真實歷史背景,而且還是在令人向往的蒙古里真實取景,整部電影猶如一部紀錄片那樣,令觀眾們看得津津樂道。
電影貴在沒有刻意去煽情,只因這個歷史背景已經(jīng)令人心酸,再以孩子的角度去描述故事,當然在情感上能直戳觀眾們的心底。

但放心,導演已經(jīng)把情感加以控制,可盡力融入更多笑點,讓觀眾們無需用上整包紙巾哦。
或許就是在哥哥問出了這句:“恨過我們嗎?”
然后妹妹想了想,再認真地答:“小時候曾經(jīng)有過。。。。。?!?/p>
這一刻,全場觀眾大多數(shù)都不經(jīng)意的落淚了。

片名叫“海的盡頭是草原”,或許大家知道是在蒙古的故事,草原是確實的。但“?!蹦兀瑑?nèi)蒙可沒有海啊,電影里也沒有大海的場景啊,那片名為何是這樣?這確實要把電影看完了,看到最后了,才“釋然”過來。。。

確實,這部電影就是描述人要用一輩子才能釋然的故事。在世間上,很多事情都不能用對或錯來形容,尤其是對于親情。
所謂 “虎毒不食子,狼兇不吃父”,無論是什么樣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的。
這部影片的魅力在于能令觀眾們有墮入感,這是對于角色情感上的墮入。相信不少觀眾會墮入到小女孩的角色中,想著:到底媽媽是不愛我了么?
更有觀眾會墮入到媽媽的角色中:如果是我,我能舍得這樣做么?

影片里更動人的角色就是馬蘇所演繹的媽媽,她完美展現(xiàn)出游牧民族人民的善良、勇敢,再加上自身的漂亮。真、善、美并存的她,用真情讓收養(yǎng)的女兒從釋然到釋懷。
相信不太認識馬蘇的觀眾們,或許會誤認為導演真的在草原上找來角色主演。

其實電影中確實邀請了不少當?shù)厝罕妬碜鲅輪T,加上在草原上取景拍攝,并進了蒙古包里一探究竟,整片就是給觀眾們真切感。
尤其導演是盡量以小孩的角度去描述劇情,以小孩的視野去拍攝場景,以小孩的思想去感受細節(jié),整部電影的細膩感是值得我們?nèi)ジ袊@的!

“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是國家的指示,也是草原人民的使命。我們是值得和家人們一起步入影院,去感受這份偉大的愛,去尋找人性中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