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一輪復習配套刷題練習(全集)

離子反應I
相關知識
①電解質定義,電離,強弱電解質
②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規(guī)則
③離子方程式常見錯誤的產生原因
?
知識講解
①電解質: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能導電的化合物
屬于電解質的物質:酸,堿,鹽,金屬氧化物,水
?
②非電解質:水溶液和熔融狀態(tài)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
屬于非電解質的物質:化合物-電解質
如果一個物質不是化合物,那么它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
③電離:電解質解離成為離子的過程
根據是否完全電離,將電解質分為強電解質(完全電離)和弱電解質(部分電離)
屬于強電解質的物質:強酸,強堿,(大多數)鹽
屬于弱電解質的物質:弱酸,弱堿,水
?
有關于電解質部分的常見考點:
i. 物質分類,即直接問物質是不是電解質,是強電解質還是弱電解質
處理方法:按照上面的物質分類,直接做判斷題即可
但某些情況下,題目會加入附加條件,比如是電解質但水溶液不導電,是電解質但熔融態(tài)不導電等,需要根據物質性質進行一一對應。
?
ii. 根據物質的導電性,判斷是否為電解質
其可能有以下的幾種情況:
e.g.1. (水溶液)將硫酸鋇放入水中不能導電,所以硫酸鋇是非電解質(×)
問題:事實敘述不正確(硫酸鋇是電解質),這句話本身的邏輯也是錯的(沒考慮熔融態(tài))
e.g.2. (熔融態(tài))液態(tài) ?不導電,所以屬于非電解質(×)
問題:事實敘述不正確(HCl是電解質),這句話本身的邏輯也是錯的(沒考慮水溶液)
e.g.3. (水溶液但能導電)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導電,所以 ?是電解質(×)
問題:事實敘述不正確(NH3是非電解質),這句話本身的邏輯錯誤比較隱蔽(需要NH3自己能電離,而不是它與水反應后的物質能電離,從而導電)
p.s. 這些問題變化一下,成為逆命題,否命題和逆否命題來考察也是常見情況,本質一樣。
?
iii. 溶液導電性與物質分類的關系
其可能有以下的幾種情況:
1. 自身是非電解質,但水溶液能導電的:SO2,CO2,NH3等
本質:這些物質能與水反應生成電解質,而后電離導電,但他們自身不是電解質
2. 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但遇水能導電的:鹵素單質,與水反應的活潑金屬,部分混合物(比如漂白粉,加碘鹽等)
本質:這些物質不是化合物,因此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單質是可以與水反應產生電解質,而后電離導電,混合物是溶于水后,物質電離導電。
?
iv. 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的區(qū)分方法
這里敘述的區(qū)分方法,是從物質分類以外的角度上來說的,考的也只有弱酸弱堿,一般常出現的是以下幾種。
1. 導電能力
對它來說,常見的敘述有兩種:
一種是熔融態(tài)(液態(tài))下能否導電,能導電的一定強,導不了電的不一定弱。
一個是水溶液狀態(tài)下的導電能力比較,一些問法比如,在水溶液中,強電解質的導電能力一定強于弱電解質。但水溶液中的導電能力,是與溫度和濃度相關的,不能直接比較。
2. 性質強的制備性質弱的:強酸制弱酸,強堿制弱堿
3. 對應鹽的酸堿性,反推原來的酸或堿的性質強弱(只考慮一元酸堿即可)
比如醋酸鈉是堿性,說明醋酸是弱酸,氯化銨是酸性,說明一水合氨是弱堿。
4. 通過某濃度下,某酸某堿的pH來判斷強弱。
?
一些常見的錯誤:
1. 通過酸堿指示劑判斷性質強弱
指示劑只能判斷有沒有性質,至于有多少,不能直接量化(顏色可能是一方面,但這會有很大的誤差)
2. 通過pH,離子濃度等方式量化濃度,進而判斷性質強弱
這個是對的,但需要限制溫度(如常溫)和物質濃度(如酸的濃度都是XXX),才能去判斷。
只去比較/看這個數字的大小,多少,這個比較就沒有意義了。
?
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略講,或可以不講)
i. 寫: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ii. 拆:只有強酸,強堿和可溶鹽可以拆分
強酸:HCl,H2SO4,HNO3,HBr,HI,HClO4
強堿:NaOH,KOH,Ca(OH)2,Ba(OH)2
可溶鹽:鉀鈉銨鹽硝酸鹽,碳酸氫鹽醋酸鹽
難溶鹽:碳與二硫除上面,硫酸不溶鋇和鉛,鹵素與銀不待見(這句要說明一下,不在難溶范圍內的,視作可溶,比如硫酸不溶鋇和鉛,所以硫酸銅是可溶的,微溶情況不考慮)
iii. 刪:刪去等號/可逆號左右重復出現的離子,等量刪去
e.g. 2FeCl2+Cl2=2FeCl3,拆分后,需要左右刪除4個氯離子。
iv. 查:查原子守恒,電荷守恒,并確認條件不缺失。
這里一定要注意,離子反應發(fā)生后,一定會涉及某些離子的濃度下降,比如轉化為氣體,沉淀和弱電解質。
?
⑤離子方程式的常見錯誤
基礎的,不考慮用量的離子方程式常見錯誤,一般包含如下幾類:
i. 拆分錯誤
這一般分為兩種情況,拆分錯誤與忽略拆分后內容
?
1. 拆分錯誤:

這里是工業(yè)上生產漂白粉的操作,工業(yè)上用的氫氧化鈣是難溶的石灰乳,不能拆分。
這里主要是需要注意兩點,一點是難溶物質的口訣,一點是題干場景的描述。
?
2. 忽略拆分后內容:

認為氫離子與氫氧根并沒有生成沉淀,從而不寫入式子,這也是錯誤的。
?
ii. 守恒關系
守恒關系實際上分三種,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在排查錯誤的時候,查后兩種即可。
?
1. 電荷守恒:

左側一共帶2個負電荷(氫氧根的),右側只帶了1個負電荷(偏鋁酸根的),電荷不守恒。
?
2. 原子守恒:
Na+H2O=Na++OH-+H2↑
左側有2個氫原子,而右側有3個氫原子,氫原子不守恒。
?
iii. 與事實不符
雖然配平等內容均正確,也沒有物量錯誤,但是不符合客觀事實,大概有以下的常見情況。
1. 不符合氧化還原反應事實
比如與硝酸的情況,與鐵相關的情況,與4價硫,與次氯酸根相關的情況。
這些物質通??梢匝趸阶罡邇r/還原到最低價,但式子中不會這樣寫~
2. 遺漏條件
不加熱情況下,溶液中銨根與氫氧根不共存,但無法產生氨氣
3. 能力不足的
氨水不能出偏鋁酸根,二氧化碳不能出三價鋁離子等。
復分解和氧化還原都會遵循強制弱的情況,以弱制強的情況是少數。
4. 可逆過程
在可逆過程中,比較容易錯的是水解。
一種是多元弱酸分步水解,結果水解方程式合并,一種是微弱水解未寫可逆符號。
其他的可逆過程也不是完全不考,但相對比較簡單,也可以從其他維度判斷。
5. 電化學反應
電解池陽極的電極反應,涉及活潑金屬的,電極反應式書寫不是電極直接反應。
以及得失電子的數目錯誤,未考慮電極所處的環(huán)境氛圍(酸性/堿性環(huán)境,生成物和補充的離子可能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