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與你無關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以下簡稱來信)改編自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說,導演徐靜蕾巧妙設置敘述視角、方式與形式,使這個故事別開生面,區(qū)別于原著小說,表現(xiàn)出電影藝術的自身特色,具體體現(xiàn)在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倒敘的敘述方式、書信的敘事形式。電影講述的是1948年的深冬,作家在41歲生日的晚上收到一封厚厚來信,此信出自一個瀕死女人之手,所言是她對他將近20年的愛戀,但他卻一無所知。
一、“我”的敘述視角

“你,從來也沒有認識過我的你:我的兒子昨天死了,為了這條幼小的生命,我和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影片從一開始便是一個女人的自述,直接以“我”的視角進行敘述,甚至故意隱沒了男主角。
讀信的是男主人公,但敘述者是“我”,觀眾通過“我”的敘述從而認識男主人公。“從敘事上, 電影已經表達了與小說全然不同的態(tài)度——女主人公不僅不屬于男主人公, 反而是她通過敘述‘構建’了男主人公的形象?!边@種第一人稱的敘事視角就像那句話“我愛你,與你無關”,將女主角完全獨立于男主角之外,更加鮮明地突出影片中的女性角色,“我”有獨立的思想,“我”并不屬于你,這場愛情的主導者始終是“我”,而你一無所知。觀眾通過旁白式的自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識的覺醒,“我”愛你,但這份愛是獨立的,單方面的付出,正如尼采所說的:“女人對愛情的理解是??整個身心的奉獻,毫無保留的、不顧一切的。她的愛所具有的這種無條件性使愛成為一種信仰,她唯一擁有的信仰?!彼恢挂淮蔚卦谛胖袕娬{著這種信仰,但也許自己也沒意識到她愛的實際上是自己的愛情,與對男主角的愛相比,她更加執(zhí)著于自己這種愛人的方式。這種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充分表現(xiàn)出了女主人公的自我意識,也正因如此,影片始終透著凄婉的孤獨感,女主人公孤獨而生,孤獨而死,來時孤獨,去時也孤獨,一生中仿佛只有自我,一個只是愛著那個作家的好似不求回應的自我, “我”愛你,但始終與你無關。
從藝術效果上看,“我”的敘述視角使整部影片更具真實和親切感。觀眾通過“我”去看去感受,一起快樂又一起悲傷,一同柔弱又一同堅強,感同身受,極具感染力,就連細思下不符合邏輯的情節(jié)看上去都是那么合理,因為敘述者始終引導著觀眾,讓觀眾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仿佛自己便已成為那個陌生女人,自己深深地愛著那個似乎健忘的作家。同時“我”這種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也是陌生女人吐露肺腑 ,表達情感的最佳形式,“我知道女人們經常向你這個嬌縱壞了的人說這句話,可是請你相信我,沒有哪個女人像我這樣死心塌地的愛過你,過去是這樣,這么多年過去了,仍然是這樣……”這也是唯一一次向所愛的人表達自己真摯而深刻的情感,采用第一人稱更加接近心理的真實,我們仿佛能走進陌生女人的內心世界,清晰地感知著她的情緒,了解她兒子死去的那刻的孤獨與絕望,看見她獨自在昏黃的燭光下在泛黃的素箋上寫下她的熾愛,她的欣喜,她的堅強,她的絕望與悲涼……無需多余的表情動作,更無需多余的對話與交流,只要以“我”這個陌生女人的角度平淡地講述著,情感自然的流露便足以真實動人。
可以說,從“我”的角度進行敘述,這個陌生女人便不再是簡單的敘述者,而更像是情緒與氛圍的渲染者。
二、倒敘的敘述方式

整封信都是回溯式的,屬于倒敘的敘述方式,倒敘是一種逆時序。
“我的兒子昨天死了……”,而這個陌生女人也將要死去,陌生女人由自己的童年開始敘述,隨著自己的回憶,回憶自己從少女到少婦的成長過程。這種回溯式的敘述能使整個故事更有懸念,引人入勝,影片一開始便告訴觀眾這是一個已經死去的陌生女人的來信,引發(fā)觀眾想象與思考:這個女人為什么要寫信給這個作家?為什么對作家而言這個女人是陌生的?很多影片都采用這種敘述方式,如前蘇聯(lián)影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年邁的上尉帶領幾個年輕的人在掃墓,然后倒述墓碑下犧牲的年輕的女戰(zhàn)士們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可歌可泣的故事。影片《辛德勒的名單》、《泰坦尼克號》等也采用了這種方式。
與此同時,《來信》以陌生女人的死亡,作家收到陌生女人的來信開始,直接奠定了整部影片凄婉傷感的感情基調,“可是你如果拿到這封信,你就會知道,這是一個已死的女人在這里向你訴說她的身世??吹轿疫@些話,你不要害怕,一個死者別無祈求……”這注定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注定是一段沒有結果的愛情,就連作家的替代物——他們的兒子,也死了,信的一開始寫道:“我的兒子昨天死了……”所以這份凄婉從影片一開始便緩緩地流淌進觀眾的心靈深處,無論陌生女人少女時期愛意萌生還是重回北平與作家相戀的那幾天,飛翔的風箏,美麗的白玫瑰,溫情脈脈,深情款款,看似甜蜜,卻也終敵不過結局的悲傷,也更加襯托了結局的悲傷。“我的兒子昨天死了”,而在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也已經離世,可謂感人至深。
這種倒敘的方式也避免了敘述的平板與結構的單調?!秮硇拧分v述的主要是一個陌生女人寄給作家的一封信,以始終如一的敘述方式貫穿整部影片,主人公也沒有多大的情感波動,為了凸顯陌生女人近乎自虐的愛,一切都被淡化,對話少,人物少,甚至情節(jié)也是少的,同時,由于影視藝術的限制,結構也變得單一,導演采用倒敘的方式極大程度改善了這些,從而避免了敘述的平板與結構的單調。
三、書信的敘事形式

本部影片最吸引人的還有其無法脫離原著的書信體的敘事形式,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環(huán)境心理的描寫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的實現(xiàn)都離不開那封陌生女人的來信。
“書信是相隔較遠,暫時見不到面的人們相互交流情感與思想的工具?!蓖旭R斯.哈代曾說過:“用書信體講故事的優(yōu)點是,聽到一方的話之后,你會不斷被引得去想象另一方會有何感受,并急于了解另一方是否像你所想象的那樣感受?!庇捌械淖骷沂亲x信者,而此時的觀眾也不僅僅是影片的觀眾,也更是這封信的讀信者,與影片中那個作家視角相同的讀信者,這種書信體的敘述形式更加接近心理的真實,能使觀眾感到親切,將讀者直接帶入陌生女人的內心世界,同時也仿佛作為男主角在讀這封信,也能更好地理解男主角在影片中的作用。就像哈代所說的那樣,會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急于去想象、去了解主人公的感受,也更易為影片中主人公情感所影響和動容。而書信可以反復讀看的設定也加深了影片中陌生女人的情感表達。
影片中使用書信體,以旁白而非演員間對話的方式敘述整個故事,增加了影片書面性色彩,淡化了口語,符合影片的情感表達特點以及其文藝的影片類型?!澳愕穆曇粲蟹N神秘的力量,讓我無法抗拒,經過幾十年的變遷,依然沒變。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在墳墓里,也會涌出一股力量,站起來,跟著你走。”“我毫無閱歷,毫無準備,我一頭栽進我的命里,就像跌進一個深淵?!币磺卸硷@得那么淡雅不落俗套,就像影片中純潔的白玫瑰般,從始至終都圍繞著陌生女人那份執(zhí)著但不可得的愛,毫無雜念,因為整個故事的敘述過程沒有任何其他人的干預,始終是陌生女人在表達著她想表達的,訴說著她想訴說的,更加表現(xiàn)出這是一個人的愛情這個事實,這是一封信卻更是一個故事,通過信講述的故事帶給觀眾情感的悸動的同時也帶給觀眾心靈的震撼和凄美之感的唯美享受。
?

一個看似平淡無奇的愛情故事因其獨特的敘事技巧而深刻動人,可以說《來信》這部影片的成功與燈光、音樂、鏡頭的設置密不可分,但吸引人的最主要因素還是獨特的敘事技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