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事不對人以及個人寫作淺談
對事不對人以及個人寫作淺談
關(guān)于“對事不對人”的一點個人見解及個人寫作淺談 之所以想寫“對事不對人”,主要是因為上一個(因上傳順序和寫作順序略有不同,應(yīng)該是上上個專欄,即隨筆二中的內(nèi)容)姑且算是短篇文章中的一句話:就比方說這個“自如”,他是指無拘無束到無法無天的地步嗎?要是這樣理解,那就實在太可笑了。當然了,我不會嘲笑你…… 這句話中,我本來想表達“太可笑”的是錯誤理解這件事本身,而非錯誤理解這件事的人,只是我又扯到其他大道理和個人想法去了。為了補充說明以及寫一下自己對于“對事不對人”的一點理解,我就寫了這篇文章。 是的,在那一段話中,我所說的可笑的是那一件事,而不是做那件事的人。原因在那一段話里有提到,人都是從無知到有知的,至少在我所見到的人中,沒有誰是生下來就懂得一切的,就算活了很久也不敢說都知道,也都有犯錯的時候。所以做錯一件事并不可笑,當然了,得先明確那件事是不是做錯了。 簡而言之,對事不對人就是要認識到錯誤的事情本身是錯誤的,而不是做了這件事的人是一個錯誤的人。如果錯誤的事情是因為做這件事的人是一個錯誤的人,那豈不是說一個正確的人殺了人也是正確的?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說法,有些矛盾只有放大之后才更容易看清矛盾的本質(zhì)。同時,道理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是道理,有些事情是要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間地點去做才是正確的,這和對事不對人不一樣,需要區(qū)分。 說了太多補充條件,或許看到這里已經(jīng)暈頭轉(zhuǎn)向,那么在這里小結(jié)一下。我對“對事不對人”的理解,是對錯誤的事情進行分析,明確這件錯事的各個原因,而不要揪著做錯事的人不放。同樣也不要借由“對事不對人”來為人的因素開脫,為人開脫是對他好還是害他呢?所有道理都是我們通往好的工具,而非歪曲事實的手段。當然,這又是其他的道理了。很多事情都要講究程度,不要極端化,因為極端化之后是很容易犯錯的。 說到這里,也就說得差不多了,可能只算是個人愚見。而知道道理只是基礎(chǔ),做到才是真正的懂得了道理。 對于這句話我想到的實例是我以前聽到的一首歌,名字叫“殺伐”,是劍網(wǎng)三惡人谷勢力的同人歌,里面那一句“是非對錯一生烙上”讓我印象深刻。一個人做了錯事,他就是壞人,一輩子都是個壞人了嗎?這自然是不一定的。 可能馬上又有人說,你看很多企業(yè)不收有過案底的人,考公務(wù)員不能觸犯過刑法。我想,這是程度沒有把握好或者說是對于道理只在一定條件下才是道理的理解不夠深刻,又或者是道理有所混淆所導致的。犯錯要承擔后果,這是大家的共識,而觸犯刑法的后果不僅僅是自由刑等接受過的處罰,還有社會信用缺失的印記。又試想,一個有前科的人來為人民服務(wù),你信得過嗎?或許你可以,但至少在現(xiàn)在社會道德條件下,很多人是信不過的。 大多道理都是在一定條件才是正確的,“對事不對人”也并不能解釋所有的事情。而許多時候,犯了錯所付出的代價,是永遠彌補不回來的,所以不管男女老少,我們每一個人許多時候都應(yīng)該多一份慎重。 曾經(jīng)看到第一序列的作者會說話的肘子寫過一句話,大概意思是有傾訴欲望更適合成為一個作者,對此我比較認同。我是一個傾訴欲望很強的人,不過很多時候我的傾訴對象是我自己,所以你或許會覺得我很內(nèi)向。 說到這個,想起以前一件事。那首我的一個道姑朋友流行的時候,一個朋友戲稱我為他的一個作家朋友,作家自然是算不上的,不過我想“秀”一下我的寫作經(jīng)歷了。除了正常的寫作文之外,最早寫作應(yīng)該是在初三,不過那時候沒看多少書,之后也多是看的網(wǎng)文,畢竟許多經(jīng)典都枯燥無味。高中時候,大概在練習本作文本筆記本上寫了一兩百萬字幾十本小說,大多有頭沒尾,加上看大量的小說和玩游戲,考上咸高的我的高中就不出意外的廢掉了,只考了個大專。后來又發(fā)表了幾次網(wǎng)文,最多的是大二時候的那本四平傳,簽約后上架,沒人看,畢竟寫得不好。那些廢棄的,大都是覺得沒什么意義,又或者說自己覺得寫得不好。所以,其實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只是一點紀念。 回想之前的人生,似乎一直在追尋著愛好與意義,然而直到現(xiàn)在,也只有在近來多看看爺爺奶奶幫他們帶點東西以及這幾天的文章中找到一點點明顯的慰藉。大多數(shù)時候,都不過是消磨了光陰,驗證了人的墮落自性,顛沛流離徒惹家人擔心罷了。 嗯,現(xiàn)在還有“事有輕重緩急”、“工具沒有善與惡”等等想寫,一個一個來吧。要是你愿意看,我也很樂意寫,如果你想和我討論一些話題,我也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分享我的想法,當然,它不一定對,只是我的一點見解,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希望我的一得能幫到你,讓你能夠更好一點。 不是有句話嗎,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這么認為的,笑。 這篇文章的題外話比較多,望見諒。 (附:存稿就這么多了,以后更新專欄就不會這么多這么高頻率了,想我那本《江湖風云錄之奕刀傳》都快成月更作品了,嗯……是有打廣告的想法,哈哈哈。 再附:想傳的時候顯示當日投稿數(shù)量已達上限,所以這其實是你們看到的昨天放進草稿箱里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