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區(qū)別,4張圖完美詮釋,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大學生畢業(yè)后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直接就業(yè),另一個就是考研。
如果說把時間倒退回20年前,那么絕大多數的學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隨著教育不斷發(fā)展,學歷貶值成為不爭的事實,想要找到好工作,就必須有一個好學歷。
所以,大學生對考研越發(fā)執(zhí)著,正值大學生畢業(yè)季,很多學生都不著急外出找工作,而是轉而加入到備考研究生的行列。

每個學生對未來規(guī)劃不同,有大學生把考研當成救命稻草,也有大學生不以為意,認為研究生和本科生沒啥區(qū)別,只要是那塊料,早晚都有出頭之日。
大家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結論也不同,不能說哪個答案就一定對,但可以確定的是,別看本科生和研究生就差一個層次,以后進入社會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區(qū)別,4張圖完美詮釋,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差別一:求職起薪
雖說學歷不能衡量一切,但是在找工作的時候,學生就會發(fā)現,企業(yè)最先看的肯定是你的學歷。
HR會根據求職者的學歷制定起始薪資,這時候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區(qū)別體現的淋漓盡致。
雖然本科生和研究生求職起薪都集中分布在5000-10000元,但明顯研究生優(yōu)勢更大,而且月入過萬的研究生占21.7%,而本科生只有13.6%。

差別二:關注內容
大學生平時學習的知識比較豐富,而研究生則是只關注某一領域,他們更注重把知識學透,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
因為研究生精于研究,所以畢業(yè)后,他們更容易找到專業(yè)對口的工作,反觀本科生,雖然學的東西很多,但是都沒有學精,想要有所突破還需要再進一步學習。

差別三:實力證明
在評價一位學生優(yōu)秀與否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想到成績,大學生也是根據期末考試成績來積累績點的。
在大學生眼中,有實力就是考試考出高分,而研究生則是通過發(fā)表SCI論文體現出來的。
因為學歷層次不同,所以也決定了眼界的寬窄,這也是大學生決定考研的原因之一。

差別四:工作機會
現在大學生之間存在激烈的就業(yè)競爭,用人單位不斷提高入職標準,本科生想要找到合適的工作實在太難了。
而研究生享受的是完全不同的待遇,他們甚至都不需要自己主動找工作,企業(yè)會帶著令人心動的薪資待遇找上門,雖然比本科生晚畢業(yè)三年,但研究生將會得到更多。

考研是大勢所趨,尤其“這3類”專業(yè)
醫(yī)學類專業(yè)
都說勸人學醫(yī),天打雷劈,其實只要堅持下來,將會有大好的前途等待著學生。
醫(yī)學生是有必要考研的,醫(yī)學專業(yè)不是普通專業(yè),讀個本科學生就滿足找工作的條件了,想要進入大醫(yī)院工作,學生起碼要讀到碩士。
再精進一點的話就要讀博,所以學生選擇學醫(yī)那一刻就要做好考研的準備。

師范類專業(yè)
很多人可能會好奇,明明師范類專業(yè)的學生本科畢業(yè)就能去考老師了,還有考研的必要嗎?
要知道,現在教育行業(yè)競爭壓力是很大的,尤其是中小學老師,一些一線城市已經對老師學歷要求提高到碩士了。
最具代表的就是深圳中小學教師招聘名單,清一水的名校碩博生,所以建議師范類專業(yè)的學生也考研。

金融類專業(yè)
最后,就不得不提金融類專業(yè),考研名師張雪峰也一再強調學金融應該考研,不然畢業(yè)后很難去大投行工作。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金融行業(yè)對學生的外貌也有要求,張雪峰老師直言長得不漂亮別學金融,話就說到這里,懂得都懂。

讀研究竟多“燒錢”?研究生曬出3年賬單,普通家庭望而卻步
考研學生需要考慮的就是自己能否上岸,對于其他問題也沒做過多的設想。
而順利通過研究生考試之后,除去學習方面的壓力,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那就是讀研期間所需花費。
一位研究生曬出讀研3年賬單,其中學費一年8000,3年一共24000元;住宿費1600一年,三年4800元;生活費每月1000元,3年30000元,共計58800元。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原來讀研這么“燒錢”,普通家庭望而卻步,學生也打起了退堂鼓。
其實,學生和家長也不要有太大的壓力,讀研除去花錢,還能掙錢,研究生可以申領助學金和獎學金,導師每月也會發(fā)放補貼,其實壓力沒有想象中大,既然想提升學歷,就不要被現實打敗,凡事貴在堅持。

話題討論:你認為學歷重要嗎?
本文來源于網絡,圖片版權及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