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天成,弘揚國粹——李文魁


李文魁,男,1951年生,河北省晉州市人,大學文化,中學高級教師,歷任晉州市職業(yè)技術中學教導主任、副校長、黨支部書記。被晉州市政府命名為教學能手,獲河北省教育廳優(yōu)秀職業(yè)教育論文三等獎,石家莊市政府記二等功。
現為:松寒書畫院院士,石家莊市書法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中國楹聯協會會員。
書法作品多次發(fā)表于《魏征文學》。2019年10月14日刊登于燕趙都市報, 2020年《中華風華》第一期彩色插頁,
2020年《孔雀臺》第1-2期彩色插頁。疫情期間抗疫書法作品多次入展河北省紅色旅游、石家莊市書法協會、晉州市書法協會、晉州市梨鄉(xiāng)小文等網絡作品展。
2020年5月獲中非經科推進工作委員會馳援武漢方艙醫(yī)護英雄。捐贈千幅書畫藝術作品特殊貢獻獎。
2020年8月獲《現代名家華夏名人杯》書畫藝術大賽三等獎。
2020年度首屆《翰墨中僑杯》全國書畫大賽中獲作品優(yōu)秀獎。


書法藝術 , 逐步形成個人的獨特風格。李先生在創(chuàng)作上追求刻畫細致真切 , 剛勁大氣灑脫 , 自成一體 , 具有獨特的鮮明個性和特點。在書法意境上極力主張自然物態(tài)與藝術形態(tài)的銜接 , 達到靈性與感性 , 神情與感情 ,自然與藝術的三融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李先生的作品風格獨特,運筆有力,其筆法,章法,墨法的運用極好,以臨模創(chuàng)新為一體,功底深厚,展現自我,以絕妙的藝術風格給人以精美的藝術享受。



筆與墨相合亦相爭,大筆一揮,枯墨飛白,力與意合,寫得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鉸筆一轉,細筆潤墨,寫得出牽絲映帶,纖纖如新月之出天涯。李先生執(zhí)筆寫行草,書法線條類萬物之象,可以作秋鷹逐兔的驚心動感,也可以作激楚浪以成文的翩翩灑脫。李先生全面汲取歷代文人書法的筆墨意象,以文化的視角表達書法的人文氣息,讓俠之勇與儒之雅相依相輔,運化筆墨,濁以靜而徐清,安以動而徐生!時時刻刻守此書道,正是道法自然的要妙塑造。



李先生的楷書筆力挺勁,儒雅清朗,讓觀者仿佛看到一位敦厚儒雅的學者,平心靜氣,于書案邊細細書寫,看李先生的楷書書法作品,能夠感覺到心曠神怡,還能夠讓觀者與李先生一起于書法真意中修煉心性。





不難看出,在多年來的書法創(chuàng)作實踐中,李先生情于楷書、行書等體,兼收并蓄,博采眾長,并逐漸形成自己鮮明的藝術風格。尤其他在取法唐楷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審美取向和藝術追求,將學習的重點落在褚遂良的楷書上。李先生覺得,在褚遂良的楷書創(chuàng)作中,動態(tài)之美不是無意之舉,而是明確的藝術追求。同時,他還注重魏書的豐富之美。






李先生之書法,除了有力透紙背的千鈞力道,也有因氣蓄勢的千變萬化。如果書法只有力,沒有勢,難免呆板。只有勢無有力必是浮滑。他的筆力可凌空殺紙,作力透紙背的表達遂心應手,又可以意在筆先,因氣鋪陳筆墨,氣凝為勢,筆未到氣已吞,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上下翻飛寫動態(tài),臨危居高作勢態(tài),動與勢相互轉換,可以把行草作品寫得左蹙右盼如驚電,狀如楚漢相攻戰(zhàn)!橫如布陣排云,牽似萬歲枯藤!




李先生常以尖鋒入紙,略帶側鋒,運筆保持中鋒,轉折處以提轉為主,兼有頓折。用筆熟練自如,曲折婉轉,含蓄而富于變化,筆畫遒勁美麗。字形以方為基礎,而以圓渾為主。結體嚴謹規(guī)整,松緊相宜。字與字看上去相互區(qū)別,個個獨立,實則氣脈相連。筆畫剛健遒逸,細瘦而又圓勁,落筆時,筆鋒微微絞動,筆畫的起首處微呈“S”狀。橫畫或上仰或下俯,往往都有一弧度,波勢自然,變化豐富,韻律感很強。


筆者以為,這么多年來,相對于楷書創(chuàng)作以典雅溫潤為主流的風格,李先生則更傾心于唐楷創(chuàng)作中的壯美內質,功夫很厲害。因此,他的楷書不僅筆墨流暢,而且富于節(jié)律之美,符合大眾審美情趣。另外,在結字、筆法、章法等方面,李先生的楷書中還暗合隸意,從而和魏書、隋人書法均有繼承之處。李先生也曾說,這為他的楷書創(chuàng)作增添了奪目的光彩!
簡而言之,在李先生的心目中,楷書不僅是通向書法高峰的必經之路,也是“覽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的重要載體,因此,無論是其內容,還是其形式,都要求更加具備社會性,擁有博大的廟堂氣象及擔當精神。當然,李先生的行書等創(chuàng)作也值得稱贊,先生用筆古厚含蓄,字法矯健多姿,如同行云流水,并不乏魏晉風度,堪稱賞心悅目,實為書壇名將。
(文/田野)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李老師作品隨時留言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