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墻意難平 1-5 作者摩羯大魚
今天是我 64 歲的壽辰,皇帝在宮中與民間大擺七日千人宴,以寓普天同慶,賀太后萬壽無疆。一時間我成了百姓口中大齊最尊貴的女人,雖然我本來就是。
其實我不愛鋪張浪費的場合,但怎么我都是這樁盛舉的主角,不出席不合適。
宴既是個隆重的宴,出席就得盛裝。這天清晨我攬鏡,權(quán)當(dāng)自己是個花瓶,任由妙嵐往我腦袋上插一套九件的黃金累絲珍珠流蘇鳳簪。
「頭轉(zhuǎn)回去,擺正,別笑得像個暴發(fā)戶家的傻婆娘?!姑顛垢宋矣袔资辏较聼o人時曉得我是個什么德行,懟我從來不留余地。
一聲「太后起駕」,我搭著妙嵐的手往我的鳳鸞車邊走,頂著沉重高聳的云髻,我僵硬地左右扭了扭頭,發(fā)現(xiàn)除了妙嵐,其余人怕踩了我的衣裳,都離我有八米遠。
我不免擔(dān)憂,「大家都離哀家這么遠,一會兒要是來了刺客想劫持哀家,他們怕是不好救駕?!?/p>
「拉倒吧,太后。」妙嵐道,「誰沒事吃飽了撐的,會劫持一個老太太?!?/p>
「話是這么說沒錯,但哀家不是一般的老太太。」
妙嵐看著我。
「哀家是個富可敵國的老太太?!刮业馈?/p>
妙嵐一把把我掀上了鸞車。
1
慶安殿的奏樂響到高潮時,我——大齊最尊貴的女人(尊在其次,貴是真的貴),踩點緩慢登場。
主要也是一身行頭過于沉墜,想快都快不成。
皇帝下了丹陛,帶頭恭迎懿駕。
我叫一聲「平身」,目光往人群中隨意梭巡一眼,看見了位于百官之首的聞?wù)铡?/p>
當(dāng)然他也看見了我。隔著空氣,隔著皇帝皇后皇子公主與數(shù)位妃嬪的腦袋,他與我四目相對。
他一身月白官服,身姿筆直,精神矍鑠,眉眼間依稀存有年輕時俊美無儔的風(fēng)采。
只是他跟我一樣,眼角不可避免地生了細密紋路,那是歲月予他予我無言的磋磨。
我一時有些恍惚,忽然意識到他如今也是年過半百的人了。
原來我們是這樣過了一輩子。
初遇見聞?wù)諘r,我十六歲。
那天大雨如傾,我娘病得很重,我求遍了家里奴仆,讓他們幫我去請個大夫,但他們無人肯應(yīng)。
于是我只好撒開我娘的手自己去,門房連把傘都不愿施舍給我,說是不巧,公主今日想吃樊樓的全魚宴,著人去買,傘都給他們用光了。
我只能冒雨跑出去。
那已經(jīng)是隆冬時節(jié),我身上穿著的還是單薄秋衣,很快被大雨濕透,遍體生寒。
雨迷了我的眼睛。
等我聽到馬車靠近時已然晚了,千鈞一發(fā)之際有個人大力將我從車轱轆底下拖了出來,我才沒有被當(dāng)場軋死。
那是個孔武的小廝,長了張張飛的臉,嗓門也像,他拎著我如拎小雞崽子,嘹亮沖馬車?yán)锖暗溃骸腹?,人沒事兒!」
我抬頭,看到馬車上掛了個「聞」字姓氏角牌。
車簾被掀開,露出一張金質(zhì)玉相的臉,鼻高唇薄,星眸瀲滟。
他親自持了一把傘,下車撐在我頭頂,開口,聲音如人般溫文,他道:「姑娘,對不住,下人不長眼沖撞了姑娘,你沒事吧?需不需要我送你去看大夫?」
我道:「有事?!?/p>
「不過看大夫就免了,」我正為籌不到我娘的醫(yī)藥費發(fā)愁,送上門的肥肉不要白不要,「你能直接賠我銀子嗎?」
我說完,幾乎立時聽見了「小張」怒氣的重哼。
這小公子卻仍舊好脾氣看著我,帶著一點溫笑,「姑娘想要多少銀子?」
我道:「一百兩,現(xiàn)銀?!?/p>
我說完,幾乎又立時聽見了「小張」怒氣的重哼,兩聲。
「好說,」小公子道,「只是我出門匆忙,未帶那么多現(xiàn)銀,這三十兩你先拿著,剩下的姑娘改日若是有空,憑這枚玉佩到我家去取,可以么?」
我接過他手中的錢袋和玉佩,「可。」
他道:「我家在……」
「我知道,文淵閣大學(xué)士聞閣老家里嘛,」我著急,搶著打斷他,一指角牌道,「京都的人哪個不知道聞家。」
我頓了頓,終于還是問道:「你是不是叫聞?wù)???/p>
他聞言笑了,細長眼尾上揚如月,煞是動人好看,「姑娘竟然認(rèn)識我?!?/p>
聞大學(xué)士的孫子,十歲便被稱為神童譽滿京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最關(guān)鍵是,聞家后輩里就這么一個年齡段相當(dāng)?shù)娜?,實在是很好猜?/p>
聞?wù)赵俳乙徊?,近到我在他清澈墨眸中能看見自己的狼狽,他道:「那敢問姑娘貴……」
「再見?!刮覔屵^他的傘,拔腿就跑。
2
那天我領(lǐng)著大夫匆匆趕回家時終歸晚了一步,我娘死前留給我的最后一句話,是當(dāng)年悔教夫婿覓封侯。
她道:「阿蓉你長大了以后就找個普通人,慫點不要緊,窮點也不要緊,重要的是你一心愛他,他也一心愛你,你們兩個茅茨青巷,溫飽足以,朝朝暮暮安安穩(wěn)穩(wěn)過一生。」
「千萬莫要走我的老路,特別沒勁?!?/p>
可是她似乎忘了,她認(rèn)識我爹時,我爹也是默默無聞的百夫長,芝麻小官攤上個無人敢領(lǐng)的剿匪差事。
我娘就是他要剿滅的匪頭兒。
由于我娘過于強悍,跟隨我爹的二十個小兵最后都嚇跑了,丟下我爹一個人戰(zhàn)斗到底。
我爹被俘上山時當(dāng)著我娘的面哭了,說自己活了十幾二十年,連個媳婦都沒娶上就要身首異處,葬身匪手,怎么想都覺虧得慌。
我娘左手端著一碗紅燒肉,右手溫柔給我爹揩淚,邊笑邊道:「不如我當(dāng)你的媳婦好不好?」
我娘是自愿被我爹招安的。
她從良以后跟我爹過了好一陣苦日子。
我爹說這樣不行,大丈夫該當(dāng)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給妻兒家人富足的生活。我娘說:「那你就去闖一闖,我陪著你?!?/p>
恰逢朝廷招兵,我爹就報了名。
跟我爹年歲久的老兵都知道,我爹身邊永遠不遠不近跟著一位喜穿紅衣的女子,從中原毒林深漳,到大漠邊疆。
從我爹由一個無名小吏當(dāng)上守備,都司,參將,總兵,到將軍,元帥。
那女子爽朗,干練,果敢,縱得烈馬,喝得燒刀子,她還愛笑,愛大笑。
這些都是我后來聽我爹副將說的。
我印象中的我娘,從來都是宅門大院里的一位安靜婦人,穿著簡素,話不多,也很少笑,倒是喜歡流連廚房,在我爹每個凱旋之日,親自給他做一碗紅燒肉。
只有一回,我半夜起來如廁,看見她獨自在走廊喝酒,粗糙的陶瓷壇子,里面酒氣很沖。
她也是用小酒盅一盅一盅地喝,回過頭來看見我,手指抵在唇間「噓」道:「別告訴你爹?!?/p>
我很想告訴她,爹已經(jīng)很久沒有到我們的院子里來了。
但這話她是笑著說的,眼眸閃閃發(fā)亮,頰上兩坨緋紅。
我終于知道,我娘也可以如此鮮活。
于是我把話咽了回去。
可也只有那一回,第二天起來,我娘又恢復(fù)成了往日那個緘默恪守的婦人。
我甚至懷疑那晚在廊下對月喝酒的娘只是我做的一個夢。
3
我兩歲那年,我爹被封為英武侯,也就是那一年,太后給遠寧公主和我爹賜了婚,在明知道我爹已有家室的情況下。
據(jù)說遠寧公主是一日看了我爹回朝時在馬上的英姿,從而對我爹一見鐘情。
我躲在房門前聽我娘和我爹吵架,吵了什么我大多聽不懂,我只記得我爹低聲說了一句「含櫻已經(jīng)有了身孕」,屋里的聲音戛然而止。
含櫻就是遠寧公主的小字。
我娘打那起再沒跟我爹說過一句話。
由于遠寧是太后的獨女,金枝玉葉,不可能紆尊降貴給別人做妾,她甚至連做平妻都不能接受。
所以我娘好好一個正妻成了妾,從主屋搬到了別苑,我也從侯府大小姐變成了人人可欺的庶出。
次年我妹蘇芷韻出生,我爹又一次上了戰(zhàn)場。
一去就是三五年,從此一次次離家離得頻繁,很少回來。
他在家時我和我娘的日子還好些,他一旦不在,家里的仆從都是看公主這個主母眼色行事。
公主原本想逼著我爹休了我娘,我娘也曾經(jīng)要跟我爹和離,但是我爹不同意。
他不知道,他的一廂情愿造成了兩個女人的悲劇,不,三個,我和蘇芷韻各算半個。
我和我娘常常吃不飽,更別提冬天有炭,夏天有扇。
我娘的身體就是這樣一日日拖垮的,她把丁點兒能吃的東西和僅有的薄被都讓給了我。
我知道以她的性子,她原本可以不管不顧離開侯府,另尋一方自在天地,未嘗不能重新快活,又不是非要男人不可。
她是為了我,才忍下滿心委屈,囿于內(nèi)宅。
直到把自己耗死。
我用從聞?wù)漳抢锱龃蓙淼腻X,給她買了一副薄棺,她下葬那天早上,我收拾她的遺物,從箱底發(fā)現(xiàn)了一件保存得很仔細的紅衣。
公主不許我娘的牌位進蘇家祠堂,理由是妾沒有資格在我爹百年之后跟我爹同列一席。
我沒有同她爭辯,因為我原本就沒打算把我娘的牌位放在祠堂,不是我娘沒有資格,而是我爹和整個蘇家配不上她。
當(dāng)初我爹被賜婚,我娘不同意,是蘇家那幫所謂長輩,每天排著隊來給我娘「講道理」。
唯恐公主與太后遷怒蘇家,保不住他們的榮華富貴。
一張張嘴臉我記得無比清楚。
4
我娘下葬的這天下午,我在城外山寺找了個廢棄的佛龕,想將她的牌位放進去。
沒想到在山腳下我又碰見了聞?wù)铡?/p>
雪后萬物皚皚,他披一身青羽大氅,緩步迤行而來,停在我面前,問我要去哪。
目光觸及我手中白絹蓋著的牌位,低聲說了句「節(jié)哀」。
他不解,「既是為親屬送行,姑娘你為何穿……穿這么一身……」
「紅衣是嗎?」我低頭看了看自己,「去世的是我娘,這是她生前最愛的衣裳,只是因為一些原因沒有機會再穿,我想我穿著送她最后一程,她應(yīng)該會喜歡?!?/p>
他點了點頭,手抬起來又放下,最后遞給我一方染香的手帕,又說了一聲「節(jié)哀」。
我給了寺廟中老方丈一些香火錢,拜托他看顧我娘,我會時不時過來的。
下得山來聞?wù)者€沒走。
他背對著我,揣著袖子活像個曬太陽的老頭兒,在雪地里不住跺腳。
我有那么一絲絲感動,「聞公子是在等我嗎?」
他嚇了一跳,轉(zhuǎn)過身來一邊點頭一邊解大氅。
他將大氅披到我身上,「我想姑娘是一個人走路來的,冬日天黑得早,姑娘自己回去不安全,我的馬車停在不遠處,已讓他們?nèi)ペs了,姑娘可愿隨我等等,讓我送你一程?」
迎著我的目光,他不知為何有些羞赧,急急解釋道:「我、我絕沒有冒犯姑娘的意思,我可以坐在車衡上,不與姑娘同車的?!?/p>
他可真是個正人君子。
我感受著他殘余在大氅上的體溫,傷心又疲憊了一整日的身體因為這一點溫暖,重新有了力量。
我朝他伸出手去,「蘇芷蓉,叫我小蘇,芷蓉,仙女都行?!?/p>
蘇這個姓在京都不多見,他輕輕「啊」了一聲,露出惶然的神色來,「姑娘是……」
「沒錯,蘇夢寒是我爹。」
「可是,」他躊躇道,「侯爺夫人不是……不是公……」
「我娘是我爹的妾室,就是京都百姓茶余飯后傳說的那個倒霉土匪頭子,這么說公子可明白?」
他沒想到我就這么堂皇自然地說了出來,震驚過后一臉歉意看著我,「對不起,那……」
我忍不住勾了勾唇角,「先前見公子不是個內(nèi)向的性格,怎么今日吞吞吐吐成這樣,可不像個天才少年郎了?!?/p>
「公子應(yīng)該聽說過我,他們都說我娘是土匪我就是小土匪,全然沒有那些高門小姐的矜持和做派,我既不單純還做作,公子同我相處,大可自在些?!?/p>
他隨我一笑,總算恢復(fù)幾分世家公子的從容,「是啊,我也奇怪,平日都是我這般笑話旁人,沒想到今日卻被姑娘看了個笑話?!褂值溃骸赴⑷剡@是真性情,不必妄自菲薄。」
他喚我阿蓉,除了我娘,從沒有人這般喚過我。
我又舉了舉快要凍僵的手,晃蕩著他的玉佩,「所以這個你到底還要不要了?」
他低頭看了看玉佩,又看了看我,「阿蓉若是喜歡,就當(dāng)個見面禮收著吧,不用非得還的?!?/p>
「你這意思,欠我的那七十兩是打算賴賬,不準(zhǔn)備給了?」我道。
他一愣。
大概有生之年沒見過在亡母送葬當(dāng)天還記掛著討債的姑娘。
但我沒有法子,我還得活下去,我娘走了,我在蘇家的日子只會更難。
聞?wù)諢o奈道:「阿蓉你可知,這塊玉佩你若拿去典賣,七百兩也賣得了。」
他真的好純真,一定是喝牛奶長大的吧?
我道:「城中哪個當(dāng)鋪老板不是眼尖識貨的主兒?何況這玉佩上頭有你聞家的徽記,我一個孤女拿去典賣,不被抓起來才怪?!?/p>
「到時候就算他們認(rèn)出我是英武侯之女,少不得也要問問玉佩的來歷?!?/p>
「不管我怎么說,我倆可能都要被扣一個私相授受的罪名,給全京都的人吃瓜。我臉皮厚習(xí)慣了倒是沒什么,連累了聞公子你就不好了。」
他一思忖,「怪我思慮不周了,但我今日出門實在沒有帶銀子,不如還是先欠著?」
我點頭,「不過我每日要加五分的利。」
他笑道:「行?!?/p>
「但是,」他道,「大冬天的,我京都百姓何來的瓜吃?不應(yīng)季啊?!?/p>
我:「……」
我道:「所謂『瓜』,就是風(fēng)言風(fēng)語、傳聞的意思?!?/p>
他很是受教。
聞府的馬車說話間就來了,他十分有數(shù),沒有將我直接送到門口,選了個離侯府不遠的拐角將我放下。
我在臨下車前將大氅脫還給他,想了想,還是決定把一路的想法說出來。
我道:「聞公子,你人傻錢還多品行也不錯,我能秘密跟你拜個把子嗎?」
他:「???」
那神情,好似我要跟他拜個天地一樣。
那塊玉佩我到底沒還,也沒去典賣,而是妥善將它藏了起來,連同我娘那件紅衣。
5
我以為我的生活會一如既往,每日在蘇芷韻母女淫威下狗茍蠅營,直到我十八歲成人,由她們隨便找戶人家將我發(fā)落出去。
宅斗中的炮灰大都是這個下場。
沒想到我娘去世半個月以后,邊疆傳來了我爹戰(zhàn)死的消息。
據(jù)說這一場仗明明是我強敵弱,肉眼可見的躺贏,但我爹不知為何,瘋了一樣往敵人刀口上撞,攔都攔不住,鐵了心要找死似的。
人拖回大營時已經(jīng)不行了。
聽說他喊了一夜的「紅衣」,在天明時斷了氣。
我娘的名字就叫紅衣。
由于他在我成長過程中缺失得厲害,導(dǎo)致我對他的印象很薄弱。
只記得他模樣好看,我走在街上回頭率高,還得謝他遺傳得好。
記得他胡子特別扎人,還尤其喜歡抱著小時候的我往他臉上蹭,他喜歡把我高高地舉起來,口中喊著「蓉蓉飛起來啦」「蓉蓉飛起來啦」。
或者把我扛在他肩膀上滿院子撒歡兒,跑累了就去院角葡萄架下數(shù)葡萄。
公主來了以后嫌那架葡萄不美觀,叫人拔了,栽了她喜歡的紅梅。
有一次我爹好不容易回來,神秘兮兮來到別苑,送給我一條造型別致的項鏈,跟蘇芷韻的一模一樣。
他站在門口,將那條綴滿各色寶石的項鏈戴在我的脖子上。
「喜歡嗎?」他把當(dāng)中一塊玉墜翻過來給我看,「上頭刻了你的名字,蓉蓉,爹爹親手刻上去的,妹妹那條沒有哦?!?/p>
我歪頭看著他,不明白他想表達什么。
難道他以為這樣我就該竊喜,然后對他感恩戴德,天真問他爸比你會唱小星星嗎?
他看我沒什么反應(yīng),不禁有些黯然,欲言又止了一陣,問我:「你阿娘最近還好嗎?」
我拉著他的胳膊,「爹爹你何不進來自己去問問她,你進來呀?!?/p>
堂堂一條漢子,一國的將軍,令敵軍聞風(fēng)喪膽的三軍統(tǒng)帥,邁不過一道淺淺的門檻,他道:「不了,爹爹走了,蓉蓉你不明白,爹爹不敢見你娘親。」
所以他在我眼中從來不是英雄,他就是個慫包。
他只是我娘一個人眼中的英雄。
后來蘇芷韻的項鏈被她玩丟了,找到我這里見了我那條,非說是我偷了她的。
又說我擅自在上頭刻了名字,是故意惡心她,公主便以此為由將我和我娘又「教訓(xùn)」了一頓。
而那時我爹又不在家。
看,他自以為對我和我娘的那些好,到頭來都是對我們的變相傷害。
他從來不知道而已。
他只感動了他自己。
我是該恨他的,可是為什么,在得知他死訊那一刻,傷心還是大過了痛快。
昭武三十一年臘月二十三,我十七歲生辰過去十一天,還有七天就是闔家團圓的年,我在這一個月里,失去了母親,又失去了父親,徹底成了一個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