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身心生病的人越來越多,到底怎么回事?五千年前,老子早預料到了……

如果我們真的愛惜自己的身體,就不會胡作亂為來傷害自己的身體。
「曾仕強每日箴言」
一位醫(yī)院教授曾說:“我行醫(yī)幾十年,每天都在拼命看病。結果病人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治越多。作為一名醫(yī)生,一點成就感都沒有?!?/p>
也有相關高層人士感慨到:“醫(yī)院的病人越來越多,不是好事;醫(yī)院的收入越來越多,不是好事;人們吃藥越來越多,更不是好事?!?/p>
為什么會這樣?
常言道,“病從口入”,而現(xiàn)實也確實如此。
看看我們身邊,各類冷飲和千奇百怪的美食,在我們貪圖口腹之欲的同時,五臟六腑可能早已不堪重負。
不僅如此,當今社會高速發(fā)展,新奇事物層出不窮,更是吸引了人們的眼球,讓很多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身心都遭受了嚴重的危害。
對于這樣的情況,其實五千年前的老子早已預料到,而且也給了我們睿智的答案,看后讓人無不幡然醒悟。
1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說: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告訴我們,做一個修道人,要把肚子填飽,而不要老用眼睛去看那些很新奇的東西。不看,就沒有事。
“目”,表示人用目來奴役自己。
比如盲人,不管大家說什么稀奇古怪的東西,他都看不見,所以根本沒有感覺。
人有了眼睛一看:這個我沒有,那個很稀奇,這些我都要!這樣,很快就變成目的奴隸。
“為腹”,是以物養(yǎng)己。
我們把這個以物養(yǎng)己,跟以目役己來比較:我顧自己的肚子,我是主人;我被眼睛引誘,到處去跑,我是奴隸。
老子認為,我們真正為了生存而努力,這是應該的,也是合理的。
我們做一個人,要滿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這才對得起自己。
可是一天到晚,都想找新奇的東西,都想比人家新奇,這就有問題了。
現(xiàn)在就是這樣:你怪,我比你還怪;你不像樣,我比你還不像樣。這樣的人,就失去了主體。
“故去彼取此”,“彼”,指的是目;“此”,指的是腹。
修道人,要去掉眼睛對外界的那些感受,不要受外界的引誘,否則很容易變成物的奴隸。
我們后來有一句話,叫作玩物喪志。
現(xiàn)在的人,很多都是玩物喪志:變成電腦的奴隸,變成手機的奴隸,變成電子游戲的奴隸,變成高爾夫球的奴隸,變成名牌的奴隸……這都是以目役己的表現(xiàn)。
而真正值得我們做的是,要向內(nèi)顧好自己的肚子,充實自己的實力,那才是正道。
2杜外養(yǎng)內(nèi),人有六寶
那如何才能杜絕外界的各種引誘,充實自己內(nèi)在的實力?老子也給我們提出了方法。
杜外有三寶:目、耳、口。
眼睛,該看的才看,不該看的根本就不要看。
耳朵,該聽的才聽,不該聽的根本就當成耳邊風。
嘴巴,該吃的時候才吃,不該吃的時候閉起來,什么都不吃;該講話的時候才講,不該講話的時候,裝裝啞巴又有什么關系呢?
養(yǎng)內(nèi)也有三寶:精、氣、神。
實際上做一個人,最要緊的是養(yǎng)神。
道家的功夫,最了不起的是養(yǎng)神,所以中國人經(jīng)常閉目養(yǎng)神。
不像現(xiàn)在的人,整天張大眼睛東看西看,那是傷自己的神。
我們?nèi)绻獑?,手機是死的還是活的?很多人說手機是活的。
其實,手機是死的,因為它就是死的,人的眼睛才是活的。看手機看久了,活得死了。
人就這么笨嗎?我們對得起老子嗎?
所以,老子才進一步告訴我們,要杜外養(yǎng)內(nèi)必須要做到無我無身。
大道的根本,在無我無身。也就是要破我執(zhí),破我見。?
3做人,要善用身體為天下人做事
那么,如何破我執(zhí),破我見?
老子說: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老子說得很清楚,我之所以有大患,都是因為身體這個臭皮囊惹來的。如果我沒有身體,還有什么后患呢?
沒有身體,就不會受外界任何引誘。那邊很熱鬧,我也跑不過去,因為我沒有身體,怎么跑得過去呢?
那個東西在那里,沒有人看著,我隨時可以偷,可是沒有身體,沒有手,還怎么偷呢?
所有的壞事,都是你的身體干出來的。
老子認為,我們之所以執(zhí)著于榮辱得失,之所以會受誘惑,會偏離道,就是因為我們有一副臭皮囊。
可是這副臭皮囊是我們與生俱來、無法去除的。
有了身體,我們就很容易受外界的引誘,回過頭來傷害自己的身體。
那怎么辦呢?能不能干脆連身體也不要了?當然不行。
因為有身體,你會做很多壞事,沒有身體,你連好事都做不了。
所以老子算來算去,還是要我們貴身,即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只是不要讓他受外界的引誘。
如果我們真的珍視自己身體的話,要怎么樣做呢?
老子說: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我們要把這個身體奉獻給天下,要擔當天下萬物生存的重責大任,而不是只考慮自己一個人。
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為天下萬物所寄,然后就可以無我,就能與天下萬物共存,就沒有個人的榮辱了。
“愛以身為天下”,如果我們真的愛惜自己的身體,就不會胡作亂為來傷害自己的身體。
這個身體這么寶貴,用來干什么?就是要為天下人做事。
如果真能這樣,“若可托天下”,就好像天下萬物,都可以委托在我們身上。
貴身的人,不敢用寵辱來傷害自己,因為他要做更大的事情。
一個人心存天下,與萬物并存的時候,就會忘我。
最起碼會覺得自己不重要,自己的身體也不重要。為什么不重要?
因為你這個身體,如果不能替天下萬物盡一點點責任,只是天天在這里吃飯、消化、浪費資源,有什么用呢?
有的人,他的一生就是這樣的:我的身體要緊,其他的都不重要。
這種人叫什么呢?中國人罵得最厲害,就是飯桶。因為除了當飯桶,他沒有任何功用。
老子以非常銳利的眼光為我們指出了這些事情,我們一定要好好體會。
要善用這個身體來為天下人做事,要無我無身。人修道修到無私無我的境界,自然就大了。
正如老子在《道德經(jīng)》第二章講得非常清楚: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只要一個人做得到,只要你真的無私無我,就會與天地合一,就能有天人感應。
總之,人的苦惱煩悶,以及災禍連連,大都是自己身心欲望不合理造成的,可謂是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中土難生,人身難得。
每個人最寶貴的就是這個有生命的軀體,我們要貴身,要合理地使用,而不是放任身體去受到外面千奇百怪的引誘,隨意作踐。
所以,君子胸懷天下之志,想做出一番事業(yè),要有無我無身,寵辱不驚的高境界,才能放手一搏,無往而不利。

本文策劃:賈歐本文內(nèi)容:曾教授著述匯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