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則和思路
雖然我對價格不是很敏感,但也架不住如今很扭曲的硬件市場。一個旗艦顯卡從一萬四飄到三萬,整機下來,我見過有五萬的。這顯然不是正常人的玩法了。
我不得不給自己定一個原則和思路。
原則一 不接受礦
參考我現(xiàn)在用的電腦,14年的產品,大概15年甚至16年入手的,用到現(xiàn)在2022年末,估計2023年我才會換,那么壽命就是七年了。沒有壞過任何部件,用途是打3A,打網(wǎng)游,同時還需要拿來工作,期間被迫換了顯卡,因為3A游戲實在玩不了,原來的顯卡打輻射4都夠嗆,更別說后來的2077了。然后換了硬盤和內存,因為工作需要,不換就不能工作,就不多說了。
那么,省心也是必須考慮的,我對電腦并不愛惜,從來不打理,甚至機箱側板我已經(jīng)至少四年沒蓋上了。這樣風扇可以轉慢一點,我把耳朵靠近機箱也聽不到任何聲音。導致它蒙上厚厚的灰塵,它還沒壞我就不想要了,這就是不接受礦的原因。

然后開始選平臺,因為實在多年沒碰DIY了,我從頭去了解真的挺煩的。
目前知道 Intel 出了13代,產品線還沒出完,2023年初會推出性價比的產品線,猜測會是 13500F 這樣的不帶K的U,同時13代是12代的改良版,你又可以兼容上一代的主板。占一點優(yōu)勢,不過如今的 INTEL 已經(jīng)不是以前的那個允許你超頻的工廠了,性價比的產品線,不給你超頻,部分產品可以用點手段來超,但我不建議普通用戶去超,顯然90%的人并不能從DIY中獲得樂趣,即便是我也不行。于是,跟AMD比起來 已經(jīng)沒有任何品牌優(yōu)勢可言了。
而AMD的競品則是全新架構,也是剛剛出的,但是全新主板的價格虛高,這也是我上一個文章刻意提及的,工廠和奸商為了清庫存搞了很多小動作。如果2023年初,會跟 intel 大戰(zhàn)而降價的話,我會考慮,事實上,看了一下大環(huán)境,AMD的U在眾人的口碑中相當好,至少我找不到別人在說它什么缺點,然后在低端裝機領域里面,清一色都是AMD吊打Intel的例子。
然而,由于降價并不存在,所以我選 Intel 平臺

原則二 夠用就行,升級空間只留給顯卡
這完全就是模仿我上一次的決定,我挺滿意的,硬盤和內存我都是加裝的,所以不存在任何問題。未來的顯卡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樣子的,至少四年以后再說吧。
那么,平臺就能定下來了,選一個用料扎實,供電好的 H610 板子就完事了,我又不超頻,然后內存也被鎖死了,D4 3200的條子,這波我要支持國產,未來不能老被外國欺負。聽說AMD的U 不會鎖電壓,內存可以超到 4000,嗯,有點流口水,但你的板U套得降價呀。

那么,平臺就定下來了。預算可以盡量的堆在顯卡上。一說顯卡,我又不爽了。MD。這價格太離譜了。我現(xiàn)在對老黃非常不爽,如果蘇媽能出點正常價位的卡,我就立刻買了。6000-7000的價位,我完全可以接受呢。
好了 今天就這樣吧??偨Y如下:
主板: Intel H610
CPU:還沒推出的Intel 13500F
內存:國產DDR4 3200 16GX2
顯卡:AMD 7系列 顯卡,期待值 7900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