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什金《貨幣金融學》第19章
l??考點背誦
1.??????貨幣數(shù)量論
該理論認為,貨幣流通速度在短時期內(nèi)相當穩(wěn)定;并且工資和價格是具有完全彈性的,所以總產(chǎn)出總是維持在充分就業(yè)的水平上。因此,貨幣數(shù)量論表明,由于V和Y都是常量,所以短期內(nèi)如果M翻倍,P也必定翻倍;價格水平的變動僅僅源于貨幣數(shù)量的變動。
交易方程式?M*V=P*Y?兩邊同時除以?V,方程式被改寫成M=1/V * PY
當市場均衡時,人們持有的貨幣數(shù)量M就等于貨幣需求量M^d。
用k代表1/V,可以將方程式改寫為M^d=k*PY
上式說明:因為k是常量,所以由既定水平的名義收入PY所支持的交易規(guī)模決定了人們的貨幣需求量M^d。因此,費雪的貨幣數(shù)量論表明:貨幣需求僅僅是收入的函數(shù),利率對于貨幣需求沒有影響。
貨幣需求決定于:
① ? ? 由名義收入PY支持的交易規(guī)模;
② ? ? 經(jīng)濟中影響人們的交易方式并進而決定貨幣流通速度和k的制度因素。
?
2.??????政府的預算赤字
政府籌款以備支出的各種方法可以用政府預算約束來表達:政府預算赤字DEF等于政府支出G與稅收收入T之差,它必須等于基礎貨幣變化量△MB與公眾持有的政府債券變化量△B之和。可以用如下公式來表示:DEF=G-T=△MB+△B
如果政府通過增加公眾持有的國債存量來彌補財政赤字,那么基礎貨幣和貨幣供給量都不會受到影響。
但如果政府不是通過增加公眾持有的國債存量來籌資,那么基礎貨幣和貨幣供給量都會增加;此時,這些債券就是由中央銀行公開市場購買的方式來買入,這種彌補政府支出的方法稱為債務貨幣化。
?
3.??????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
假定貨幣需求的背后是3個動機:
① ? ? 交易動機
貨幣需求的這一組成要素主要取決于人們的交易規(guī)模。貨幣需求的交易部分與收入成比例。
② ? ? 預防動機
人們意愿持有的預防性貨幣余額的數(shù)量主要取決于人們對未來交易規(guī)模的預期,并且這些交易與收入成比例。
③ ? ? 投機動機
凱恩斯認為人們持有貨幣還因為貨幣是財富儲藏手段,他將持有貨幣的這一理由稱為投機動機。他將可用來儲藏財富的資產(chǎn)分為兩類:貨幣和債券,持有哪種資產(chǎn)取決于相對預期回報率;假定貨幣的預期回報率為零。利率越高,人們就越可能預期持有債券的回報率為正,因此他們對于債券的需求就越大。所以,貨幣需求同利率水平負相關。
綜合三種動機,區(qū)分實際貨幣需求量和名義貨幣需求量。凱恩斯認為人們要持有的是一定數(shù)量的實際貨幣余額(M^d)/P,這一數(shù)額與收入Y和利率i有關。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方程式被稱為流動性偏好函數(shù):

貨幣需求余額與利率i負相關,與收入Y正相關。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意味著,貨幣流通速度并非常量,而且隨著利率的變動而變動。流動性偏好函數(shù)可以改寫成:

兩邊同時乘以Y,因為在均衡狀態(tài)下,M^d與M必定相等,可得

可以發(fā)現(xiàn),當利率水平變動的時候,貨幣流通速度也要發(fā)生變動,所以貨幣流通速度并不是常數(shù)。
利率的順周期波動會導致貨幣流通速度的順周期波動。經(jīng)濟擴張時,利率上升,導致貨幣流通速度也加快。
貨幣流通速度還會隨著對未來正常利率水平的預期的變化而變化。預期未來利率升高,債券可能遭受資本損失,所以對貨幣需求增加,這意味著f(i,Y)將上升,從而貨幣流通速度下降。
?
4.??????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結(jié)合凱恩斯理論和組合選擇理論(第5章)
① ? ? 利率
利率上升,貨幣的機會成本增加,貨幣需求減少。
② ? ? 收入
③ ? ? 支付技術(shù)
支付技術(shù)進步,交易中所需的貨幣減少,貨幣需求減少。
④ ? ? 財富
⑤ ? ? 其他資產(chǎn)的風險
⑥ ? ? 通貨膨脹風險
⑦ ? ? 其他資產(chǎn)的流動性
?
l??重點名詞
1.??????流動性陷阱
貨幣需求對利率超敏感的極端情形被稱作流動性陷阱,在這種情況下,常規(guī)貨幣政策對總支出不產(chǎn)生影響,原因在于貨幣供給的變化對利率沒有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