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最強科幻電影,不會是《熊出沒》吧?
今年的春節(jié)檔電影可謂是群雄爭霸,不過其中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熊出沒·重返地球》居然脫穎而出——這部之前被稱作“低齡國漫”的動畫片,在大電影上映僅7天時,票房就已經突破6億,且口碑還在持續(xù)走高,可以說是妥妥的“國產科幻大片”。
就比如下面這張圖,我說它是《熊出沒》,你敢信?

一時間,網友們都震驚了——人們根本就想不到,如此炫酷的科幻場面,居然是出自那個被不少人“鄙視”的幼齡動畫片,而“熊出沒”這個ip也由此打破了不少人的偏見。

《熊出沒·重返地球》是“熊出沒”系列推出將近十年之后的第八部大電影,其實此系列在國產動畫市場里一直是頗有賣點——既能讓孩子們看得開心,也能讓大人們會心一笑,這種在低幼動畫的外表下,用流行元素包裝故事的方式深受觀眾喜愛。

在每年的這個時間段,幾乎都會看到不少所謂的大片被這個 " 幼兒動畫 " 完爆,令人哭笑不得——當然,能做到這一點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春節(jié)檔的電影觀眾年齡口味各不一,要做到討好小朋友容易,但要讓成年人家長也能看個樂呵卻很難,這就需要在劇情上下足功夫了。

這今年的大電影講述的是從小懷揣著“英雄之夢”的熊二,因一次意外與降落在狗熊嶺的外星原核合為一體,成為了一個擁有外星智慧能量的熊,而隨原核而來的“外星人”阿布則為了奪回原核而與熊二便開啟了一段熱血、歡笑、淚水、深度皆具的冒險之旅。

《熊出沒·重返地球》將舞臺搬至了宇宙,爭奪的資源不再止于原木,不過那“保護環(huán)境”的內核仍未改變,在主角團與外星勢力對抗的過程中,巧妙加入了“科技如何運用”、“環(huán)境如何保護”等宏大命題探討,引人深思。

此外,電影也從反派的角度探討了“人性”、“集團生存”等與現(xiàn)實緊密相連的問題——在劇情深度方面,《熊出沒·重返地球》打破了大眾對國產動畫的刻板印象。
而在彰顯世界觀的大場面上,這部電影甚至超過了很多國內外的“科幻大片”,被觀眾們戲稱為與《流浪地球》齊名。

依筆者看來,這種對比恰恰表明了影迷們對國產科幻作品的期待——在電影《流浪地球》大獲成功,小說《三體》成為國內的“科幻圣經”之后,人們也看到了國產科幻崛起的希望。
換句話說,“熊出沒”在科幻迷的眼中更像是“別人家的孩子”,畢竟如果連為孩子們準備的“動畫”都比不過,那些電影還有什么資格自詡“科幻大片”呢?

其實在近幾年,除了國產科幻電影、小說之外,科幻游戲的質量進步也同樣十分明顯,比如最近挺火的原創(chuàng)宇宙下的無盡策略手游《無盡的拉格朗日》,就稱得上是近兩年國產硬核科幻題材手游的代表作品。
就像是“熊出沒”的核心思想是保護環(huán)境一樣,無論是電影、小說、還是游戲,一部優(yōu)秀的科幻作品一定是擁有它的內核思想的,《無盡的拉格朗日》也不例外。

故事發(fā)生在科技進步迅速的未來,人類經過諸多研究,最終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曲率引擎等先進的技術,甚至還發(fā)現(xiàn)了可以連通數(shù)千,甚至是數(shù)萬光年距離外的拉格朗日共振點,并以此建立了星門。
隨著無數(shù)星門的建立,串聯(lián)銀河系的巨大交通網“拉格朗日網絡”也由此形成,人類文明也由此邁向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時代。

然而無論科技如何發(fā)展,人們卻仍然不斷地重蹈覆轍——眾多勢力為了爭奪星門帶來的巨大利益,最終發(fā)動了慘烈的太空大戰(zhàn):戰(zhàn)爭導致絕大部分星門被毀,而人們曾經引以為傲,串聯(lián)銀河系的拉格朗日網絡也變得殘破不堪。

在戰(zhàn)爭肆虐之后,肩負著人類文明在宇宙中發(fā)展重任的開拓者們,開始前往太空遺跡施行“復蘇計劃”,在浩瀚的宇宙中展開了冒險旅途,這仿佛就是一場真實的“史詩級太空表演”,是體現(xiàn)人類文明中戰(zhàn)爭與和平的一個輪回故事。

除了劇情設定非常亮眼之外,游戲本身的質量也非常優(yōu)異——該作采用了精美的3D場景設計,玩家可以自由移動視角,從任意角度在宇宙中觀察自己的基地與戰(zhàn)艦,甚至在戰(zhàn)艦開火交戰(zhàn)時也能盡情欣賞這一炫酷的畫面,玩起來非常過癮。
因此,即使是在眾多科幻作品中,《無盡的拉格朗日》也稱得上是比較“硬核”的一種。

大家對《熊出沒》大電影是什么看法?對國產科幻作品又有何見解呢?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