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功夫》
系,我是貓普普。
我是非常喜歡周星馳的!但我更加偏愛他還能快樂地笑、快樂地搞笑的時期。像《功夫》、《長江7號》我都不怎么喜歡?!堕L江7號》是很好看,但看著星爺白發(fā)蒼蒼,一臉倦容,我不大想再看??戳藭奶邸?/p>
其實大話西游兩部曲中已經顯露他的倦態(tài)。但那時候他還能繼續(xù)搞怪。反正就是以上原因,我一直都沒看《功夫》。今天第一次去看(反正會員還沒過期啊)。
我并不是那種很專業(yè),對影視拍攝很有看法的人。只是覺得《功夫》確實獨一份。
在我心中,它應該可以算是影視拍攝的標準模板吧?有沒有過譽我不知道,反正我就是這么想的。僅僅從它拍攝手法和畫面表達(特效)來說,單拿武戲部分出來,國內當下電視劇主流的武戲拍攝手法都做不到《功夫》的水準?,F在電視劇不是很喜歡“慢鏡頭”嗎?最近的電視劇《雪中悍刀行》那種省略號式武戲。拿《功夫》來舉例都有“最優(yōu)解”的劇情表達方法。
本來呢,武打+特效,應該是非常符合當下的影視需求的,是很不錯的拍攝手法。值得學習的??蓗為什么那些電視劇不肯學呢?是不舍得給特效花錢嗎?
星爺的作品的特效,其實都多少有點假,但是它就是跟劇情非常契合,在明知道是假的情況下仍舊被那夸張的表演方式給驚嘆到??赡芤哺鷪鼍暗谰叩臓顟B(tài)緊跟劇情有關系吧?在明知道是假的情況下,真實的場景道具能讓我相信“這就是結果”。
讓我津津樂道的是它漫畫式的畫面,動畫式的動態(tài)。播放速度有點慢,但并沒有讓力量感缺失,危機感撲面而來。特地說這個,是因為我想起了張一山版的《鹿鼎記》,當時他們就說過想用動畫夸張的表演手法去演的?!豆Ψ颉肪褪亲顑?yōu)解,再不濟也可以去看看星爺以前的作品啊!其實香港電影以前搞怪表演方式不算少見,比如成龍醉拳里用手刀戳人頭,被師父敲頭出包子,攻擊褲襠后那痛苦表情,《醉拳》里那些擠眉弄眼的表情,其實都可以理解為“(歐美)漫畫式”。而不是像抽筋一樣的窒息性夸張表演手法。說回來,《功夫》如果畫成漫畫,完全可以照搬的。以及特效做的又夸張又好看!說來我看的電影也不是很多,我印象里就只有星爺的電影的特效多是用在角色身上,不像很多影視作品那樣喜歡把特效用在場景、招式放波之類的。后面的降魔篇、伏妖篇,其實都讓我有這種感覺。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倆電影,都是因為它特效的“真實”很多時候是用在角色身上,讓角色的存在更具有說服力。讓劇情看起來非常有趣。很多動畫電影都喜歡做大場景,但真人電影,像星爺電影那樣世界觀宏偉的應該比較少吧?因為我很少看其他玄幻電影,所以也不清楚情況。但降魔伏妖篇就是有奇幻大場景,蠻讓我驚嘆的。佩服其想象力~喜歡降魔伏妖篇就是因為我喜歡里面的奇幻設定,角色也好,場景也好,那個代入感太強了!!還想看更多這類作品呢~特指星爺拍的,畢竟他作品的特效有保證??!而且他能為了做好作品會竭盡全力。這份熱誠,現下的環(huán)境里算罕見的呢。
啊扯題了??!不過《功夫》的特效感覺像是“試水”,才有后面降魔伏妖篇的效果。我就喜歡他的作品里的特效!尤其是武打場景里特效的運用~~嘖嘖。
不得不說,《功夫》就是整一部“教科書”(我就是這么想的)。對我而言也是很值得學習的,學習它的分鏡和表現力。絕贊!另外就是真心希望,想拍武俠劇的人能學學!!求求了~~
不過劇情上呢,其實節(jié)奏流暢度,總覺得有點怪怪的。不像以前那種“一線式”。并不是說故事節(jié)奏不好,其實星爺拍攝電影手法各方面都非常成熟。只是~~
《功夫》還不算太明顯,但后來的伏妖篇就徹底展露他的思緒有點凌亂。多段或兩線來做一部電影,如果是《我和我的祖國》那種單元式電影倒還行。但像伏妖篇這種表面一線式,實際是單元式的故事,容易引起觀眾的“凌亂”?!豆Ψ颉菲鋵嵤恰俺跻姸四摺保瑳]那么嚴重。降魔篇也稍微有點“快進”。我看《美人魚》那次就有過“終于有點回到以前的樣子”的想法。指的就是“一線式”。
你說故事節(jié)奏,流暢度,其實完全沒有問題。一直都沒問題。
一如既往的“有趣”!
只是當我看到主角最后有些單純地說“想學?。课医棠惆 睍r,再次提醒我,我喜歡的那個搞怪又快樂的周星馳已經不在了。即便我知道他本身的性格就是靦腆羞澀。但仍舊懷念那個“星仔”。
《功夫》著實很好看!這一部其實蠻多“慢鏡頭”的,但仍舊打斗場景酣暢淋漓!爽!
說來,知道主角叫什么名字嗎?我好像連旁邊的胖子和賣冰淇淋的女孩都不知道名字呢~
就是這么一個電影。
真是“大開眼界”~~好喜歡~但都過去多少年了?我現在來夸也沒啥意思了。喜歡的其他人肯定已經把好話都給說完了~我就不多說什么。
如果要問我最喜歡的演員是誰,我肯定會說周星馳。
喜歡他,主要是他那顆赤子之心。一個人能夠在經歷大風大浪之時保留童真,滄桑過后仍有赤子之心。對我來說,這個人屬實珍貴。盡管他如今已經失去了年輕時那沒心沒肺的笑容,但能夠從他的作品中仍舊能看出他心中那份不受污染的赤誠與童真。
其實有聽說拍攝《美人魚》時有商業(yè)賭約。后來《新喜劇之王》就撲了。
《新喜劇之王》我是沒有去看的。因為我討厭“炒冷飯”。對我來說,只有江郎才盡之流才會眷戀舊日風光。
在當時普遍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的時期,出現降魔篇,真是太驚喜。在當時普遍大家都在消耗自己的名聲來撈錢的時期,出現美人魚,令我更相信周星馳仍舊具備創(chuàng)造力。與同期的那些曾經合作過的演員明星對比,他那份孜孜不倦的創(chuàng)造力猶如《功夫》主角那般不服輸、奮力掙扎,是十分、非常、極其難得。
盡管未來已經不大可能再見到星爺去演戲。比較遺憾。但希望~未來能再去看他的作品?!俺蠢滹垺本筒灰賮砹税
或許后面作品的贊譽不比《功夫》高,但星爺的作品仍舊富有驚喜~期待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