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動正面交鋒,傳統自主和新勢力的突圍之道
傳統自主車企的轉型之路:造車新勢力帶來的數字化、智能化轉變強勢沖擊傳統汽車產業(yè)。面對汽車智能電動化的發(fā)展趨勢,以及造車新勢力的持續(xù)擴張,傳統自主車企紛紛選擇在體制機制上進行變革,通過將自家的電動汽車業(yè)務品牌獨立,成立了吉利極氪、長城沙龍、廣汽埃安、長安阿維塔、上汽智己、上汽飛凡、北汽極狐等品牌、在股權設計、管理團隊、技術布局、車型規(guī)劃、渠道建設、用戶共創(chuàng)等各方面進行改變和創(chuàng)新,以求重點突破,加速發(fā)展。
造車新勢力的發(fā)展之路:造車新勢力的一線品牌蔚來、理想和小鵬,均已實現上市,品牌定位明確,車型規(guī)劃清楚,交付量持續(xù)攀升,已上市車型主要針對中高端市場;造車新勢力的二線品牌哪吒、零跑、威馬、天際、高合等,多已經有過多輪融資,品牌表現分化明顯;新入局的科技造車勢力:集度、小米、滴滴等,產品多強調科技感和智能化,車型預計大都在2024年前后上市。
傳統自主車企與造車新勢力的正面之戰(zhàn):伴隨著純電動新車型的不斷豐富,2021年熱銷車型頻出的高端智能電動市場,在2022年的競爭越發(fā)激烈,且隨著傳統車企的高端智能電動產品陸續(xù)上市,傳統車企和新勢力將迎來正面對決;10-20萬元區(qū)間市場潛力大,亟待熱銷車型,且隨著搭載傳統車企新一代混合動力技術車型的上市,在該價位區(qū)間的新能源汽車中,純電車型將與混動車型正面競爭;10萬以下微型車輛量大利薄,傳統車企和新勢力或在2022年通過差異化新產品謀求價格上探。
傳統自主車企與造車新勢力的突圍之道:我們認為,純電動和混合動力雙輪驅動,將助力傳統車企步步為營,加速實現電動化轉型;一線造車新勢力需要在推陳出新,維持高端智能電動市場的基礎上,完成產品價位區(qū)間的下沉,沖擊10-20萬新能源汽車藍海市場;二線造車新勢力分化明顯,沒有產品交付從而無法持續(xù)造血來研發(fā)技術和迭代產品的車企,很有可能會率先掉隊;新入局的科技造車公司則將于2024年前后開始正式加入戰(zhàn)場,與傳統車企、新勢力全面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