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羽絨檢測檢驗中心
羽絨及其制品
產(chǎn)品類別
羽絨、羽絨服裝、羽絨被、羽絨床墊、羽絨睡袋等
檢測項目
羽絨成分、蓬松度、耗氧量、殘脂率、清潔度、充絨量、防鉆絨性能等。
江西羽絨服務檢測電話:13112719619? 周經(jīng)理 微信同手機號
介紹了目前常用的羽絨羽毛檢測標準,包括中國GB/T?10288—2003、日本JIS L 1903:2011、國際羽絨羽毛局IDFB測試規(guī)則2010版、歐盟BS EN方法,并詳細比較分析了這些方法的差異性,對規(guī)范和統(tǒng)一檢測技術具有指導作用。
關鍵詞:羽絨羽毛;成分分析;蓬松度;耗氧量;透明度
1 引言
羽絨羽毛制品是我國傳統(tǒng)的出口產(chǎn)品,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羽絨羽毛及其制品的生產(chǎn)和出口大國,占據(jù)世界羽絨及制品市場的大半壁江山。水洗羽絨羽毛從原料到出口或加工成制品經(jīng)歷9個過程,具體流程見圖1。在羽絨行業(yè)大發(fā)展的同時,為保證羽絨及其制品的質(zhì)量,以滿足內(nèi)外銷市場的需要,各國相繼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標準,如中國GB/T 10288—2003[1]、日本JIS L 1903:2011[2]、國際羽絨羽毛局IDFB測試規(guī)則2010版[3]、歐盟BS EN方法[4-7]等。這些標準既有相似處,也有不同點。本文對常用的幾種檢測標準進行比較對照,在相似中尋找差異,對了解國內(nèi)國外檢測標準、規(guī)范和統(tǒng)一檢測技術很有幫助。
2 成分分析
成分分析作為羽絨檢測的核心內(nèi)容,是最重要的部分,同時也是最難掌握的部分。因羽絨樣品的復雜性和不均勻性,從勻樣到揀樣,都是依靠人工進行,主要依靠感官檢測方法,需要由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的技術人員進行操作。各標準采用的勻樣方法基本一致,即采用四分法對樣品進行二次縮樣,以獲得具有代表性的試樣。各標準中第一次分揀和第二次分揀試樣的質(zhì)量有所不同,見表1。另外,各標準間某些組分的定義也略有不同。以長毛片為例,GB方法中鵝毛8cm以上、鴨毛7cm以上稱之為長毛片。IDFB方法中長度12cm以上或羽根長度超過10mm的羽毛稱之為長毛片。JIS方法中長毛片為長度在6.5cm以上的羽毛。BS EN方法對長毛片沒有特別明確的定義。
成分分析不僅包括對樣品中各組分含量的檢測,還包括對樣品種類的鑒別,由樣品在投影儀下的結果形態(tài)決定其原料來源,究竟是來源于鵝絨還是鴨絨。鵝絨與鴨絨在外觀上很難通過肉眼鑒別,但在價格、品質(zhì)、保暖性能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各標準采用的方法均為投影觀察法,根據(jù)棱節(jié)的形狀、大小、棱節(jié)間的間距及分布情況來鑒別羽絨的種類,各國對于鵝絨中鴨絨的限量存在一定差異。GB要求鴨絨含量不得超過絨子總量的15%,鴨毛含量不得超過毛片含量的15%。
3 理化分析
羽絨的理化分析項目主要包括蓬松度、耗氧指數(shù)、透明度、殘脂率、水分、氣味等。其中蓬松度、耗氧指數(shù)、透明度是最常檢測的三個項目,能直觀地反映羽絨經(jīng)過水洗工藝后的品質(zhì)指標以及是否達到水洗的技術要求。
3.1 蓬松度
蓬松度是指在一定內(nèi)徑的容器內(nèi),一定量的樣品羽絨(羽毛)在恒重的壓力下所占的體積。通俗地說,是抗壓的能力。蓬松度作為羽絨的一項重要技術指標,能很好地體現(xiàn)其保暖性能。影響羽毛絨蓬松度的因素很多,包括羽絨中各組分含量、羽毛絨種類(鵝、鴨)、朵絨大小、水分含量、環(huán)境、溫濕度、水洗質(zhì)量等等。羽毛絨經(jīng)長時間貯存、壓縮等過程后,蓬松度會下降。而經(jīng)過烘干、水洗、日曬等過程后,蓬松度又會提高。造成蓬松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產(chǎn)品或原料在包裝運輸途中受擠壓,與原來的質(zhì)量狀況關系不大,若采用熱風烘吹等方法前處理后再檢驗,能得到較準確的結果。為了使檢測得出的蓬松度數(shù)據(jù)具有良好的重現(xiàn)性,必須對樣品進行前處理,各標準對樣品的前處理方法以及檢測所使用的蓬松度儀有較大的差異,見表2、表3、圖2。
3.2 耗氧量
耗氧量是測定一定量的羽毛絨中的還原性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被氧化時所消耗的氧的數(shù)量,一般以mg氧/100g羽毛絨來表示。羽毛絨本身的化學性質(zhì)較為穩(wěn)定,在一般情況下不易被氧化,但其所含的有機或無機的還原性物質(zhì)的化學活性要強得多,在某些情況下,如潮濕悶熱環(huán)境下,它們制造出有利于微生物繁殖的環(huán)境,使羽毛絨產(chǎn)生變質(zhì),降低羽毛絨的品質(zhì)。羽毛絨經(jīng)水洗可大大降低還原性物質(zhì)的含量。因此,耗氧量也是衡量羽毛絨洗滌烘干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由于高錳酸鉀具有較強的氧化能力,且其本身具有顏色,不需要另加指示劑,因而各標準均選用它作為氧化劑。通過將一定量的試樣與蒸餾水混合振蕩,將試樣中的還原性物質(zhì)浸出,以高錳酸鉀溶液來滴定濾液,從而確定樣品中還原性物質(zhì)的量。各標準在試樣量、振蕩時間及頻率、振蕩方式、過濾器方面有所不同,見表4。另外,耗氧量指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微生物繁殖的環(huán)境。因此,有些標準將耗氧量作為微生物檢測的依據(jù)。如GB中規(guī)定,若耗氧量超過10mg/100g時,對微生物指標進行檢測,若微生物指標合格,此項可視為合格。
3.3 透明度
透明度是衡量羽毛絨原料水洗水平的重要指標。不同標準采用測定樣品水洗液的渾濁程度來確定羽毛絨的透明度。不同標準采用的樣液制備方法與耗氧指數(shù)測定時的樣液制備方法相同。
不同標準采用的具體檢測方法是:GB、JIS、BS EN采用玻璃管濁度法,IDFB采用自動濁度計測定法。玻璃管濁度法,即將濾液倒入特制的濁度測定管內(nèi),通過肉眼觀測底部雙十字線塑料片的清晰程度,以濾液維持的高度來確定樣品的透明度,屬于感官檢測方法。自動濁度計測定法,即使用LaMottee2020i NTU濁度計測定濾液的濁度,以此來確定樣品的透明度,屬于儀器檢測方法。透明度的檢測方法也在不斷經(jīng)歷著改進和發(fā)展。玻璃管濁度法的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能比較直觀地反映羽毛絨原料經(jīng)水洗后的清潔程度,但作為感官檢測法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會因為各種人為因素(包括檢測人員的視力、經(jīng)驗等)造成結果的偏差。為了使透明度的測定結果具有更好的一致性,IDFB(國際羽絨羽毛局)提出了自動濁度計測定法,該方法作為儀器檢測法,已成為透明度檢測的發(fā)展方向。但是在每年的IDFB循環(huán)測試中,各認可實驗室使用LaMottee2020i NTU濁度計的測定結果存在誤差大、穩(wěn)定性差等問題。由于濾液懸浮顆粒較大且分布不均勻,濁度計比色皿橫截面積較小,使平行光透過濾液時發(fā)生的散射與透射現(xiàn)象不明顯,因而測定結果存在不少問題。國內(nèi)正在研發(fā)中的新型適用于羽絨透明度檢測的濁度儀將在多方面予以改進,由原來固定波長的單色光改進為復合光,對濾液中的懸浮顆粒具有更好的特異性,比色皿的橫截面積也將大大增加,使平行光與濾液能充分接觸,以提高檢測結果的穩(wěn)定性。新型羽絨專用濁度儀的誕生將推動羽絨透明度檢測領域的大發(fā)展,其測定結果的穩(wěn)定性和重現(xiàn)性也將大大提升中國的羽絨檢測實力,也將被更廣泛地應用。
我國羽絨及其制品面臨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除加強行業(yè)聯(lián)合,通過組織行業(yè)協(xié)會等方式互通信息,擴大交流之外,很重要的一個解決方法是強調(diào)羽絨及其制品的質(zhì)量和檢驗。及時了解新標準、新方法,有利于及時了解國際羽絨市場的最新動態(tài),吸收先進的生產(chǎn)和檢測技術,提高我國羽絨及其制品的質(zhì)量和檔次,擴大對外貿(mào)易,推動我國羽絨工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GB/T 10288—2003羽絨羽毛檢驗方法[S] .
[2] 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 JIS L 1903:2011 Testing methods for feathers[S].
[3] IDFB Testing Regulations(Version 2010)[S].
[4] BS EN 12130:1998 Feather and down - Test methods - Determination of the filling power (massive volume)[S].
[5] BS EN 12131:1998 Feather and down - Test methods - Determination of the quantitive composition of feather and down (manual method)[S].
[6] BS EN 1162:1997 Feather and down - Test methods - Determination of the oxygen index number[S].
[7] BS EN 1164:1999 Feather and down - Test methods - Determination of the turbidity of an aqueous ex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