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題
我七歲學拳,四十之前,未見過高山。到第一次碰到,發(fā)現(xiàn)原來最難越過的是生活?!兑淮趲煛?/span>
?
初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總覺得這段臺詞夸張了些,也許是時代不同造成的。
?
怎么可能有人四十歲之前都沒遇到過高山,甚至四十歲之后才發(fā)現(xiàn)生活是最高的山。
?
這種情況到現(xiàn)在應該是不存在了,同樣的是生活依舊是最高的山,但無人能等到四十歲后才明白這個道理了。
?
對于生活,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人都喜歡用“熬”這個字:等熬過這幾天、幾個月、幾年,就好了。
?
他們通常用的是時間單位,我認為該這么用:等熬過這件事、那件事、許多件事,就好了。
?
實際上正是無數(shù)件繁瑣的事才構成了生活,與時間并無關系。況且時間這個概念,只對于人類而言才存在。
?
我家附近有人養(yǎng)著幾只雞,在我上小學的時候,不必買鬧鐘,只要時間一到它們就會打鳴將我叫醒?,F(xiàn)在那些雞不知更新?lián)Q代了幾次,我相信它們的使命感還在,雞依舊會打鳴,只不過有時是在晚上十點,有時候會在半夜兩點。
?
燈火通明的城市使它們分不清白天與夜晚,同時也說明它們并沒有時間觀念,只知道瞧見了亮光便扯著嗓子吼起來。
?
可見時間與生活并沒有太大的聯(lián)系,所以關于很多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我是不贊同的,對我而言,更應珍惜的是眼前人、眼前事。
?
我相信將時間這個概念從人們的大腦里剔除以后,很多事情就不用再去熬了,生活也不再是一座高山,它會轉變?yōu)橐粭l順其自然的道路。
?
不過這條路也不知道好壞就是了,人類也可能從此走上24小時不休息的不歸路,或許童工又會出現(xiàn),你會做什么事,大概率取決于你遇到的是什么人。
?
在一個好的結局里,你終于不用熬過這些事了,所有的事情都井井有條的出現(xiàn)、發(fā)展、解決,只有一個問題:這種情況會持續(xù)多久呢?
?
在一個壞的結局里,“熬”這個字消失了,因為你沒得選,殘酷的領導者將你洗腦成一臺機器,正因沒得選,所以所有的煩惱都消失了,只有一個問題:這臺機器開始學會問為什么。
?
這兩個結局在人類的歷史上都出現(xiàn)過,甚至共存過,遺憾的是經(jīng)歷了幾千年,我們還沒有探索出第三條路。
?
寫到這里,我不禁開始質疑,生命給我們的最大難題真的是生活嗎?
?
有人說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這種理所當然的廢話在任何情況下說出來都會顯得與當時的環(huán)境格格不入,除非沾上文藝。
?
生下來,活下去是必然的,一日三餐吃饅頭也能活,為什么那么多人要追求美食呢?小房子也可以遮風避雨,為什么人們要追求大別墅呢?
?
一切都是欲望使然,有欲望是因為有選擇了,有選擇就必然有好壞,人們都想搶好的,根本沒功夫想剩下的那個選項也未必算壞。
?
有句話說得好:賺少了等于虧了。這句話完美解釋了生活為什么成為了高山,也完美解釋了電影里的男主為什么四十歲之前才遇到高山,可能是因為他知足,又或是他已經(jīng)沒什么好追求的了。
?
當真正的困難來臨的時候,人們的生存都成了難題的時候,無所求的人開始見到高山,不知足的人開始懷念從前。
?
所以生命給予我們的難題大概是他人的存在吧,事情出現(xiàn)了,你本可以不作為,但其他人做了,你也不得不跟著做。
?
說到底,是人在熬人。
?
老話說事在人為。人沒了,事情自然也沒了;事情沒了,難題自然也沒了。屆時還談什么生活的煩惱呢?
?
我玩過一款叫做《冰汽時代》的策略游戲。
?
在一個極度寒冷的世界里,我需要帶領人們在殘酷的生存條件下活下來。
?
游戲里可以看到人們的希望值與不滿值,如果我做了迎合民意的事情希望值會增加,如果我做了違背民意的事情不滿值則會增加。
?
一開始只需要把食物、供暖、住宿的問題解決好就可以了。但是隨著人口增多,資源不夠了,我還是保持人道的做法,不讓人們加班,結果陸續(xù)出現(xiàn)了疾病、供暖不足、食物短缺的情況,所以導致不滿值一路升高。
?
最后我被驅逐了,這是一周目。
?
第二周目我開始狠下心來,一開始就簽署了加班法和童工法,可以看到人們的不滿值在增加,可是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反而降了下來,因為我解決了他們的生存問題。
?
不過還是沒能熬到最后,生存問題解決后人們就開始又了其他需求,這時我發(fā)現(xiàn),無論是答應他們的需求還是置之不理,都會有一部分人不滿。
?
所以請告訴我,我的哪個選擇是正確的,哪個又是錯誤的。哪個問題不是難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