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黃天男孩歌詞(附部分注釋)
漢統(tǒng)無福地動風雨蝗旱 災殃連年饑餒易子相食
羌胡寇擾致邊患 北民流離撤徙財人兩失
豪強趁火金銀斂 國亂歲兇不見忠惠孝慈
多難興邦空笑談 只求明日復能茍存于世
?
漢末自然災害不斷,北方游牧民族邊亂加劇讓東漢朝廷不得不支出巨額的軍事開支。自然災害和戰(zhàn)爭開銷讓漢朝政府國庫空虛,引發(fā)了劇烈的社會動蕩。
?
圣人不死 大盜弗能止
?
出自《莊子·胠篋》:“圣人不死,大盜不止”。
?
黨人囚錮涂泥間 閹豎坐享犬馬誰入圄囹
潛心老莊閱秦典 廣傳籍著拜求上達天聽
俯首叩乞帝王憐 天道損余酬匱峰谷夷平
帝王視而不睹見 萬民暴尸委輸豪富倉稟
?
《后漢書·孝靈帝紀》:“壬子,大赦天下黨人,還諸徙者,唯張角不赦?!苯Y合漢末黨錮之禍可以推測出張角的黨人身份。根據《太平經》,太平道早期的綱領在于遵守儒家綱常以維持穩(wěn)定,認為劉家天子被奸臣蠱惑,生活才如此悲慘。而底層人民需要遵守太平道和倫理綱常以等待天子的拯救?!疤斓罁p余酬匱”出自《道德經》:“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然而這樣的作法并沒有實質性作用。上層階級依然是“以為終古獨當有之,不知乃萬尸之委輸”。
?
太平 太平 太平治世十室九貧
公卿 公卿 公卿滿堂掩耳盜磬
廟庭 廟庭 廟庭天子百廢難興
髡發(fā)猶生 梟首復鳴 小民不可輕
?
東漢民謠:“發(fā)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
?
一紙仙箓一瓢符水怎救漢家天
勉恪忠孝綱常緣何蒼天不開眼
泱泱漢土萬里可曾留我寸地以酣眠
惟恭行眾意戡伐無道以致太平年
蒼天再難垂目應是蒼天永枯眠
浩浩彼蒼傾圮黃土理合壘黃天
不安待死若遺余辜天下誰不遭罪愆
扎黃巾蒙覆蒼鬢為民前驅執(zhí)殳賢良削木犁成劍
?
張角的政治理想在《太平經》中的記載為“致太平”?!氨松n”指蒼天,出自《秦風·黃鳥》:“彼蒼者天,殲我良人”?!盀槊袂膀寛?zhí)殳賢良”出自《衛(wèi)風·伯兮》:“伯也執(zhí)殳,為王前驅”,張角時人稱“大賢良師”,《太平經》記載:“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也”。
?
渠帥領三十六方定大統(tǒng) 世務農墾亦可一奮鉛刀
唐周變節(jié)叛天公 晨夜馳敕甲兵敦惕宵小
萬民積怨如潮涌 八州郡國并發(fā)懣怒滔滔
歲在甲子喚春風 智者順天從正黃日昭昭
?
《后漢書·孝靈帝紀》:“其(張角)部帥有三十六方,皆著黃巾,同日反叛”。張角起義時將軍隊分為各個“方”,各“方”的指揮者稱為“渠帥”,各地總共有三十六方?!逗鬂h書·皇甫嵩朱儶列傳》:“張角弟子濟南唐周上書告之,于是車裂元義(指張角弟子馬元義)于洛陽”。唐周本為張角弟子,后向朝廷告密,導致張角不得不提前起義?!顿Y治通鑒·孝靈皇帝中中平元年》:“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馳敕諸方,一時俱起”。張角數十年在北方傳教,獲得了大量的信徒?!逗鬂h書·皇甫嵩朱儶列傳》:“十余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黃巾軍的口號為“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意為在甲子年起事,而三國演義中黃巾軍也有“順天從正,以樂太平”的口號。
?
大道 大盜 大盜竊國自謂大道
捷報 桀暴 桀暴征掠血鑄捷報
黃妖 煌耀 煌耀恤民譖蔑黃妖
不甘作餓殍 奮臂修戈矛 與子同澤袍
?
“大盜竊國”出自《莊子·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東漢名將朱儁不接受黃巾軍的投降,在圍殲中任由災民餓死,最終擊破宛城黃巾。黃巾軍在史書中被蔑稱為“黃妖”。《后漢書·皇甫嵩朱儶列傳》:“黃妖沖發(fā),嵩乃奮鉞”?!皧^臂修戈矛 與子同澤袍”出自《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
?
萬物若生芻狗何故貴胄獨攬權
天下若齊彼此何苦庶徒生貧賤
往昔鄙笑白丁餓卒方今臨懼展悚顏
但踏蹀穢血告慰黎民以祭徂魂冤
仰眺天之蒼蒼誰言其為正色邪
執(zhí)掌國命攸攸權柄在我不在天
投火夜蛾本不畏死自當搏鷙碎御輦
待來日禾粟盈裕寇虐覆絕功成身退西歸畎畝間
?
“萬物若生芻狗”出自《道德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下若齊彼此”出自《莊子·齊物論》。漢末當地豪強經常向災民發(fā)放高利貸,然后譏笑其餓死的慘狀。黃巾起事時,會殺死這樣的人來祠天?!疤熘n蒼誰言其為正色邪”出自《莊子·逍遙游》:“天之蒼蒼,其正色邪”。黃巾軍也被蔑稱為“蛾賊”,而漢末著名的倉天乃死磚也記載了“倉天乃死,當搏”。
?
炎漢天朝二度興亡享祚歲四百
中原流民棄絕昏昏綱常唯需廿余載
一朝起兵春秋經年倏爾披靡淪兵敗
凡夫俗子須臾奄息徒嘆嗚呼哀哉
或念順乎道法自然遁出俗世外
或曾自審丹心太平壯志終不改
枉然薤上白露蒿里孤魂難存全骨骸
棺槨俱裂尸首受戮意氣凌滄海
?
黃巾起義聲勢浩大卻在一年間失敗,張角也在失敗前夕病逝。在黃巾被破后,張角被破棺戮尸,首級被送往京師?!掇丁泛汀遁锢铩方詾槲鳚h挽歌。
?
盜跖陳涉忍辱受唾如故攥老拳
王侯將相更名易幟不改狼狽面
自號受命于天罔顧載舟川流揮長鞭
飽私囊袖手觀火沖風激蕩終燎原
四等南人敢嘯黃河石人一只眼
簞迎李闖不納餉糧免賦均腴田
東方紅旗漫卷壯志可教日月換新天
脊梁未曾彎折同心同德又何愁妖孽再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