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又現新變異毒株,突變達46處,果然又是非洲的鍋
對于病毒而言,其為了能夠適應新的環(huán)境繼續(xù)生存下去,就會不斷發(fā)生變異,而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新冠病毒的這一問題也更加突出。

據外媒報道,近日,來自法國的醫(yī)學專家發(fā)現了一種新型新冠病毒變種,由于其擁有高度變異性,引發(fā)了專家們的擔憂。報道中指出,該病毒是法國馬賽地中海大學附屬醫(yī)院傳染病研究所(IHU)的專家發(fā)現的,將該毒株命名為“B.1.640.2”。其中,刺突蛋白(S蛋白)中有 14 個氨基酸置換,包括 N501Y 和 E484K,以及9個缺失。這種基因型模式讓其成為了B.1.640.2譜系,它是舊B.1.640譜系系統(tǒng)發(fā)育姐妹群,即B.1.640.1。兩個譜系的不同之處在于25個核苷酸替換和33個缺失。

根據IHU的說法,近日,他們最早在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省福卡爾基耶的一名新冠病毒感染者身上發(fā)現了該變異毒株。該患者是從喀麥隆旅行后確診的,因此專家懷疑該變種可能源于非洲。
雖然該毒株擁有46種突變,但目前只發(fā)現了12名感染了“B.1.640.2”的患者。由于感染者不多,并且對該毒株的研究還處于初期階段,尚不清楚它的危險性。

不過,該變種目前僅出現在法國南部,并未迅速傳播。但由于與奧密克戎同樣擁有著高度變異性,也可能更具傳染力和逃避疫苗的能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