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跪下了,他們還說我態(tài)度不好”

人的背影,比人的表情更誠實。
落寞的背影撒不了慌,躬著腰,邁著搖晃的步伐,儼然一副大病初愈,卻似乎沒好徹底的樣子。
好像每走一步都顯得格外吃力,甚至還有些被催促的感覺。
這樣的背影,往往不是身處暮年的老人,畢竟他們不需要拐,更不需要別人的攙扶,那個被現(xiàn)世風吹雨打,摧殘到不行的模樣顯得有些可憐,你似乎能讀出那背影深處的倔強,
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厭惡。

普通人這三個字,代表的東西太多太多,在媒體眼中,這個群體就像是所有話題的背景墻,他們沒有什么實質意義,但他們總是在襯托意義。
比如,若是形容美好盛大的場面,那么鏡頭中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的模樣,又比如若是形容個性,去尋找觀點和立場的獨特,那么便會聽到一些簡短倉促,但也足夠明確的洪亮,這些人去往何處,他們的生活究竟如何,鏡頭里的答案總是模糊的,在結合這幾年人們對于“打假”問題的關注,鏡頭里的普通人,開始被貼上了各種各樣的標簽:
“都是劇本而已,你幸福嗎?”
“我姓劉?!?/p>
有時,我們也能從一些輿論的角落里,看到有關真相的蛛絲馬跡,我們看到了一些劇本之外的真實,看到了一些沒有被安排(或者說沒什么利用價值)的人間煙火。
那樣的人間煙火,離遠了看都是煙,離近了看,
熏眼睛。
這便是真實的模樣,大多數(shù)普通人的生活并不精彩,甚至連枯燥乏味這個詞都難堪重任,人們的生活就像是在數(shù)日子,在湊合過,遠觀之下,好像人們的生活非常模糊,各自在各自的地方忙忙碌碌,拼著什么,又在接受著什么,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要面對的什么,但是手忙腳亂的應付,似乎已經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
走得太近,便會熏了眼睛,因為那并非友好的,給人積極意義的表現(xiàn),讓人留下淚水的東西太多,但如同煙熏眼睛一樣,流淚的并非感動,而是刺痛,各種各樣的刺痛讓人不自覺的表現(xiàn)出痛苦,因為畢竟這種刺痛是真實的,人們身在其中,躲避不開,也無從躲避。

標題里的那句話,出自我以前在醫(yī)院門口看到的一幕。
沒有前因后果,沒有戲劇化的起承轉合,一個人和一群人的對話,說的人滔滔不絕,大概的意思是沒錢治病了,想求大夫收下自己的母親,一群人圍觀,嘰嘰喳喳,有人說醫(yī)院不是福利院,你沒錢也沒辦法,有人說你求他們沒用,你該去XX搞錢,
各自說著各自的話,各自談論著各自的理,我沒看到那個急需救治的母親在哪里,也不知這件事之后,那個母親現(xiàn)在的情況如何。
我只是知道,類似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身邊總在發(fā)生。
我不否定這其中有真有假,騙子消耗著人們對這個世界的善意,但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們卻因此受到非議,可他們來不及為自己的遭遇做什么周全的,令人信服的解釋,他們神色慌張,匆匆而來匆匆而走,他們要干的事情太多,他們要接受的也太多:
有人伸出手,為了活下去他們什么都愿意接受,
但也有人,開始握緊了拳頭。